第三节 “奇石形式世界”是一个纯粹的“理念世界”
二、“理念”属于“次高级”层次的意向行为方式,具有定性的作用。
笔者认为,赏石人的活动属于意向行为方式,它存在着五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低级”层次的,即感觉“奇石形式”材料之层次的。在这一层次里,玩石人注重的是奇石的产地,它们本身的物质构成、成因等内容。这种层次属于玩石人选择奇石的审美活动之开始阶段。该方面的内容,笔者将在《石道》第三卷第十部分里介绍。第二个层次是“中级”层次的意向行为方式,即物化“奇石形式”材料的层次阶段。在这个层次中,赏石人不甘为“鄙夫”,他们在通常情况下,总是在心里给自己的藏石谋划着一个恰当的名称;配一个比较满意的底座;给它说一些好听的话,以及自己的感想;总是想在一些场合,显摆显摆它们。该方面的详细内容,笔者将在《石道》第三卷第十一部分里介绍。第三个层次,是“次高级”层次的意向行为方式。第四个层次,是中级层次的意向行为方式。该方面的详细内容,笔者将在《石道》第三卷第十三部分和第十四部分里介绍。第五个层次,是赏石主体的高级层次的意向行为方式。该方面的详细内容,笔者将在《石道》第三卷第十五部分里介绍。
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说“理念”是第三个层次的“次高级”层次的意向行为方式呢?
比如对太湖石《小紫气》(见图31-7)

图31-7 《小紫气》太湖石 16*33*61厘米 吕沛霖 藏
的欣赏,赏石人能够体会到该块奇石“形体特征的每一局部都像原始素陶中的陶罐,以浑圆为基本形,仿佛形体的每一部分都想要向外鼓出,不安分地要向外延伸;因此,处处都富有量感和生命力”③。同时,赏石人在阐释它形体的“瘦、皱、漏、透”之形式美的时候,还“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无知与有知,知识面的宽与狭、浅与深,还有表达的内容与形式等诸多矛盾”④。当然,该方面的详细内容,笔者将在本卷第60章“奇石范式(十二)——‘米芾’系列之荒诞美”里介绍。
如此,赏石人“有所用心才能有所会心,才可能领悟顽石具有的可供观赏的灵气,才是肯定主体的发现”⑤。
更值得强调的是,“理念”在这个层次中,具有定性的作用。
比如在《石道》第一部分的“‘石文化’简史”中,笔者通过“神秘”这个“理念”来定性远古时期“石文化”的性质。同样,通过“率性”这个“理念”来定性古代时期“石文化”的性质。以此类推,通过“感性”来这个“理念”来定性唐朝时期“石文化”的性质,通过“知性”这个“理念”来定性宋朝时期“石文化”的性质,通过“理性”这个“理念”来定性元至民初时期“石文化”的性质,通过“双价值”这个“理念”来定性当代“石文化”的性质。
比如,在《石道》第二部分里,笔者也是通过一系列“理念”,定性了困扰着当代石界的众多难题,比如,为什么叫奇石?比如,如何鉴别奇石等天然与否?比如,怎样认定奇石?比如,如何看待奇石艺术品?比如,怎样鉴评全国各产地的奇石?等等。
《石道》(1-4卷)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