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期LPR为何大幅下调?

大菲经济 2024-02-23 08:15:09

文 丨 王大菲

今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4年2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45%,与前值持平;5年期以上LPR为3.95%,较前值下调25个基点。

LPR下调在预期之内

1月24日国新办发布会上,央行潘功胜行长明确指出,降准和再贴现利率下调,“都将有助于推动信贷定价基准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也就是我们说的LPR下行”。

因此,即便2月18日MLF利率按兵不动,市场仍对随后的LPR下调给予充分预期。

历史上,MLF利率不动,但LPR单独下调的情况曾不止一次发生。2019年9月、2021年12月、2022年5月MLF利率保持不变,而LPR都出现下调,其中2019年9月、2021年12月均为1年期LPR单独下调5bp,2022年5月则是5年期以上LPR单独下调15bp。

实际上,LPR作为贷款利率定价基准,导致其调整的推动因素主要在于银行负债成本变化。而MLF主要影响的是银行间市场类负债成本变化,但对于存款成本变化影响相对有限。

如果由于降准或者存款利率下调,导致银行负债成本下降,仍然可能出现MLF不动但LPR下调的情况。上述三次大都属于这种情况。

此次LPR下调的条件已经具备

从负债端看,2023年12月,各主要银行再次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1月25日,人民银行下调了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2月5日,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约1万亿元中长期低成本资金,这些政策措施有效降低了银行中长期负债成本。

在这些措施的加成之下,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已经出现一定下调,为LPR下调提供了基础。

因此,日前央行主管媒体发文表示,“贷款利率仍有下行空间”,“较之于MLF利率,实体经济主体的融资成本能否下降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更为重要,而这方面LPR的实际指示意义更强”。

5年期LPR为何单独下调25bp

LPR改革前,5年期以上法定贷款利率和1年期利差在55bp,可视为2019年以前较长时间内的期限溢价。LPR改革后,因房地产调控变化,5年期以上LPR和1年期LPR利差先走阔再收窄,此次下调前利差为75bp。

此次5年期以上LPR单独下调25bp,1年期按兵不动,两者之间的利差收窄至50bp,为历史最低水平,略超市场预期。

之所以做出这一操作,笔者认为主要基于以下考量:

一是推动房地产市场企稳。从春节期间情况来看,居民消费畅旺,但房地产市场仍然低迷,一二线城市春节期间销量同比降幅超过80%。因此,通过大幅降低按揭贷款利率锚,可以进一步降低购房成本,促进居民购房需求释放,并降低早偿率。

二是降低实际利率。当前物价持续低迷,导致居民和企业面临的实际利率仍然居高不下。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基准,可以降低市场主体的融资成本和财务负担,进而促进投资消费,助力经济增长。

0 阅读:0

大菲经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