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口罩有多紧缺大家都知道,这几天我戴着口罩逛了7、8个药店一个口罩也没买到,所以网友们对此有了一个非常贴切的顺口溜:“戴口罩,买口罩,买不到口罩,白费一口罩”。加上最近曝光的网购平台口罩虚假发货的店,还是决定在家呆着不出门了。
口罩已经毫无疑问地成了战略物资,有些人却趁机涨价,“发国难财”,这种行为应该坚决抵制。但是这几天在朋友圈却看到某“经济学家”认为这种涨价是正常现象,而且发挥价格机制是对社会有好处的。还用举例的方式来说明,说就像沙漠里有人以一万元的高价销售矿泉水,如果阻止这种行为,就是水的供给会更少,对大家是不利的。
我虽然距离经济学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毕竟也是经济学科班出身,这种言论我真的是惊呆了。经济学学到这种份上,我也是服了。所以我今天也来兼职“科普”一回,为什么口罩“涨价”这种行为不值得“辩护”。
1.涨价的确能够提高供给,但是需要两个前提
经济学认为所有厂商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个我们先假定就是这样的,那么随着价格的提高,利润也会有所上升,肯定能够吸引更多的厂商来生产口罩,进而提高口罩的供给。这个在一个非常理想化的情况下是一个正确的理论。
但是这种理想化的情况投射到现实社会里需要两个非常简单的前提。第一,厂商的产能是在短期内可以迅速扩大,这样才能在提高供给上有所反应。换句话说,如果产能已经到达极限,那么再涨价也不可能有更多的产出,就像每个人每天只有24个小时,一分钟也多不出来,就算是这个人不吃不喝不睡,也只能工作24个小时。
现在全国的口罩厂商大部分都在加班加点的生产,但是产能也不可能迅速扩大。理由很简单,因为口罩这种东西它不是简简单单的劳动产品,必须要符合一定的医用标准,这需要机器、适当的熟练工人以及充足的原材料供应。而且新投资设立口罩的生产企业也必须经过一定的审批程序。显然,在现在这个连物流都有些困难的时候,扩大产能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二个前提条件是需求的增长必须是长期的,否则企业没有扩大长期产能的动力。前面也说了,因为口罩不是手工产品,口罩伸长的投入必须有机器这种长期资本品投入,所以企业就算想扩大生产在决策上也必须非常谨慎。理由很简单,如果未来不需要这么多口罩,市场趋于饱和,那么多出来的产能就将闲置,临时雇来的工人也要辞掉,这些成本就要由厂商来承担了。
厂商也不是傻子,就算是傻子也要追求利润最大化。根据上次SARS的经验,7月份随着气温的升高,由于病毒在高温环境下存活和传播非常困难,最终将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所以在非常可见的未来,口罩的需求即将回归到之前的状态,因此厂商最佳的选择还是不扩充产能。
上面的这些都没有离开经济学的理论范畴,在经济学上也都有解释,比如企业生产的短期行为和长期行为,宏观经济学长期经济均衡等等都或多或少有涉及。既然某人都“经济学家”了,这些东西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放厥词、博眼球我就不知道了。
2.默许涨价只会产生更多的问题
上面说了为什么在理论层面上涨价站不住,接下来从实践层面上来看,涨价不行的原因就在于,涨价只会产生更多的问题。
首先,由于供给和物流跟不上,涨价只会导致假货泛滥,增加对社会的危害。因为传统经济学理论基本上不涉及对假货的单独研究,但是制假售假却又是真真实实存在的。当市场有非常大的需求,而供给又不能满足的时候,假货就有很大的苗头,制假售假的人就有很大的动力。
原先N95口罩3、4块钱还包邮的时候,似乎造假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现在某些地方口罩都敢卖30、40一个了,有人高价买,就有人想铤而走险。除了假口罩以外,用过的口罩、废弃口罩也会在高价格的刺激下流入市场。
第二,口罩涨价增加的利润根本就进不到厂商的口袋里。现代社会是高度分工的社会,生产、经销、物流早就高度分工、高度分化。这样的结果就是,厂商距离真正消费的消费者已经很远了,他们大多数时候是跟经销商打交道。其实厂商在经销商面前也未必是强势群体,大量现货实际上都屯在经销商那里。
所以一旦涨价,最先获益的反而是以低价进货的经销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现在的药店。药店的口罩大多是之前买的,进价很低,涨价以后吃差价最多的就是药店。就算是口罩利润上升了,这多出来的钱经过层层传导最后落到厂商手里,过程会很漫长。
第三,涨价的市场下,交易将会非常困难。为什么现在很多民间的基金会、校友会拿着社会大众的大量捐款却什么也买不到呢?这其中固然有一部分是因为供给不足,但是也有很多原因是因为价格上涨。
有的厂商在涨价面前保持观望的态度,不愿意出货。这就跟房价大幅上涨卖方不愿意卖房是一个道理。还有很多厂商其实是非常有社会责任感,他们不愿意把这些物资交给囤积居奇、炒货的那些人,他们也会在交易之前慎之又慎。对于买方来说,价格飞涨之下,制假售假的情况也必须要防范。两边相加,市场交易将非常困难,核实双方信息和产品质量的时间增加,交易的时间成本越来越高。所以在这个阶段“稳价格预期”是非常重要的。
前面抛开了民生问题,单纯从经济学视角来看,涨价的理由就不成立。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前古代闹灾荒,粮食的价格能随便涨吗?涨了就能鼓励农民或者社会种出新的粮食提高供给吗?我想知道这个例子,口罩到底能不能涨价不言自明。只是我有一个新的疑问,某专家的经济学到底是为谁服务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