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们

江南一郑 2022-02-11 10:20:29

仿春秋战国建筑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代。

我们常说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其实当时流动不仅仅是政治、军事人才,那些擅长治病的医生也常常在诸侯国之间流动。

想想也很正常,实力强大的诸侯国的军队,没有几个医术高明的医生,怎么做好后勤保障?抱有征服天下野心的强国国君,谁不想自己多活几年?

当时的秦国,就曾经出现过一批个性鲜明、影响深远、医术高明的医生,本文就其中一些简单写一写。

荆轲刺秦王

01夏无且

首先,笔者安排上场的医生,能够史书上留下一笔,并不是他高明的医术,而是他的智勇,至于他的医术,谁知道呢?

这个人,名叫夏无且(jū)。

不知道有没有朋友知道这个名字。

其实这个名字,笔者是非常眼熟的,好像在哪里见过。相信广大网友也差不多是这个感觉。

是的,这个人就出现在我们中学课本上,只不过读书的时候,没太在意,在意的都是一些大人物,其实有时候小人物,往往会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

好了,不卖关子了,《荆轲刺秦王》相信网友们都学过。

燕国勇士荆轲背负着国家的使命,前往秦国刺杀秦王。

当时,荆轲手拿匕首,追杀秦王,秦王绕着殿上大柱子狼狈的躲闪。下面的众位大臣惊慌失措,因为事发突然,所以全都六神无主。

秦律规定:群臣上殿不得携带兵器,而手持兵器的郎中侍卫,非王诏宣不得上殿。

秦王惊慌失措之时,没来得及召唤侍卫,所以荆轲追逐秦王就更没有什么忌惮了。秦王着急之余,只好徒手抵挡。

正在生死攸关的时候,夏无且出现了。

夏无且是始皇帝的一名侍医,不知道为什么也在大殿上。

反正,当时,他用自己所携带的药囊砸向荆轲,虽然药囊并没有伤到荆轲,但突然来这么一下,就把荆轲给干扰到了,迟滞了荆轲的行动。

秦王这时,得以借机拔剑还击荆轲,结果伤到了荆轲的左腿,受伤后,被秦王左右卫士斩杀。

事后,秦王论功行赏,赏无且黄金二百镒。

这个夏无且,一直活到汉朝,还和历史上名人董仲舒一起出游过。

药柜子

02医缓

第二位医生名叫缓。

公元前581年,晋国的景公生病了,向秦国求助。

桓公就派医缓前往救治。

缓未到达之前,景公做了一个梦。

景公在梦中,梦见疾病变成了两个童子,在那里说着话。

其中一个童子说:“缓是一名良医,他要来了,我们该逃到哪里去呢?”

“我们躲在肓的上方,膏的下方,即使他很优秀,又能将我们怎么样呢?”另一个童子回答道。

缓到达晋国,给景公看完病说:“这病没法治了呀,病灶在膏肓之间,药力达不到,针刺够不着,砭石又不能用。”

景公想着自己做的梦,结合缓的话,叹了一口气:“真是良医呀。”

于是,给医缓一份厚礼并送他返回秦国,不久后,景公果然就死掉了,这也是成语病入膏肓的由来。

03医呴

第三位医生叫呴,也是一名良医,曾经给宣王割过痤,也给惠王治疗过痔。

有一天,张子这个人生病了,他的病是背部肿胀。

张子把呴请了过来,让他为自己看病。

并交代呴说道:“我现在的背不是我自己的背了,可能是没有什么知觉了,只能任凭先生处理了。”

医呴于是给张子治疗,不久之后就痊愈了。

根据史料的记载,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医呴大概率是一位医疗技术高明的外科医生。呴能够治好张子的病,固然是因为呴高明的医术,不过一部分功劳也在于张子,因为张子能够完全信任医生,才让呴能够放下顾虑全身心投入治疗。

从这个角度来说,信任很重要,授权也很重要。

问题是,如果一个医生医术不行,医德也不过关,始终想着从患者身上刮一笔,就很难让人信任了。

中草药

04李醢和扁鹊

李醢本身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在武王时期,担任太医令,他之所以被提到,主要是他派人杀死了名医扁鹊。

扁鹊是郑国人,因为善于行医治病而名闻天下,尤其是扁鹊能够入乡随俗,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医重点对象。

据载,扁鹊路过邯郸时,听说该地方对妇女比较尊重,就做起了妇科医生;到了洛阳,又听闻周人敬重长者、老人,于是就做起了老年病的医生;到了秦国,听说秦人爱护小儿,就做起了小儿科医生。

在秦国的那段时间,秦武王有一次生病了,秦武王把病情告知了扁鹊,扁鹊请求让自己给武王看病。

可是国君的近臣却对武王说:“君王的病在耳朵之前,眼睛之下,未必能治得好,如果治疗不成功的话,反而有可能使得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明。”

武王把这话告诉给了扁鹊。

扁鹊很生气,愤怒地把手中的石针往地上一摔,说:“君王与懂病治病的人谋划商量事情,却又和那些不懂治病的人破坏这件事,(君王)假如用这种方法管理秦国国政,会让秦国灭亡的。”

李醢通过这件事,知道自己的医术比不上扁鹊,就找人行刺扁鹊,并杀了一代名医。

05阳庆和淳于忌

阳庆,是齐国临淄元里人。

相传他学习过黄帝、扁鹊的脉书,能根据病人的面色来诊断疾病,并据此来预判病人的生死。还能判断疑难病症,确定是否可以治疗,还特别擅长讲述药理。

何以见得呢?

汉高后八年,阳庆七十多岁了,家庭比较富裕,但没有子嗣,所以一身医术没法传下去。

不过呢,阳庆见过同郡的一个年轻人淳于忌,觉得他是一块好材料。

阳庆告诉淳于忌说:“你把你之前学过的医书全忘掉,那些都不对。”此后,又把自己所掌握的秘方全部给了淳于忌。

淳于忌学了三年后,给病人看病,预断病人的生死,也能常常准确无误。

徒弟都这么牛,师父阳庆应当不亚于淳于忌。

把脉

06医和的故事

景公在位时,晋平公生病了,向秦国寻求名医。景公派了一名叫和的医生去给平公看病。

医和观察病情之后说:“这病没法治了。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亲近女色,所患之病就如同蛊惑一样。”

“这种病不是饮食造成的,也不是神鬼导致的,是因为沉湎女色而丧失心志。良臣将要死亡,天命也无法保佑。”医和接着说道。

平公听完之后,急切地问道:“难道不能亲近女子吗?”

“不是不能亲近,而是要有节制,不能过度,一旦过度,就应当休止,否则就会引起病患。”医和回答道。

然后,和接着说了一堆医学理论,主要关于是六邪致病方面的。实际上,景公的病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肾亏、肾虚。

医和看完平公的病之后,出来告诉了赵武。

电视剧《赵氏孤儿》中的出现的赵武,就是历史上晋国的丞相。

赵武问了一句:“你刚才说良臣将死,天命不佑,在晋国谁称得上良臣?”

医和回答道:“说的就是您呀。您辅佐晋国八年了,晋国没出过什么乱子,诸侯之间也相安无事,你算得上良臣了。我听说享受着高官厚禄的人,也应当承担着国家重任,一旦国家有灾祸发生,如果不能制止或者改变,那么国家必然会遭祸。现如今,国君因没有节制而到了患病的地步,肯定是不能再图谋国事了,还有什么比这更大的灾祸呢?你要是无法改变这一切,就难了。”

赵武听完,似乎找到了知音,心想你一个医生还能懂得治国的道理,接着问道:“医生能治国家的病吗?”

“上等的医生是可以治国的,次一点可以治疗病人,这本来就是医生的职责所在呀。”医和答道。

“那平公还能活多久?”赵武问。

“如果诸侯都服晋公,最多可以活上三年,如果不服从,顶多不超过十年,超过了这个限度,就是晋国的灾难。”医和不知道如何做出这样的判断。

赵武听完后,直接给医和点了一个赞,说道:“良医呀。”

并让人送了一份厚礼让医和回秦国去了。

这一年,赵武果然死了,晋国各诸侯纷纷反叛。又过了十年,晋平公也死掉了。

一切如医和所预料的一样。

你说为什么这个医生除了能治病,还能对政事这么了解?

还真他娘的是个人才!!!

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一般都在秦国,或者与统一后的秦王朝有关。扁鹊本来是郑国人,后来到了秦国。

中医疗法

为什么这些名医都喜欢到秦国去?

“秦王有病,名医破痈溃痤,得车一乘。所治愈下,而所得越多。”这是《庄子》里的记载。

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秦王如果生了病,像破出脓疮、把疖子去除这样的小病,医生治好了,就可以获得车辆一乘。治疗的部位越低下,所获得的诊金就越丰厚。

虽然《庄子》有讥讽某些医生的意味,但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很多名医留在了秦国,所以才会出现,晋国国君生病,向秦国求助的场景。

始皇帝与山东豪杰东渡日本之事

一组老照片——1989年的桂林阳朔风景区和当地的民众

大清帝国咸同中兴名臣左宗棠逸事

一张张老照片记录的1978年那个特殊的年份

清朝及在此之前的海南黎族人是什么样的?​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