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寨
我们知道,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苗族也是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
我们常说自己是炎黄子孙,其实华人当中很大一部分未必是炎帝、黄帝的后代,他们或我们有可能是蚩尤的后代,因为蚩尤同黄帝、炎帝一样也是远古时期华夏族群的部落首领。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苗族在古代有多种称谓,或称“三苗”,或称“有苗”,或称“苗民”。
关于苗族的来源,国内外学术界认为苗族是中国三江流域最古老的土著民族。”因为苗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书上早就有相关的记载。
九黎城
01蚩尤九黎与苗族关于苗族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蚩尤九黎。伍新福在《苗族史》中就探讨过三苗和蚩尤九黎的关系,他认为:三苗和苗民是蚩尤九黎之后,二者是一脉相承的。
九黎与蚩尤究竟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蚩尤,九黎民之君子也。”《战国策秦策一》高诱注。
“九黎,黎氏九人,蚩尤之徒也。”《国语楚语》注。
‘九黎君号蚩尤’是也。”《史记五帝本纪》孔安国正义
从上述这些材料可以看出,蚩尤是九黎之君,那时候没有君王之称,所谓“九黎之君”也就是九黎这个部落联盟的首领,而九黎就是一个部落的名称。
蚩尤是九黎部落联盟的首领,他是远古时期的英雄人物,曾经同炎帝和黄帝交战过。
据《独异志》载:“蚩尤是古之帝者,兄弟八十一人。皆铜头铁额,食沙啖石,然卒为黄帝灭。”
其中“兄弟八十一人”应该是八十一个部落抑或八十一个氏族,不可能仅指八十一个人,否则不可能仅凭借着八十个兄弟就可以纵横天下,与黄帝部落叫板。
奇怪的是蚩尤竟然“食沙啖石”,而且“铜头铁额”,估计这也是蚩尤之所以威震天下,所向披靡的原因。
炎帝与黄帝两大部落集团都曾与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发生过冲突,蚩尤虽然这一战中失败了,但炎黄两大部落集团也赢得很辛苦。《初学记》载:“黄帝伐蚩尤,未克,西王母遣人被玄狐之裘,以符授之。”“(黄帝派)应龙攻蚩尤,战虎豹熊罴四兽之力,以女魃止淫雨。”
有西王母的帮助,黄帝才战胜蚩尤,可见,昔日的蚩尤并不简单,还是相当有实力的。
除了史料记载的黄帝战蚩尤之事以外,在苗族地区至今还流传着与蚩尤有关的传说,这些传说可以说当是具体事件的映射。
例如伍新福在《苗族史》中提到:据传,远古的时候,苗族曾居住在一个名叫‘甘扎地坝’的平原上,首领格蚩爷老(即蚩尤)带领大家耕田种地,播种稻谷、玉米、高粱和棉花,生活得很好。后来格炎望自老(有时又叫‘沙召觉地望’,均系汉人首领,有说是炎帝,有说是黄帝),想抢占甘扎地坝平原,于是双方发生战争。格蚩爷老作战很勇敢,善用兵,战争持续了十三年,未分胜负。最后格炎望自老用欺骗的手法,在谈判中杀害了格蚩爷老,格蚩爷老得子孙被迫搬家,迁到“斗南一莫”(即“大江边”,有说即“长江边)。”
苗族姑娘
02 三苗和蛮蚩尤在中原逐鹿失败之后,苗族开始了大迁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建立了三苗国。
所谓三苗之国,左洞庭,右彭蠡。《国策》
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五帝本纪》
可见,三苗国活动区域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自启建立夏王朝后,三苗国逐渐瓦解。由于尧、舜,特别是禹对苗民的不断征伐,“窜三苗于三危”,“分北三苗”,三苗部落集团被彻底打垮,被迫向南、向西迁移。
再次在史书见到的往往是“蛮”的称谓。
“苗人,古三苗之裔也,自长沙、沅、辰以南尽夜郎之境,往往有之,与氏夷杂处,通曰南蛮。”《炎徼纪闻》
伍新福在《苗族史》上说:“‘蛮’和‘苗’读音很近,都有 m 这个音,‘苗’可以音转为‘蛮’,‘蛮’可以读为‘苗’。”换句话说,蛮包括三苗的后人。
苗族尽管是我国历史上比较悠久民族之一,但出现较晚。由于苗族的原始氏族制度解体的过程比其他民族缓慢。直到春秋战国时期,苗族主体部分的社会发展仍处于原始社会阶段。
18 世纪末19世纪,中国苗族中的部分苗民从南方向越南、泰国、老挝、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迁徙,现在海外的苗族人也不少。
从洪秀全的日常琐事,来看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必然
淮军是如何诞生的,又是如何快速崛起的?
抗法名将冯子材一生战功卓著,却始终有一块心病
神秘的苗人到底会不会令人谈之色变的巫蛊之术?
从秦伯嫁女与买椟还珠谈一谈墨家的主张和影响
是炎黄子孙、或者就是黎民百姓。这个黎就是蚩尤的九黎
蚩尤食沙啖石说明蚩尤老早就掌握了从矿石中提炼金属的方法因而战力强大项炎黄两部联合才得以击败蚩尤[呲牙笑][呲牙笑]
蚩尤是远古的战神,也是华夏民族的一位祖师。
古时南方是蚩尤的地盘,黄河流域中原地区是炎黄的。
楼主居心叵测其心当诛。
多少古籍传说证明了苗族跟蚩尤没关系!怎么还提呢?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