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一直以来具备为大量的优秀公司提供流动和让早期参与进来的资本套现的作用,因此为创造人类社会财富贡献力量,对经济的影响较大,而即便是不懂经济学的普通用户也会通过新闻的股价变化来初步断定某个行业或某个企业的状态。
截止到2月19日收盘时,小米股价涨浮6.42%,报30.65港元,最高时期拉高到11%,从这令人心跳的股价走势初步可以断定小米有大新闻。
随后“小米造车”冲上微博热搜,也有人爆出小米已确定造车,并视其为战略级决策,不过具体形式和路径还未确定,或许仍有变数,另外还有消息称小米造车很有可能是雷军带队,简单点儿说造手机已经很厉害的小米准备涉猎智能汽车行业。
俗话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起飞”,对于已经牢牢站稳4000元手机市场的小米来说,在手机领域想要碾压华为、赶超苹果难度系数是极高的,而集团已经在智能手机行业拼杀多年积攒的经验又不能浪费,此时选择新风口“智能汽车”合乎情理。
与小米一样同为科技公司的阿里、百度也都已经行动起来寻找到吉利和上汽开始造车之旅,这一切都源于大家洞察到车联网及无人驾驶产品的巨大潜力。这其中的技术层面恰恰是智能科技公司擅长的,小米由于多年来对基础研发和硬核科技的重视造就了底气,因此萌生造车想法不仅合理更是明智。
更明智的地方在于雷军多年以来的布局,小米虽无造车经验,但却早早在潜藏在汽车行业中。2013年雷军就曾两次去美国拜访特斯拉 CEO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并公开表示对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充满好奇。
兴趣是最好的启蒙,从2014年开始,小米投资过导航地图的王者凯立德,成立顺为资本支持蔚来汽车,并曾于李斌同台讲述科技车生活,而后又于最近两年投资小鹏汽车,表面行动未在汽车制造业的前沿,但背后却在积攒着汽车制造行业经验,特别是智能电动汽车以及车联网系统等。
生活中可能我们一个人的认知的有限的,如果想迅速高效的拓宽认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交朋友,小米集团在汽车圈也有诸多好朋友,比如梅赛德斯奔驰、比亚迪等。2019年6月,小米宣布与梅赛德斯-奔驰合作,推动旗下虚拟语音助手小爱同学进入汽车人机交互系统。去年9月,雷军也曾在微博中以小米手机镜头视角来为梅赛德斯奔驰SUV“天地即征途”活动做宣传,要知道大佬们之间的互动可绝非转发朋友圈这么简单,背后定是有商业往来。
种种迹象表明,小米似乎一直都很想造车,但是还未等到合适的时机,而此次股价攀升再度将造车事情搬到台前,小米是快要官宣了吗?
小米方面给出的回复是“等等看看,暂时没有”,从字里行间中可以读出未明确拒绝否认,但又不能肯定,可见无风不起浪小米造车还是有戏。
做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有动力,而小米造车的核心动力是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增长已陷入停滞,逐渐触及天花板,但小米是有野心的企业,不会止步不前。另外,小米造车的阻碍是无汽车生产制造资质且没有经验,汽车制造的复杂程度远高于手机、智能家居等产品,而向来以性价比吸引用户的小米造出的汽车该如何定位?面对的客户群体是谁?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取长补短,小米既然兜兜转转多年还是不拒绝造车还是因为自身优势明显,第一基盘厚,据小米财报,截至 2020 年第三季度,MIUI 系统月活用户已达 3.68 亿,且用户黏性很高,有一批忠粉意味着造车只要落实会有市场。第二智能互联网技术强,车联网、语音控制识别、汽车智能软件系统这些都是小米技术所在,并有与汽车制造厂合作经验,在主打以软件定义汽车的趋势下小米的优势会凸显出来。
在小米10周年晚会当天,PPT中“热血沸腾的十年”简洁有力的呈现出小米过去的状态,如今的激情,以及未来会继续热血沸腾的目标,有这份热情和过去10年的成功经验在,小米造车还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