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大胡子看深圳
全国GDP公布之后,广东省的经济数据也来了。
昨天,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出炉。
在报告中指出:
2023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7万亿元、增长4.8%。
广东成为全国首个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总量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39万亿元、增长4.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7万亿元、增长5.8%;
进出口顶住压力、逆势实现正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4万亿元、增长4.4%,工业投资连续3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数据看起来不错,不过,数据背后还有很多大家没有察觉到的细节,下面我们来一起分析分析。
广东2023年的经济数据,有两个亮点:
第一,GDP富可敌国
在去年比较困难的环境下,广东经济还能持续增长,甚至还成为了中国第一个13万亿大省。
增长之后,广东一省GDP总量就能排在世界前10。
一省之力超过俄罗斯、韩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
广东经济,说是富可敌国,丝毫不夸张。
第二,领先优势稳如老狗
一直在身后追赶的江苏,2022年和广东的GDP差距缩小到只有6200亿元,
本来想着今年能够进一步缩小差距,没想到数据公布之后发现:
广东和江苏的GDP差距扩大到了7400亿元。
江苏,暂时还看不到广东的尾灯。
城市数据中,大湾区几个核心城市尤其亮眼。
1.广州GDP突破3万亿
广州成为继上海(2017年)、北京(2018年)、深圳(2021年)之后,第四个达到3万亿GDP的城市。
广州过去一直都被当做是商贸、消费城市,但现在它们的产业发展很快,
广州正在向产业型城市转型。
2.深圳成为省内第二个万亿消费城市
都说深圳是打工人之城,但实际上深圳已经在转型,宜居程度逐年上升。
所以你能看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广州作为消费型城市,正在向产业型城市转型;
而深圳以产业闻名,但是当下的深圳正在往产业+消费的综合型城市方向发展。
如果不是前几年的疫情,深圳的消费数据可能会更快突破万亿
3.佛山工业超越广州
佛山过去一年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成为广东第二个规上工业总产值3万+的城市,在广东省内仅次于深圳。
在此之前,工业排名第二的是广州。
这说明,当下佛山的工业实力已经超过广州。
相对其他城市群,大湾区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不仅第一梯队的城市在进步,连第二梯队的城市也在进步。
大家应该注意到了,上述数据还只是大湾区部分城市的经济数据。
过去这些年,总有人唱衰广东、唱衰大湾区。
但广东的经济数据是越唱衰越好,一步一步高升,今年直接达到新高。
为什么广东经济、尤其是大湾区城市的经济一直在进步?
背后其实有好几个“第一”在支撑。
1、第一的外贸产值
全球化时代,外贸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
2023年广东外贸进出口总值8.3万亿元,占全国的19.9%,连续38年位居全国第一。
除此之外,广东也是全国最能赚外汇的省。
2022年,全国外贸顺差排名前五的城市,广东独揽三个。
其中深圳第一,东莞第四、佛山第五,全是大湾区的城市。
2.第一的人口数量
广东的人口优势非常明显。
2022年年底人口12656.8万人,位居全国第一。
图源:城市财经
除了人口总数之外,广东的生育率也很高。
广东出生人口已经连续40年超过100万人,以全国8.9%的常住人口,贡献了11%的出生人口。
中国人口已经进入长期下降周期,在人口红利消退之后,能生多生的广东,注定幸福一生。
3.全国第一的科技实力
2022年广东研发经费支出4400亿元,占全国的14.3%,全国第一;
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
2023年末,广东上市公司总量872家,全国第一
发明专利有效量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全国第一,
其中,大湾区城市还是最为亮眼。
比如“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已连续四年位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位、国内首位。
4.全国第一的财政实力
广东财政收入最高!
2022年年末,广东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279.73 亿元,全国第一。
收入最高之外,广东还承担了最大的财政支出责任。
过去4年,广东累计为全国转移了3000多亿的养老金,弥补了东北、西北等多个省份的养老金缺口。
2023年,广东净缴纳养老金1158.14亿元,比第二位的北京多3.18倍。
这是什么概念?
这么说吧,广东上交的养老金,相当于国内其他17个省份之和。
而广东的人口, 只有这17个省份的6分之一。
用一省的人口供养国内一半的老人,这就是广东财政的实力
而在这其中,多数粤西粤东的城市贡献并不多,做出主要贡献的是大湾区的城市。
湾区城市的经济,不仅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还关系到不少内陆城市的养老金。
所以还是那句话:
广东是全国的广东,大湾区是全国的大湾区。
上面这些都是硬实力,但经济增长不仅仅只靠硬实力,还得靠软实力。
广东尤其是大湾区经济能长期稳定增长的软实力在于——
改革思维
大湾区城市,始终走在了变革的最前沿
这一点从楼市的政策调整中就能看出来。
比如广州,是第一个推出房票安置新模式的城市;
深圳就更不用说。
政策收紧的时候,深圳是第一个使用指导价的城市;
政策放开之后,深圳是第一个探索城中村拆迁新模式的城市,跟进中央的新房改。
过去几年,你会发现不少影响力很大的政策,都是先从大湾区先开始推进,再推广到全国。
一方面,是湾区城市自身就是改革开放的先驱。
城市已经形成了改革思维,有胆量创新、有勇气去改革;
另一方面,上面也给了大湾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调整,容错率会比较高。
很多政策在北京上海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会施展不开,但放到广州深圳就能很快落地。
历史原因以及城市定位,给了大湾区无与伦比的政策优势。
接下来楼市政策如果要进一步调整,肯定还是优先广深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