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清明,老人说60年不遇,上坟和添土能一起吗?一定别搞错

听双说情感故事 2025-03-29 21:44:38

导读:4月4日清明,老人说60年不遇,上坟和添土能一起吗?一定别搞错。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随着3月29日的到来,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也就来临了。据悉,今年的清明节出现在公历4月4日,农历的三月初七,晚上20点48分21秒,距今只有6天时间。

清明节,大家并不陌生,因为这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兼具自然节气与人文内涵的重要日子,属于法定节假日,放假时间为3天,而且这天既承载着人们对先人的追思,也寄托着人们对春耕的希望。

不过,今年的清明节好像有点特殊,而且被赋予了“60年不遇”的特殊意义。那么,今年清明究竟为何特殊?上坟和添土能一起吗?一起来看看吧。

一、清明节的由来与意义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期的春祭礼俗,是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的延续,后来,这一习俗逐渐与寒食节(纪念介子推)和上巳节(踏青祈福)的习俗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节日文化,也就是成为祭祖扫墓的重要节日。

此外,这天还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大地回暖、万物复苏,人们通过扫墓、踏青等活动,既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也感受春天的生机盎然。

而这一节日体现的则是中国人“敬祖先、重孝道”的传统伦理,以及对生命轮回的敬畏与自然和谐的追求。

看得出,清明节不仅是一个自然节气点,更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既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也有欢乐赏春的喜庆气氛,体现了“生死并置”的中国哲学。

二、2025年清明为何“60年不遇”?

2025年是农历乙巳年,根据民间历法显示,这一年的清明节与1965年的清明时刻形成完整“60年甲子轮回”,下一次需再等一甲子。这就说明,今年的清明节是60年一遇。

而且2025年还是罕见的“双春年”(一年出现两个立春)和“闰六月”年份。这样的年份本身就比较特殊,为此这一年的清明节也就显得不一般。

此外,今年的清明节由于出现在农历三月初七,晚上20点48分21秒,为此就属于“晚清明”。晚清明,指的是农历月份的晚,以及具体时间的晚。因为民间有“二月清明莫在前,三月清明莫在后”的说法,指的是三月清明上坟最好要提前。

另外,就年清明节这天还是十二建星中的“闭日”,属于黄历中的黑道日,俗称“凶日”,因此这天就有很多的忌讳。

这样一来,今年的清明就变得非常特殊。

三、清明上坟和添土能一起吗?

说到清明节上坟,那么就不得不说一下其中的添土习俗了。添土被视为对先人的关怀与敬重,相当于为逝者修缮“居所”,寓意让先人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安稳,因此,每年的清明节,家家家户户都会为祖坟添土。

而且,清明是年后上坟的第一个大节,而此时祖坟往往经过一年的风吹雨打,会出现破损或低矮的情况,因此需要大家为祖坟添土,以便及时修复坟墓,使其保持完整和庄严。

也就是说,清明上坟添土不仅是对已逝亲人和祖先的敬意与孝道的体现,还寄托了人们对家族平安顺遂、人丁兴旺的美好愿望‌。

一般来说,添土需在清明上坟的当天上午完成,而且是取周围干净土壤轻覆坟头,忌用外来杂土。

不过,由于今年是特殊年份,而且民间还讲究“闭日忌动土”。为此,村里老人就有了上坟添土不能同时在一起的说法,而且要求添土时间要提前。那么今年清明上坟与添土能否同时进行呢?

民间俗语有云“冬到寒食一百五,家家祖坟要添土”,说的是清明添土时间往往要在前一天进行,也就是寒食节这天。而且寒食节添土的习俗源自“一百五, 燕子来添土”的物候现象,燕子在这天开始衔泥筑巢,人们也借此机会为先人修缮坟墓。

但由于寒食节并非法定节假日,许多人无法在这一天回家添土。因此,清明节逐渐成为添土的主要时间。而且寒食节与清明节习俗相近,且清明节是法定假日,更方便人们上坟添土。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习俗中,添土的时间也有所放宽,可以在清明节前10天内进行,具体时间根据个人情况选择。

这样看来,上坟和添土的时间可以同时进行,而且最好在清明之前进行,如果时间不允许,也可以在清明节当天,但尽量不要晚于清明节。

总之,清明节已经临近,很多人也都准备好了回家上坟祭祖、踏青游玩。如果时间允许,建议大家提前回家为先人上坟添土,这是尊重传统的一种表现,也是对祖先的最大尊重。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说的关于清明上坟添土的讲究了。话说,你们那边有这讲究吗?你觉得寒食添土好还是清明添土好呢?可以留言、评论,跟大家说说你对此的看法。

0 阅读:1

听双说情感故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