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清明要躲藏,不能床上躺”,清明将至,4人要躲坟,是哪4人?
“忆昔父母康健时,清明携我上丘垄。如今清明我独来,却将小儿拜先冢”。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具有“气清景明,万物皆显”的寓意,是农民朋友进行农事活动的重要日子。而且,清明节,作为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深受民间百姓的重视,因此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扫墓祭祖,缅怀先人。
说到清明扫墓,就不得不说一下这里面的讲究和习俗了。据悉,民间一直流传着“清明要躲藏,不能床上躺”的说法。那么这句话是何意?清明将至,老人说4人要躲坟,是哪4人?有道理吗?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清明节期间,有些人需要避免参与某些活动,以免招致不幸或疾病。尤其是避免参加上坟仪式,以求身心安宁。而不能床上躺这句话并不是字面意思上的躺在床上不动,而是指不要整天无所事事,而是要通过一些积极的活动来化解不利影响。例如,可以通过踏青、采野花、折柳枝等方式与天地“和解”,或者做一些其他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据悉,这一说法,其实是源自古代的“躲清明”的习俗。“躲清明”习俗,主要是指在清明节这一天,某些特定人群需要避开扫墓活动或采取其他行动以规避不吉或遵循传统禁忌。具体如下:
出嫁女子回娘家:在古代,出嫁的女子需要在清明节回娘家,称为“迎女归宁”。这一习俗源于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认为女子作为外姓人不应参与夫家的祭祀活动。
祈福避灾:民间还认为,躲清明就是要在清明这天,躲在家中避免争执,以求好运,其寓意就是可以躲避不吉,迎福纳祥。

此外,这句俗语还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和对身体健康的重视。清明节期间,人们通常会进行扫墓祭祖等活动,夜晚则可能因为奔波劳累而感到疲惫。因此,这句俗语还建议特定人群在清明节期间减少外出,早点休息,以养精蓄锐。
那么,哪些人需要“躲清明”呢?老人说4人要躲坟。具体如下:
其一,孕妇和儿童。孕妇对环境变化特别敏感,而墓地的阴气可能对她们和胎儿不利;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前往墓地可能会对其心理造成冲击。
其二,重病患者。重病患者,本身身体就处于较弱的情况,如果长途跋涉去上坟,很可能因阴气影响而健康状况恶化。
其三,刚出嫁的女子。很多地区为了迎合古代的“迎女归宁”习俗,往往都会认为清明这天,这类人不应参与夫家的祭祀活动。
其四,特定属相。属相与当年太岁相冲者要“躲清明”,分别是属蛇、属猴、属猪、属虎的人群,这些生肖与太岁相冲,扫墓时运势可能会出现波动。
看得出,这四类人群就是清明期间,需要“躲坟”的人。

那么该怎么躲呢?根据民间记载,躲清明往往有两个方式,一个是女子在清明节回娘家,参与娘家的祭祀活动。另一个是,通常需要外出踏青,而非待在家中,更不应该躺在床上,无所事事。
也就是说,在清明节当天,躲清明的人需要早早出门,找一个清净的地方待着,如山林、河边等。有些人会选择在户外待一整天,直到天黑才回家。
此外,民间还有清明节戴柳枝可以辟邪,保佑平安的说法。这就像过年贴对联一样,图个吉利。因此,需要“躲清明”的人,建议这天可以通过戴柳枝来规避不吉。

总之,清明"躲坟"并非不孝,而是趋吉避凶。因此建议大家跟随传统行事,不忘老传统,这样就可以让自己和家人可以健健康康、平平安安过清明了。当然,清明节的核心是"慎终追远",只要我们心怀敬意,形式不必拘泥。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说的关于“清明躲藏”的事情了。话说,你觉得古人说的有道理吗?你准备好躲清明了吗?可以留言、评论,跟大家说说你对此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