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全球港口30强(按集装箱吞吐量排名),上海港以5150.6万标准箱的吞吐量,位列首位,大幅高于第二位新加坡港(4112.4万标准箱)1038.2万标准箱。

宁波舟山港、深圳港、青岛港分别以3930.1万、3339.9万、3087.4万标准箱的吞吐量,位居第3至第5位,均处于3000万标准箱量级,全球前五大港,我国入围4席。

广州港、釜山港、天津港、杰贝阿里港(阿联酋)分别以2645万、2440万、2329.3万、1553.6万标准箱的吞吐量,位居第6至第9位,总体位次与2023年持平;巴生港(马来西亚)实现吞吐量1464万标准箱,位次上升1位,入围前10强。前十强港口中,我国入围6席。

在11-20强中,鹿特丹港以1382万标准箱的吞吐量,位居11强;我国香港港实现吞吐量1369万标准箱,位列第12位;厦门港实现吞吐量1225.5万标准箱,位列第14位,高于15位丹戎帕拉帕斯港(马来西亚、1225.3万标准箱)2000标准箱。

11-20强中,至第17强丹吉尔地中海港(摩洛哥、吞吐量1024.1万标准箱),吞吐量均高于1000万标准箱,其18-20位港口分别是苏州港、长滩港(美国)、林查班港(泰国),分别实现吞吐量967万、965万、955.5万标准箱。我国共有3座港口入围11-20强。

在21-30强港中,台湾省高雄港位列首位,实现吞吐量922.8万标准箱;胡志明市港(越南)实现吞吐量915.4万标准箱,位列第22位;我国北部湾港实现吞吐量902万标箱,位列第23位。

传统强港汉堡港(德国)实现吞吐量780万标箱,位列第26位;我国日照港实现吞吐量671万标箱,跻身全球第30强。我国共有3座港口入围全球第21-30强。

在全球前30强港口中,我国入围12座港口,且前10强中,我国入围6座,占总数的一半,体现出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强大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