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奇石形式世界”的三种顶层设计8

石道聊文化 2025-03-08 11:17:53

第三节 “奇石形式世界”是一个纯粹的“理念世界”

石友们知道,有三个“理念”在我国的“石文化”历史中产生过比较大的影响:第一个“理念”,是唐朝柳宗元提出的选择石头的“形、色、声、质、秀”;第二个“理念”,是宋朝米芾提出的欣赏奇石的“瘦、皱、漏、透”;第三个“理念”,是清末民初张轮远提出的欣赏奇石的“形、质、色、纹”。事实上,“理念”不仅具有开显的作用,属于“次高级”层次的意向行为方式,而且还是客观事实的本质性反映。简介如下:

一、“理念”是奇石内性的外在表征,具有开显的作用。

这里的“开”即创造;这里“显”,即敞开。

比如灵璧磬石《金鱼戏水》,是什么“理念”在该石的审美中发挥开显作用的呢?

笔者认为,是唐朝柳宗元提出的选择石头的“形、色、声、质、秀”之“理念”。

首先,从该奇石的“形”,即它的形状所呈现的基本特征来看,就非常符合现实中的“鱼”之头、尾、鳃、眼等部位。也就是说,二者具有相似性。

同时,该奇石的“形”,即动态也是非常强烈的,仿佛是一条正在戏水玩耍的金鱼。你看,它那硕大的鱼头,显得剽悍、孔武有力;它呼吸的鼻孔、寻觅的眼睛、扬起的尾部、扭动的身躯等,无不展现其活泼的生机;特别是它那特大的仿佛是王冠的头盖骨,显示着它呼吸时的强大力量;它的尾部呢,又好像是在用力地顶,使得鱼尾高高上扬,给人一种骨感的美。

不仅如此,该石表面的“色”也是美的,整体的灰黑色的石皮表面,还存在着众多的白色筋脉,特别是其嘴部的交叉的筋脉、身体部位的交叉的筋脉等,它们就好像是鱼鳞一样,特别奇特。

当然,作为灵璧磬石,该石的“声”也是肯定存在的。当敲弹它不同部位的时候,不仅有声,而且还有余音。另外,从其细腻的石皮之包浆上,赏石人也能感受到该石“质”的坚硬、细密。

最后,作为“秀”的表现,即该石给人的那种优美的感觉,毫无疑问更是让人印象深刻的。你可以用尺子去量一量看,该石所表现的“鱼”之形体,它是符合“比例”之“形式法则”的。因为它的形状不仅显得匀称,而且与真鱼大小相当。

如此,运用“形、色、声、质、秀”这个“理念”,在欣赏灵璧吕梁石《风吹一夜满关山》

图31-6 《风吹一夜满关山》灵璧吕梁石 22*7.5*8厘米 吕沛霖 藏

(见图31-6)时,赏石人也会得到同样的审美效果。聪明的你,可以吗?

《石道》(1-4卷)357

0 阅读:16

石道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