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
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
藏小大有宜,犹有所遁。
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遁,是恒物之大情也。
——《庄子·大宗师》

泰戈尔在《飞鸟集》中说,“我们热爱,我们便存在”。王一博从未忘记自己的dancer身份,哪怕他是个致力于不断跨界的行者,也始终不会忘记自己是谁,从哪来,去何处。为跳舞而出道的少年,也会“在世界上任何角落跳舞都没差”。
《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为对世间万物不生执着心,而是保持清净超越的心境。与王一博2024跨年专辑《旁观者》底蕴如出一辙,万物入目,心驰自由,这又何尝不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这街》第六季总决赛王者之战,王一博hiphop炸场让沉寂一季的综艺热度拉满。意料之中,熟悉的酸言酸语随之而来,比如跳的也没比伴舞好多少。



上次这话出现在《这街》第五季总决赛队长大秀,那次王一博跳最oldschool的breaking,而同台表演的,是中国breaking国家队教练和队员。而第六季的经典hiphop舞台,与王一博合作的Kyoka和Maika,则是hiphop世界级冠军舞者。
街舞国家队、世界级冠军……王一博真是遇强则强,不管共舞的是谁。都说舞蹈是他的统治区,那么他“独步天下”的王者锋芒,正是在千百次“以锋锻锋,以强励强”的争锋中磨砺而出。SO,“跳的也没比伴舞好多少”,这句话是真敢说!
显然,尬黑的喷子并不知他们口中的“伴舞”都是神级存在,也不知道自己的拉踩其实恰恰是对王一博实力最“由衷”的反向印证。当然,王一博也从未把其他舞者当“伴舞”,这些舞者都与他一样平等而纯粹。他们一起热舞,也只为热爱。



他们也是王一博这些年在舞蹈领域疯狂汲取养分的温床。复合型舞者王一博,几乎就是《热烈》里跳breaking的陈烁在终极PK中的表现,他融会贯通每位队友的舞种,他不是一个人在跳舞,而是带着团魂跳舞,以团体的力量燃爆全场。
而相对于自身舞技,事实上通过三季《这!就是街舞》的研学,以队长身份躬身入局参与中国街舞新姿态的行业探讨,可能是舞者王一博更大的成长。
国风街舞到底啥样,从二十年前周杰伦的MV,到通过琴、扇、剑表现舞蹈的中国元素,融合做得越来深入,但也渐渐形成思维定势。如果只得其型却没有得其意,这样的国风街舞走到最后只会越发流于形式,变成有型而无魂的表面功夫。


《这街》三季中涌现过不少优秀的国风街舞,而马晓龙和Zyko的《授之以琴》必须有姓名。写高山流水遇知音,从编舞细节到叙述的承转启合行云流水,古琴曲《酒狂》穿云裂帛,B-boy的钢铁膝盖下甚至有古典舞的调性。好看到炸裂。
Zyko放弃了battle型选手的进击,反而承载了国风的筋骨,无需刻意解读就能直抵人心。仿佛一卷水墨山水,点到即止回味无穷。高级,不愧是马师!
王一博曾评价《授之以琴》:“太牛了,一个老外能理解中国的艺术!”事实上他率“一波王炸”亦创造过若干国风街舞高光,且对国风与街舞糅合定位专业精准,一如他点评Zyko:“希望battle型选手喜欢这种风格,然后一起去创造新玩法。”



会跳舞的身体千篇一律,有格局的舞者万里挑一。对“喜欢的事情就要做到极致”的王一博来说,舞台于他既是实用的又是托兴的,是立身之本也是梦想乐土,因此总是在高速创作、高速迭代中自我颠覆,充满澎湃的文化撕裂感和颠覆欲。
如果说《这街》是场中国街舞新姿态的Freestyle,那么其实更多人是在以“国潮”为创意标签,以“拼贴”为创作手法,完成一场政治正确的申论考试,所以我们常常会在某种中国元素堆砌的用力过猛中,感觉街舞“be real”特质的迷失。
文化有根,缺乏内在思考的设计往往有形无神。舞台凝聚舞者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中国街舞要发掘文化的精神内核,而非传统文化元素的机械堆砌。


不能“美则美矣,了则未了”!美,得有灵魂:一是舞蹈的灵魂,也即尊重街舞本源的精神和力量,不能偷换概念抹煞街舞的文化底色;二是国风的灵魂,在当代创新重构中华精神与力量不能一味形而上,也必须接地气,引发大众情感共鸣。
那王一博是如何做的呢?2020湖南卫视818汽车之夜《龙拳》,Urban Dance国风hip-hop。西式伴奏东方豪情,音符一出就是江湖!rap干脆有力,solo的Freestyle Krump又炸又流畅。舞种元素内化,风格切换自如,绝非元素堆砌。
摇滚+hip-hop,《龙拳》编舞很有Keone编舞风格,充满抽象自由灵性。国风唱跳+经典歌曲加持,热度max,而王一博高台上的krump solo,则把现场嗨点拉到最高。如果舞蹈是本无字天书,那《龙拳》的确做出了王一博的个性注疏。




再看《这街》第四季队长大秀微电影《讨教》:雨夜、唐装、功夫……俨然民国大片。国风街舞+咏春,swagger hip-hop致敬《一代宗师》。江湖夜雨十年灯,new school风格,sexy里面加酷,国潮有范,谁不感叹“王一博,不愧是你!”
《菜根谭》道,“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想来跳舞也同理,跳舞跳到极处,也只是恰好与本然。

其实“一波王炸”的小鸡也以breaking形式跳过《双截棍》。像夜市青年边聊天边喝酒撸串,一言不合就街头尬舞,有点俗气有点憨的B-boy,爆笑中有星爷喜剧那种钝钝的聪明劲。王一博欣赏小鸡,无非是“法不离自性,自性能生万法”。
俚俗幽默,骨子里是中国式烟火气,是市井文化也是街头文化,而街舞本是现代街头文化产物。由于起源欧美街头文化,很多基础动作都来自日常。譬如C-Walk舞步,起初是黑帮特有挑衅信号,改良成hip-hop舞步,这是欧美人的街舞。
中国街舞能不能接地气,取决于创作是否兼顾底层中国文化视野。其实艺术鉴赏推崇雅俗共赏,但国人习惯形而上学,讲国风、讲底蕴、讲传承,作品思路自然就纷纷倾向于“雅”,但街舞的底色其实更近“俗”,所以小鸡的style才别开生面。



关于创新王一博说过:“大家编舞好像都喜欢编睡醒啊,有电池没电池的,有没有一些别的想法,好像大差不差……编舞也不一定非要说故事,把舞蹈编漂亮,跳得厉害,有起伏就够了。”说到了点上,街舞质感是前提,而非形式喧宾夺主!
《这街》第六季决赛现场,王一博说自己很久没跳舞了。没错,行程原因hiphop舞台他只有一天排练,但与世界冠军不相上下绝不止天赋这么简单。毕竟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对手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从来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公开舞台之外,尽管或许曾抓紧时间碎屑在世上任何角落练习,但对王一博而言,不过是“饥来吃饭,倦来眠”般不值一提。

观测王一博成长其实有很好的常量变量,譬如22岁那年开始雷打不动的跨年心曲与舞台,从傲骨嶙峋到温润丰盈。《无感》酷则酷矣到《我的世界守则》特立独行,《廿》一路向西至《旁观者》厚德载物,红了五年的王一博,此时方入臻境。
如果说,王一博在街舞领域靠的是稳扎稳打的学霸模式,那么在电影领域靠的是学神模式。学霸模式是“时间换空间”的发展策略,是厚积薄发的论持久战;而学神模式则进阶到“以空间换时间”的投资策略,实现核心成长好比产业升级。
世人diss我底蕴单薄?那么我就用艺术修养回答;嘲讽我学历不高?那么我就以专业造诣自证;臆断我年轻浮躁?那么我就凭绵善沉稳打脸;揶揄我沉默寡言?那么我就用讷言敏行还以颜色……无他,惟有“持之以恒,自尔精进而不觉”!
是啊,人鱼都会去到他的目的地。2023年6月2日,博尔赫斯。“东京那场暴雨真的很妙,因为世界就是个水族馆,我们都是在大雨中挣扎着呼吸寻求生存的人鱼,当大雨淹没街道,你说这里都是海洋,衣服打湿变成鳞片,人鱼要去往何方……”

《人·鱼》,Intercross,字面意思外也寓意三恶五趣杂烩的人性与生活,注定是博尔赫斯探索中国电影第三极的修行方所。方所,出自《令旨解法身义》“若定是金刚,即为名相;定是常住,便成方所”,原探讨法身与修行,引申为笃行与明志。
人获得归属感最重要的方式是自我发展,电影也是。电影作为产业,看似商业其实是文化。电影业市场下沉缔造无数票房神话,但无论是加长版小品遥遥领先,还是搞短视频诈骗孤注一掷,资本钞能力槽多无口外,也折射出行业与受众素质。
观众需要被尊重,但低美感社会的观众对电影艺术和美学缺乏认知,就更需要好载体来完成市场消费者教育。作为热钱时代志在耕耘热土的低产电影人,程耳祭出“中国电影第三条路”,其对电影产业发展的夙愿,也惟有“方所”二字可表。
“血肉苦弱,机械飞升”的AI时代,在繁芜混杂世界中扎根一方沃土,方能有效开拓眼界积累能量,决胜千里之外。王一博选择做减法,笃志于电影。


前段时间,与王一博相关的热词里多了“侯克明”和“拉片”。起因是粉圈发现,去年八月就有业内释出,程耳带王一博旁听北电导演系侯克明教授的电影制作课程。而此前,侯克明教授在与程耳导演就《无名》的访谈中,也盛赞过王一博。
须知侯克明教授是程耳的老师,那王一博就等于是跟着耳导去旁听师祖爷拉片儿了!内娱谁不实名羡慕?!瞧,粉圈忙着做意淫抠脚表时,很多事儿在静水流深,很多事儿在潜移默化,而王一博演员正在攀越艺术的门墙,驰骋电影的高原。
不仅上大师课,还上大师的大师课,有天赋又努力还有名师指点,自然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据业内爆料,除了去北电上大师课,王一博还经常去程耳导演的公司“拉片”。一个月一百多部经典,喜悦的杜比影厅座椅怕是都被盘出了包浆。


中国影史上有开宗立派能力的名导,能领他在艺术之路上越走越宽的良师,这样的耳导又何以看中王一博?无非是后者实在孺子可教,是导演欣赏的优秀演员,前辈中意的模范后辈。还记得耳导都是咋夸的吗?每个词的齁甜度都近乎爆表:
优秀、单纯、善良、绵善、沉稳、稳重、质朴、腼腆、谦逊、舒服、最可爱、优雅、力量感、脆弱、敬业、有教养、有礼貌、有天赋、有耐心、谦谦君子、精力旺盛、完美、几乎难以更好、超出预期、非常让人惊喜、甚至让人不可思议
当惜字如金的缄默者、字斟句酌的思想者,对一个后辈不吝赞美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只有一种可能,麦田守望者守得云开见月明!So,2023第五届“星辰大海”名录终于有了王一博,而推荐人正是程耳。


我们知道,霍格沃兹·内娱的学术分野里,王一博既不属狮院也不属蛇院,他更像是出身于斯莱特林的格兰芬多。王一博遇见程耳就像哈利遇见……不,程耳绝不是慈眉善目的邓布利多,而是会毒舌也会深情说“Always”的高岭之花斯内普。
博尔赫斯有望成就中国电影的《王牌特工》与《心灵捕手》。事实上,被出名严肃难搞的导演赏识栽培,亲自教导学院派表演知识,带进电影界最核心人脉圈,携行电影第三条路——对王·哈利啵啵而言,就是从女贞路4号被接到凤凰社总部。
他们的关系呈现出定力,有种缓缓释放、细细感觉、慢慢回应的松弛感。彼此都没有为关系而关系的紧迫,更像是经由阅历交集而沉淀的《老友记》。



俩缄默者相遇,聊俩小时也没聊几句,却都喜欢并理解彼此的沉默。俩i人走红毯看话剧为电影锦衣夜行,留下“多摩川的河水会记得他的沉默寡言”的美篇。博尔赫斯的亦师亦友,没有后辈借枝自耀的攀援,也没有前辈折节下交的勉强。
没所谓纡尊降贵,没所谓僭越唐突,王一博和程耳是不同代际的百里弘毅。他们彼此认同对方骨子里的自洽自信,那是通过自我探索和内心觉醒,确认过自我主体性,撤回通常指向外界的渴求,从而在内心找到平衡的那种自内而外的强大。
所以我们才有机会看见,演员王一博与导演程耳不是那种“以利益的需要为中心”的联结,而电影《无名》也没有那种“以流量的高低博票房”的短视。


2024春节档用4部电影退档炒热票房冰火两重天,也再度激活2023春节档黑水漫天朔风砭骨的记忆。是,命硬的干不掉叫“坚如磐石”,干净的搞不垮叫“是非在己”,敢拼的终会赢叫“长风破浪”,这就是在修罗场杀出血路的筚路蓝缕!
经历2023春节档的观众,才懂得何谓隧道尽头终有光。《无名》午夜场也是王一博的大师课堂,而受益者不仅是王一博,也包括粉丝。一旦以社会中心着眼摒弃狭隘,在大众语境下粉丝就会发现,做影迷的快乐“比愉快还要再多一点点”。
《庄子·大宗师》曰藏舟于壑,有藏必有失,只有被藏与怀藏合一才无所谓藏,也就无所谓失。在娱乐语境就是:名气流量若是藏于粉圈的一家之鼎,势必怀璧其罪,将其托付天下也即把评论话语权交还给观众,和光同尘也就无须徒劳控评。


这也合乎恽道生《画旨》所云“藏山于山,藏川于川,藏天下于天下”。其固然讲的是作画“为画山而画山,为画川而画川,不是真正艺术”,又何尝不是讲做人做事道理?搞艺术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搞追星也讲究向光向美,不失本心。
人生课、文化课、舞蹈课、电影课、体育课……王一博上过的大师课绕内娱三周。太多人见路就走,一味邯郸学步越走越窄。而所谓见路不走,是鼓励人寻找自己的路,而非亦步亦趋!来,和王一博一起温习下周杰伦的《土耳其冰淇淋》吧:
我写的舞曲,也可以很有音乐性
谁说拍中国风,一定要配灯笼
谁说写中国风,一定要商角徵羽宫
我干脆自己下车,指挥乐坛的交通
管他管他什么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