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儿子不少,为什么非要让8岁幼子当太子?实在是没得选了!

陌闻上下五千年 2025-01-22 18:24:42

前言

汉武帝的前半生无疑是非常英明神武的,不管是在抗击匈奴上的英武成就还是治理国家内政上的明察秋毫,这些都让他成为了一代“千古一帝”。

然而到了晚年的时候,汉武帝就开始昏庸起来了,比如当了30年太子的刘据可以说就是被汉武帝的多疑暴戾害死的,这直接导致汉武帝晚年半只脚踏进棺材了还要面对立太子这件大事。

不过这其实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当时汉武帝还有五个儿子呢,其中四个都已经成年封王了,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他最终竟然选了最不可能的那个年仅8岁的小儿子当太子!

人们都百思不得其解,心想皇上就算喜欢幼子也不能这么乱来啊,殊不知汉武帝心里也苦,若是可能的话他也不想选刘弗陵,但他实在是没得选了。

一、太子之争

公元前90年的时候,汉武帝的人生走进了倒计时,就在前一年发生了几乎导致朝廷大换血的“巫蛊之祸”,他原本的太子,也就是嫡长子刘据死在了这场祸乱之中。

当时汉武帝还觉得太子谋反死得其所,然而一年之后,汉武帝的想法就有所改变了,因为他发现一手造成了“巫蛊之祸”的江充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也就是说太子之死很有可能是江充谋划出来的冤案,这让汉武帝相当后悔。然而他此时后悔了又有什么用?太子一家几乎死了个干干净净。

就算他怀念起了太子的贤明之处,那人死也不能复生,他只能向前看,面对朝中大臣们另立太子的请求,开始琢磨将哪个儿子立为太子。

除了刘据以外,汉武帝还有其他五个儿子,并且当时他最为宠爱的就是最年幼的小儿子刘弗陵,只不过最开始的时候这种宠爱就只是很纯粹的父爱。

毕竟就算他再老糊涂也没想过让一个这么幼小的孩子将来继承皇位,“主少国疑”可不是玩笑,是真的会导致江山动荡、社稷不安的。

因此他主要考察的就是那四个都已经成年,并且封了王的儿子,也就是刘闳、刘旦、刘胥和刘髆,不过有刘据的惨案在前,他这次选太子就谨慎了很多,对四个儿子都进行了考察。

首先最可惜的就是二儿子齐王刘闳,这个儿子就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了,因为他死得比太子还早,虽然德行都很不错但实在是没机会了。

其次就是三儿子燕王刘旦,汉武帝对这个儿子还是挺看重的,把他封在燕地就是让他镇守大汉紧邻匈奴的北大门蓟城,可见是汉武帝是很期待他能镇守边陲、辅翼朝廷的。

然而刘旦的性格却让他父皇大失所望,因为他竟然喜欢招揽游侠武士,说难听了这就是涉嫌谋反啊,因此可是犯了汉武帝的大忌。

更何况“巫蛊之祸”后,刘旦的心思也活泛起来了,开始钻营与朝中大臣们拉帮结派图谋太子之位,汉武帝一看就觉得这孩子心思不正,不堪大用,所以不再考虑他。

再之后就是四儿子广陵王刘胥,他和刘旦是同母的亲兄弟,因此性情也有些相似,都是有点缺心眼,甚至刘胥还要更草包一些。

身为一个皇子,他不想着怎么治理藩国、为国分忧,反而是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武夫,跟熊和野猪打架倒是一把好手,脑子里从来就没想过自己能当太子。

汉武帝一看他这个目无法度、行为荒唐的草包模样就知道指望不上他,他总不能让一个连基本素质都不过关的人当未来皇帝吧?

那么最后就是五儿子昌邑王刘髆了,其实刘髆原本是最有希望继承太子之位的,他不仅自己品行兼优深受汉武帝宠爱,母亲还是汉武帝的宠姬李夫人。

不过由于李夫人早逝成为了汉武帝心中一大遗憾,所以汉武帝待她的儿子刘髆很好也是有一部分补偿的想法在的,所以刘髆是最有希望的太子人选。

奈何这么好的一个孩子却被猪队友拖累了,他的舅舅李广利托妹妹受宠的福当了将军,他本应该清楚自己的恩荣都是赖汉武帝所赐,但他却十分贪婪,想通过谋反来确保刘髆当皇帝。

结果最终阴谋败露,李广利自己倒是靠投降匈奴保住了命,但是刘髆却被他牵连得倒了大霉,不仅彻底失去了当太子的资格,也在他爹驾崩前一年去世了。

二、选刘弗陵当太子的原因

就这样,汉武帝原本宽泛的太子人选被闹得彻底没了选择空间,只剩下了一个年龄最小的刘弗陵,就算他不想选也只有这一个选择了。

不过年龄小反而也是福,因为刘弗陵是汉武帝老来得子,因此极其受宠,再加上在一个孩子身上能看出来什么性格和才能?因此汉武帝反而非常信任刘弗陵会是大才。

汉武帝为什么这么相信刘弗陵有才能?其实都是营造出来的,因为他是钩弋夫人怀孕十四个月才生下来的,跟上古传说中的圣君尧帝一模一样。

不管怀孕十四个月有没有可能,最重要的是汉武帝是个非常迷信神仙方术的人,他的认可才是最重要的,只要他认准,那刘弗陵就是个天生的圣君坯子。

这就让汉武帝做好了将刘弗陵立为太子的心理准备,不过仅仅是这一个原因也是不够的,刘弗陵能顺利当上太子还有其他原因。

父亲往往喜欢孩子像自己,而在汉武帝眼中,刘弗陵简直就是和自己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无论是文韬武略还是行为性格,汉武帝都觉得小儿子跟自己年轻的时候一模一样。

他自认为是个有丰功伟绩的明君,那么自然就会觉得刘弗陵也能像自己一样治理好江山社稷,这种心有灵犀的感觉让他格外欣赏刘弗陵。

其次,汉武帝选刘弗陵当太子也是为了维护政权的稳定,毕竟大汉从建国开始就一直深受外戚的困扰,前面还有吕雉和窦太后这俩坏榜样,这就让汉武帝非常忌惮外戚势力。

因此他要选太子就得选个外戚安分的,而刘弗陵的母族毫无权势,钩弋夫人的父亲甚至还是个阉人,刘弗陵连个舅舅都没有,这就让汉武帝相当放心。

不过鉴于之前太后当政的先例,汉武帝也没有小瞧钩弋夫人今后可能有什么样的地位,于是为了杜绝这个隐患,汉武帝干脆来了招“杀母留子”,在正式立刘弗陵为太子之前就杀了钩弋夫人。

不过汉武帝也知道刘弗陵年纪太小不能亲政,于是就在临终前为幼子找好了四位有能力又值得信赖的托孤大臣——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

这四位大臣的能力覆盖了政治、经济、军事,并且个个都是极为忠诚的,做好了这些事之后,汉武帝才安心地闭上了眼。

结语

虽然汉武帝为儿子的未来可谓是殚精竭虑,但是我们也知道后来的事是如何发展的,这四位托孤大臣不说水火不容,也能说是争斗不休,最后只有霍光获胜。

而刘弗陵也是个可怜人,年仅二十多岁就病逝了,最后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一般,还是由刘据幸存下来的孙子刘询继承了皇位。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