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难后,宋钦宗皇后朱琏不堪受辱选择了自尽,死时只有26岁

陌闻上下五千年 2025-01-27 18:30:53

前言

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不仅是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更是一个令人刻骨铭心的民族耻辱时刻,无数皇室成员、官员和平民被金兵俘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屈辱和苦难。

更让人感到悲愤和无奈的是,当时掌权的宋徽宗和宋钦宗还是两个软骨头,他们在被俘之后想尽方法讨好金人,只要能活着,就算再受辱都无所谓。

他们俩身为皇帝,金人就算再野蛮也知道他们是有价值的,但是对于其他皇室成员,尤其是那些美貌的后宫妃子们,金人可就毫不留情了。

其中,宋钦宗的皇后朱琏的遭遇尤为悲惨,她不仅是北宋的最后一位皇后,也是靖康之难中那些受到了无尽屈辱的女子的典型代表,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一、嫁进皇宫

能被选为皇后,这就说明朱琏的身份是非常尊贵的,她出身于河南的一个显赫世家,父亲是武康军的节度使,家境可以说是相当显贵了。

而朱家对这个女儿也是极其看重,从小就培养她成为一个知书达理的姑娘,因此朱琏可谓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活生生地诠释了何为“才貌双全”,堪称古代的“白富美”。

这样一个美貌又有才华的女子,自然是很多世家贵族抢着求娶的对象,然而朱家的眼光却是相当高,并没有将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女儿随便嫁了。

朱家看中的乃是将女儿送进皇宫去,不管是当个妃嫔还是当个王妃,那都是那些权贵家族不能比的,于是这位佳人的芳名就被送进了皇宫之中,等待着挑选。

众所周知,宋徽宗那是非常好色的一个人,后宫妃嫔不不说一百那也是有几十个的,在宫外还有着李师师这么个红颜知己,因此美貌的朱琏被选中那是毫无疑问的事。

但是宋徽宗却不是为自己选的妃子,而是为太子赵桓挑选的太子妃,在朱琏14岁这一年,宋徽宗就亲自操办了一场盛大的婚礼,将朱琏嫁予太子。

婚后,朱琏过得相当顺心顺意,一年之后就为丈夫生下了一个儿子,家庭生活更加幸福美满了,然而谁也想不到这样的生活在几年之后就不复存在了。

随着北方金国的脚步逐渐逼近,宋徽宗在畏惧之下不愿意承担责任,于是竟然选择了退位,将皇位传给了太子赵桓,自己当个太上皇逃避责任。

丈夫成了皇帝,朱琏也就跟着成为了皇后,然而这皇后之位却让她无比煎熬,她看到的是公公和丈夫一个赛一个的软弱,面对金兵的入侵态度竟然还不如他一个女人决绝。

朱琏毕竟是节度使这个武将家庭成长起来的,虽然被培养得温婉端庄,但实际上的性格却是相当沉稳果敢,想要和金兵干一仗保卫国家。

但她一个皇后无权无势,就算再想和金兵决一死战又有什么用,只能眼睁睁看着金兵越来越逼近汴京,最终在“靖康之难”中攻破了开封。

金兵如同潮水一般涌进了皇宫,皇上和太上皇都被生生抓了起来,就别说皇宫里那些后妃姬妾、王子公主们了,朱琏也一样被俘虏到了金营,无尽屈辱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二、被俘受辱

被俘虏到金国的途中,朱琏和其他皇室成员都遭受了无尽的折磨,环境的艰苦反而是小问题了,金人的侮辱和耻笑此时最让人难以承受的。

因此有很多人直接就死在了路上,有些是因为身体实在是撑不下来但又没有治疗,还有些就是因为不堪受辱选择主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不过这时候很多人还是心怀获救希望的,没有轻易放弃生命,然而他们想不到的是这仅仅是开始,当一行人抵达金国都城之后才知道,更残酷的羞辱还在后头等待着他们呢。

金太宗完颜晟为了彰显金国的威严和胜利,下令让徽钦二帝及其后妃们换上金国服饰,前往先祖陵寝执行一种名为“牵羊礼”的仪式。

这牵羊礼实际上就是金国接受战俘投降的一种仪式,战俘要在仪式上脱光衣物并披上羊皮,脖子还要被用绳子捆上,如同牲畜般被金兵牵引着爬行。

光是被迫脱光衣服对一众君臣宗室来说就是极大的耻辱了,尤其是对女子来说更是不如死了算了,更别说后面的一系列行为,但他们要是不照着做就活不下去,怎么办?

这种屈辱的仪式让朱琏心中的怒火和绝望瞬间爆发,她哀怨地向夫君宋钦宗恳求,希望他有骨气点,不要同意让大家在敌人手中做这么屈辱的事。

然而徽钦二圣一点都不在乎她的恳求,尊严在他们眼中已经什么都不是了,为了保命干什么都行,因此大多数人只能照做,朱琏也只能含着泪水跟在丈夫身旁完成了仪式。

牵羊礼结束之后,朱琏本以为屈辱能告一段落了,没想到金太宗的目光却被她即使饱受风霜也依旧风华绝代的容颜牢牢吸引住了。

毕竟女真人不是生活在深山老林就是生活在草原上守着风吹日晒,女真女子几乎没有像朱琏这么细皮嫩肉又温婉可人的美女,金太宗自然对朱琏这样的美女垂涎欲滴。

他意欲赐予朱皇后一场前所未有的“金汤之浴”以示恩宠,实际上金太宗不只是为了女人,他还有着通过这种方式来彰显金国的胜利和威严的意图。

在人们眼中,连自己老婆都护不住还算什么男人?但宋钦宗还真就真么不是个东西,自己的妻子要被敌人糟蹋了,他竟然还向金太宗主动请缨,要帮着说服竭力抗拒的朱琏。

三、绝望自尽

在此之前,朱琏之所以就算再悲愤也一直撑了下来,就是因为她心底还怀有对丈夫的一丝丝期待,她觉得丈夫是在忍耐,一个男人怎么会任由别人羞辱还能一忍到底呢?

然而眼见着丈夫也助纣为虐,帮着金人一起来侮辱自己,她彻底绝望了,也彻底清醒了,意识到丈夫根本就不是个男人,是家国之耻。

朱琏心中的希望之火彻底熄灭,她深知一旦自己接受了“金浴”就彻底失去了尊严和贞洁,这对她这个名门贵女来说无疑是比死还要难受的屈辱。

于是在绝望和愤怒中,朱琏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她趁金军看守不严的时候跑出去,但她倒不是为了逃跑,因为她知道凭自己的力量根本逃不出去,而是选择了投湖自尽。

这位刚烈有骨气的皇后宁愿死也不愿让自己受到金人进一步的侮辱,因为她的皇后身份意味着受辱的不仅是她自己,更是让皇室蒙羞、让国家被看不起。

在投湖之前,她还留下了一句悲壮的诗句:“屈身辱志兮,恨何可雪;誓速归泉下兮,此愁可绝!”道尽了她从靖康之难后一路走来的心酸和屈辱。

宋钦宗知道她自尽后吓得简直要晕过去了,他生怕金太宗因为自己没看守好他老人家想要的女人而被迁怒,然而金太宗得知朱琏的死讯后却并未动怒。

正相反,他对这位坚贞守节的女子反而赞不绝口,认为朱琏的品性比宋国的一众男人高尚多了,并随即下诏追授朱琏为“靖康郡贞节夫人”,这无疑是对朱琏的赞誉和肯定。

结语

生在国破家亡之际,朱琏一个女子诚然是没法左右国家命运的,但她却知道自己的命运握在自己手中,最终以惨烈的终结将自己的崇高的精神留在了世间。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