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失误放走的一谋士,被曹操三代重用,后代竟成为了新中国元帅

陌闻上下五千年 2024-12-21 19:26:51

前言

众所周知,刘备有一个非常大的弱点就是麾下谋士数量少,那谋士都到哪去了呢?其实都是被曹操招揽过去了,那段时间最知名的谋士十有八九是曹魏的人。

这其实也是刘备自己造成的结果,首先就是因为刘备的力量比较小,其次就是因为他自己比较有主意,对待谋士的建议有时候就不那么重视。

而曹操就不一样了,他是个爱才如命的人,恨不得天下有才之士都为自己所用,对人才的待遇也是相当好,还能听劝,因此谋士们自然愿意为他效力。

陈群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原本是指望刘备能有所作为的,但是却没被刘备重视起来,于是就投奔了曹操,结果被曹家三代人重用,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刘备与陈群的擦肩而过

东汉时期的颍川郡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很多世家都发源于此,养育出了陈群的陈家就是其中的一个名门望族。

陈群家族世代为官,他的爷爷陈寔、父亲陈纪以及叔父陈谌都是名声在外的名士人才,陈氏家族在颍川地区的名声更是响当当的,因此陈群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

再加上他自己也聪明好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博览群书之后,陈群逐渐对政治和军事都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政治理念和治国方略。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让陈群直接就走上一条平坦的道路,而是要让这位注定彪炳史册的名臣在真正大展身手之前先历练一番。

汉献帝兴平元年,刘备当时正担任豫州刺史,他慧眼识珠看中了才华横溢的陈群,于是就邀请他做了豫州别驾。

所谓的“别驾”简单来说就是刺史自己任命的二把手,负责处理州内政务,也就是相当于刘备在政务上的头号帮手,可见他对陈群相当器重,更是希望他能助自己一臂之力,共同开创霸业。

然而就在刘备准备东进徐州的时候,陈群却向他提出了一个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如果现在就东进徐州,一定会与实力强大的袁术发生争斗。

要是吕布再趁机袭击我军的后方,那时即使刘备得了徐州,这件事完成得也不圆满,可是刘备当时被徐州这块大蛋糕给诱惑住了,没听陈群的劝告,毅然决定东进徐州。

结果果真和陈群预料的一模一样,刘备陷入了左支右绌的境地,在他与袁术争战的时候,吕布果然偷袭了下邳,然后又去帮袁术一起打刘备,最终把刘备军打得落花流水。

刘备这时候才悔恨当初没听陈群的劝告,但为时已晚,这场失败不仅让刘备捡芝麻丢西瓜失去了徐州这块根据地,还让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刘备这时候才认可了陈群的远见卓识,可惜他已经错过了大才,由于种种原因,陈群并没有继续留在刘备麾下,而是随父亲陈纪往徐州避难去了。

这段经历对陈群来说是人生的一个小插曲,他通过这件事看到了刘备的固执和决策上的不足,因此更加开阔了自己的见识,也为他日后在曹魏施展才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二、陈群在曹魏的辉煌岁月

有着这等才能和品质,陈群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一样,虽然暂时蒙尘,但总会被发现的,果不其然,他的人生在建安三年迎来了巨大转折。

当时陈群在吕布军中,在吕布被曹操打败后自然就归附了曹操,于是陈群得到了曹操的赏识,被任命为司空西曹掾属,掌管选拔任用官员和工程水利等事务。

陈群担任这个官职简直是如鱼得水,他不仅在选拔官员方面表现出色,还在处理政务时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曹操对他那是赞不绝口,逐渐将他提拔起来。

后来陈群又担任了司徒掾和治书侍御史等职务,有了更多权力之后他更是大展拳脚,凭借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多次为曹操出谋划策,解决了一系列棘手问题。

因此他的才华和忠诚得到了曹操的充分认可,逐渐成为了曹魏的一位重要谋士,甚至在曹丕即位之后,陈群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

地位最高的时候,陈群当到了尚书令这一官职,并且凭借自己卓越的才能和公正无私的态度,为刚建立不久的曹魏稳固扎根并发展起来,因此陈群凭借着功绩得到了更加显赫的地位。

但陈群不只有政治才能,在军事上也是一把好手,曹丕亲征东吴的时候,陈群就担任水军都督指挥了一系列水战,还为曹魏水军的改革提出了不少建议。

曹丕去世后,曹叡即位,陈群的地位依旧和他的刚正不阿的品性一样稳固,继续担任着司空、录尚书事等职务。

众所周知,曹叡是个个性极其自由的皇帝,他连在生前就给自己取好谥号这种事都能做得出来,还有什么是不敢做的?但他偏偏就能听进去听陈群的话。

有一次曹叡想要在耕种季节大张旗鼓修建宫殿,那么就要对百姓招募徭役,而这样一来老百姓就没法赶在好时节结束之前完成耕作了。

这么干的后果就是明年的粮食产量会因为曹叡的一己之私而大大减少,可以说是得不偿失,于是陈群就多次劝谏曹叡,让他少修点宫殿,多关心关心老百姓。

曹叡听了陈群的话果然收敛了,在其他享乐上也有所减省,可见陈群不仅忠国忠君,还忧国忧民,难怪他能辅佐三代曹家君主仍旧地位稳固,到死都尽职尽责地建设着曹魏。

三、陈群的卓越贡献

但是官职都是虚的,看一个人的成就还是要看他做了什么,陈群不仅是曹魏的肱股之臣,他更是为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影响相当深远。

首先说说法制建设吧,陈群可是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在结合曹魏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借鉴了汉律和其他时期的法制经验,制定了一套完整、严密的法律体系。

这套法律体系不仅为曹魏政权的法制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后世法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陈群在我国法律发展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

再看人才选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正是由陈群等人创始的。在此之前,汉朝选官主要是通过“举孝廉”,但是随着世家门阀的壮大,人才选拔的路径难免会被他们垄断。

而曹魏又很重视压制士族势力,因此改革选拔制度就非常重要,陈群就担起了这个重任,他将官员按照才能和品德分为九个等级,并根据等级进行选拔和任用,这就是“九品中正制”。

这一制度影响了此后的几百年,不仅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和能力,也为曹魏政权的人才选拔提供了有力保障,意义深远。

在军事上,陈群也有着卓越的才能和丰富的经验,他熟悉军务,更熟悉战场,因此因地制宜进行改革,使曹魏的水军和陆军实力得到了大大提升。

除了这些方面的贡献外,陈群的品行和才能更是享有美名,虽然他性格过于刚直导致难免会得罪人,但是他公正无私的态度却是曹魏三代君主极为欣赏的,因此陈群才能凭借德行得到重用。

结语

值得一提的是,颍川陈氏的后人也因为陈群等祖先的努力经营而延续了很长时间的光辉,比如后来南北朝时期南朝陈的君主就是颍川陈氏的后代。

千百年间,陈氏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有了分支,但仍旧人才辈出,比如新中国开国十大元帅之一的陈毅陈老总就是四川陈氏的后人。

0 阅读: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