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告诉我们: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却不告诉我们蔡伦是什么样的人

陌闻上下五千年 2024-12-21 19:26:33

前言

“四大发明”无疑是中华文明历史上无比伟大的明珠,但是要说哪一项是最有意义、影响最深远的,那绝对是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毕竟谁生活都离不开纸。

因此蔡伦也备受后人敬仰,甚至后世从事造纸行业的匠人们还将蔡伦奉为了祖师爷,称他为“纸圣”,让他凭借一项造纸术享誉世间千年。

然而在蔡伦的正面形象大放光彩的同时,也有很多人忽视了他的经历和行为,从他的所作所为来看,蔡伦造纸术只是为了媚上邀宠而已,甚至除此以外,他作为宫里的宦官,还经手过很多不干不净的深宫秘辛。

一、蔡伦施展宫廷权谋

作为造纸术发明者,蔡伦的名字简直是人尽皆知,他甚至被全世界称为“造纸术之父”,不过很多人却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因为在古代是没有专门从事发明创造的人的,新发明都是人们在工作中总结经验不断发现的,然而蔡伦其实也不是什么造纸匠,而是东汉皇宫里的一个宦官。

虽然不是学者,但蔡伦也不是个庸人,能在宫廷里有不一般的地位,就可见蔡伦玩起权谋来也是相当得心应手,他当时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蔡伦一开始只是个普通的小太监,但好在他非常聪慧,因此不仅在宫廷斗争中活了下来,还凭借察言观色的本事得到了汉章帝的皇后窦皇后的赏识。

窦皇后也不是白提拔他的,她那时候正跟宋贵人斗得你死我活,宋贵人受宠还没啥,最重要的是她有个儿子被立为了太子,这就让窦皇后这个无子的正宫皇后地位尴尬又危险。

两位娘娘斗得风生水起,蔡伦一看觉得机会来了,于是他就主动向窦皇后请缨,说要帮她除掉宋贵人这个心头大患。

在窦皇后授意下,蔡伦就开始实施他的“奸佞计划”,他四处搜集关于宋贵人的不利证据,但宋贵人也不是吃素的,行事特别谨慎,根本找不到什么把柄。

蔡伦一看此路不通,于是就另想办法,开始编造谣言说宋贵人图谋不轨,想要篡夺皇后之位,窦皇后自然是深信不疑的,心里那个气啊,立马就开始对宋贵人展开了疯狂的打压。

立下大功的蔡伦自然从中尝到了不小的甜头,于是他就开始不满足于仅仅是陷害宋贵人一个妃子,还把矛头指向了其他妃子。

他利用自己在窦皇后心里的地位,常常在窦皇后面前编排其他妃子的坏话,造谣她们如何不敬皇后、如何图谋不轨,窦皇后一听自然生气,于是就对这些妃子进行打压和排挤。

因此在蔡伦的搅和之下,后宫变得污浊不堪,而他就在其中浑水摸鱼为自己牟取利益和地位,但蔡伦的权谋可不限于后宫,他还把手伸向了朝廷。

他勾结众多外戚集团共同操纵朝政,不仅大肆排斥异己,还打压忠良,这些奸佞的行为给东汉朝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使朝廷在他们的祸乱之下动荡不安。

二、蔡伦与邓太后的“蜜月期”

蔡伦能在宫廷和朝廷中搞这么多小动作,就是因为他背后是有靠山的,一开始是窦皇后,后来蔡伦又得到了汉和帝的信任,再之后给他撑腰的就是被称为“皇后之冠”的和熹皇后邓绥。

汉和帝驾崩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由邓太后掌权的,她任用了大量邓氏的子弟和亲朋,形成了又一个“邓氏外戚”集团势力,一时风光无限。

蔡伦头脑灵活,他一看机会又来了,于是赶紧开始讨好邓氏集团的人,尤其是为了讨好邓太后付出了不少,比如造纸术就是他为了邓太后改良的。

当时邓太后苦恼于记录文字的介质价贵,因此天下读得起书人数量始终不多,于是蔡伦为了讨好邓太后,就在研究了当时已有的造纸技术后加以改进,研究出了更适合书写的纸张。

这新纸不仅质量大大提升,而且价格也不贵,就连邓太后自己也非常喜欢用,于是蔡伦因此得到了邓太后的赏识,还被封为了“龙亭侯”,因此他造的纸又被叫做“蔡侯纸”。

邓太后可是对蔡伦相当器重,不仅让他担任重要的官职,还给了他不少特权,蔡伦也投桃报李,为邓太后出了不少主意,帮她在朝廷的反对声中稳固了地位。

那段时间的蔡伦可真是春风得意,在朝廷里简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尤其是在宫廷里的地位简直无人能敌。

不过蔡伦对自己的出敬业心知肚明,他知道自己这种靠权谋上位的人,一旦失去了靠山就完了,所以他一边跟邓氏势力亲亲热热,一边也在观察形势,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

可惜邓太后掌权了20年就去世了,汉安帝亲政之后更是狠狠清洗了一遍邓氏外戚势力,因此蔡伦失去了靠山和保护伞,在朝廷中的地位岌岌可危。

其他势力一看邓太后不在了,都开始蠢蠢欲动想要打压蔡伦,他知道自己必须想个办法来应对这个危机,然而即使他四处活动,也没人愿意在这个时候冒着风险站出来为蔡伦说话。

三、蔡伦的末路

就在蔡伦四处寻找靠山的时候,暗处也有无数人在给他穿小鞋,恰好这时候有大臣劝谏不宜对有功的邓氏外戚过于苛待,于是汉安帝的视线就从邓氏外戚的身上转到了皇宫里。

于是蔡伦这个曾经邓太后的心腹宦官就成为了汉安帝的下一个目标,他一直看不上宦官专权,而蔡伦又是宦官集团的老大,自然被揪出来当典型了。

但蔡伦不管怎么说也是被封过侯的,身份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宦官,因此即使汉安帝是皇帝也不能毫无缘由地就杀了蔡伦这个地位不一般的宦官。

幸好蔡伦这些年办事也不是完事周全,于是为了打击蔡伦,汉安帝就旧事重提,以祖母宋贵人被陷害的旧案来施加压力。

蔡伦也明白汉安帝的真正意图是打击邓氏势力,自己不过是个替罪羊,但他听到皇上竟然开始追究这件事,还是瞬间慌了。

因为当年他毕竟是第一次参加那么阴狠的宫斗,因此手段不够完善,汉安帝会说出他的罪行就说明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证据,蔡伦知道自己这次真的逃不掉了。

不过汉安帝也没有脏了自己的手,而是下令让蔡伦去廷尉认罪自首,蔡伦不是没想过逃跑,但他知道自己一旦逃跑,那罪名更重,甚至连家人也跟着受牵连。

于是他为了保全家族,最终还是绝望地选择了服毒自尽,这样不仅能保护家人,还能免得今后继续被汉安帝和反对邓氏的大臣们进一步利用。

蔡伦的死无疑给朝廷带来了巨大的震撼,毕竟他已经名满天下了,而汉安帝才亲政不久,就接连处理了一众邓氏外戚和邓太后的亲信,展现出了极强的野心。

大臣们由此知道汉安帝虽然被压制了这么多年,但也不是没有手段的,因此那些手上多少有些不干不净的大臣们纷纷老实了下来,汉安帝这招“杀鸡儆猴”可谓是效果拔群。

结语

蔡伦的一生深深卷入了宫廷权谋和斗争之中,虽然他的造纸术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贡献,但也不得不说他的罪名和下场都是自作自受。

但他的死也让人们看到了宫廷斗争的残酷和无情,提醒我们不要轻易被风险巨大的利益诱惑,要保持清醒和理智才能笑到最后。

0 阅读: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