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传说,话说秦献公时期,周王室的一个叫做太史儋的大臣给秦献公讲了一则预言:“周故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岁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出。”
这句话就是说周天下原本和秦国是一家,不过后来分开了,但是分开五百年之后又重新合为一个,只不过17年后就出了个灭亡秦国的霸王。
这么短短一句话只有22个字,但却概括了秦国从立国到亡国这之间500多年的发展轨迹,实在是神奇,那秦国的兴亡真的和这句预言中一样么?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秦国的祖先并不是当时“夷夏之别”中的华夏人,而是西戎人,因此这也导致了后来很长一段时间秦人都被视为蛮夷。
但实际上早在商朝的时候,秦国祖先就已经与华夏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他们的先祖飞廉和恶来就是商朝名将,对商朝那是相当效忠。

不仅如此,后来周朝建立之后,他们的后代改为臣服于周王室,并且恶来的五世孙秦非子还因为养出来的马匹都质量很好,对商朝征战有功,因此得到了周天子的封赏。
于是从秦非子开始,“秦国”这个国家就初步建立了起来,而秦非子就是秦国第一任国君,这一年大致是公元前905年。

不过要说明的是,这时候的秦国并不是后来受到了周王室分封的诸侯国,而只是一个位于西戎的附庸国,实际上地位并不是很高。
但是又过了一百多年之后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让秦国正式成为了周王室分封的一个诸侯国,那就是大家熟知的“烽火戏诸侯”。

为了讨爱妾褒姒开心,周幽王竟然废黜了原本的太子姬宜臼,转而将褒姒的儿子姬伯服立为了太子,这无疑是动摇国本的行为,因此诸侯都非常不满。
但这至少是可以容忍的,直到后来周幽王为了让褒姒一笑竟然点燃烽火戏耍各路诸侯,这才真正让诸侯们忍无可忍。

所以后来犬戎人攻破了镐京的时候,诸侯们并没有驰援,而是任由周幽王被敌人杀死,转而将原本的太子姬宜臼拥立为了新的周天子,他就是周平王。
然而当时国都已经沦陷,周平王只能选择迁都到洛邑,这就标志着延续数百年的东周正式开始了,而帮助周平王迁都的正是当时秦国的国君秦襄公。

一个附庸国的国君能这么忠诚护驾,周平王还是非常感激的,因此也没让秦国白忙活一趟,正式将秦国封为了诸侯国,这一年是公元前770年,这才是秦国真正的开端。
但封侯也是有条件的,诸侯国有自己的封地,而周平王赐予秦襄公的封地正是受到犬戎侵袭的地方,也就是说秦国的封地要秦襄公自己打败犬戎抢回来。

可以看出来周平王的算盘打得那是啪啪响,要是秦国打赢了犬戎,那算是为他解了燃眉之急,要是秦国打不赢,那对他来说也没什么损失。
但是秦人倒也没有畏惧退缩,于是在秦国上下一心的攻势下,历经了几代国君的努力还真打跑了犬戎人收复了国土,并且还有所扩张,至此,秦国正式立身。

这时候的秦国无疑是西方最强的一个诸侯国,但实际上和中原其他老牌诸侯国比起来,秦国的实力还是很不够看的。
毕竟秦国位于西戎蛮荒之地,民风彪悍,这就是为什么秦国被其他诸侯国视为蛮夷,其实并不完全是出于“夷夏之别”的歧视,而是他们发展确实落后。

此前秦国忙着打外敌,没空发展还情有可原,现在外部威胁平定了,国内正是百废待兴的状态,这再不好好发展起来就连秦国自己人也看不下去了。
于是此时在位的秦穆公就毅然确立了振兴秦国的志向,但要如何振兴呢?有赖于另一件事的发生,秦国再次迎来了发展机遇,这件事就是“秦晋之好”。

当时秦穆公为了与中原强国晋国交好,于是就娶了晋献公的女儿穆姬为妻,但这场联姻最重要的不是穆姬的身份带来的帮助,而是一个不起眼的陪嫁奴隶——百里奚。
听说了百里奚是个人才,于是秦穆公不惜花费五张黑羊皮将百里奚赎了出来,这就是“百里奚举于市”的故事。

百里奚虽然身份低贱,但确实是个被埋没的人才,秦穆公在他的辅佐下一边在国内鼓励生产发展,一边在国外“东和西进”巩固实力。
于是秦国的实力在短短几十年间就肉眼可见地飞速强大起来,甚至超过了那些老牌的中原诸侯国,让人不敢再轻视秦国,秦穆公也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

但可惜的是,秦国的强盛就像流星一样转瞬即逝,秦国在秦穆公去世之后开始内乱,国力也变得一蹶不振,就这样一直持续到了春秋结束、战国开始。
如果说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是外交为主、战争为辅,那到了战国时期,战争的效果和规模就越来越扩展了,诸侯之间可以说是撕破脸要打个你死我活。

因此在这种环境中,一直吃秦穆公时期老本的秦国就显得处境万分危急了,而前文说到的那则预言恰好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更让秦献公感觉火烧眉毛。
于是从他这时候开始,秦国就开始积极进行改变,秦献公虽然不在后来的“六世之余烈”中,但是他的努力却成功将秦国拉回了正轨上。

有了秦献公的铺垫,他的儿子秦孝公在继承王位之后才能正式开始强国,担负起这个重任的正是名垂青史的改革家——商鞅。
秦孝公对商鞅可以说比秦穆公那时候支持百里奚变革还要信任,简直可以说是商鞅说什么就是什么,即使公卿大臣反对声巨大,但仍旧一力扛了下来。

因此经过了商鞅这一场改革之后,改为军功授爵制的秦国的军事实力简直可以说是提升到了另一个层次,就算其他国家也不弱,但秦国显然更强。
这也让后来秦昭襄王时期的杀神白起为秦国统一六国扫清了很多障碍,并且他在位期间秦国还彻底灭亡了周朝,这一年是公元前256年,距离秦国建国刚好过去了500多年,周、秦合二为一。

但要说秦国真正的巅峰还是之后秦始皇统一六国,让天下彻底改为“秦朝”,并且开创了此后延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那则预言中的“霸王”,结合时代,说到霸王大家想到的肯定是有着“西楚霸王”的项羽,项羽出生于公元前正好出生于公元232年,也就是周朝彻底灭亡后的17年。

但是要说的是,这里说的“周朝彻底灭亡”指的并不是公元前256年,而是公元前249年吕不韦攻灭了苟延残喘的东周公国,这到项羽出生正好17年。
因此到此为止,这则预言中的每一个字都应验了,秦始皇虽然建立了大一统的秦朝,但是秦朝仅仅存在了十几年就天下大乱。

由于秦朝的暴政激发了此起彼伏的反秦起义,而在这些推翻秦朝的起义军中,最终还是只剩下了项羽的楚军和刘邦的汉军两军交锋,并且真正灭亡了秦朝的不是刘邦而是项羽。
就这样,存在了500多年的秦国虽然有过兴衰更替,但是最终还是难以避免尘归尘土归土,成为了历史的遗迹。

不得不说这则预言实在是神奇,司马迁身为史官虽然对历史有自己的见解,但事关史实他还是不会随便瞎编的,难道真的是太史儋成功预言了秦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