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04b2c8ec1e4c896bc769b2de25921f5.gif)
公元前221年,战国时期的最后一个诸侯国齐国也在秦军的进攻之下迎来了灭亡,至此,秦始皇历时十年终于实现了大一统。
十年打六个国家,平均到每一个国家上差不多就是一年多的时间,可以说是非常迅速了,但是毕竟不可能这么平均的,因为有些国家很容易就灭亡了,但是有些国家相当难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a1a8b05593f0ca3bfd96ffcda2baf37.png)
在这六国之中,攻灭花费的时间最长的虽然不是楚国,但是不得不承认楚国却是最难啃的一个,让秦始皇在灭六国期间跌了第一个跟头。
楚国为什么这么难啃?秦国最终又是如何打败了楚国的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1d82363b9a6260c5e468932e01a2ccf.png)
在接连吞并了韩、赵、魏三国后,秦国接下来就将目光投向了面积最大的楚国,然而这个历史悠久、地域辽阔的大国却成了秦国统一六国路上的一块绊脚石。
其实秦国和楚国之间的关系还是挺好的,毕竟秦国一直以来都常常和楚国进行联姻,因此楚系是秦国国内很强的一股势力,他们自然是不愿意灭亡楚国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75ca12b41092fc5d3ca165327435201.png)
但秦始皇才不会去管他们那些小心思,毕竟他的最终目标就是一统天下,那楚国不可能因为他们就成为例外,何况楚国在他眼中简直香喷喷的大肥肉。
不过经历了前面三场灭国之战之后,秦国的军队也有些疲乏了,再加上前面顺顺利利赢了三次,秦始皇也有些飘飘然了,于是就想用更轻易的方式灭了楚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c46ea4e15e1b85ee2bb0a532a35dd12.png)
于是他就召来了两位大将,想听听他们谈谈攻灭楚国的想法,其中一个是年轻有为的李信,另一个则是经验丰富的老将王翦。
李信比较年轻气盛,他自信满满地认为楚国虽然面积大,但实力却没那么强,20万大军灭国足矣;但经验丰富的老将王翦却非常谨慎,他认为楚国只是看起来实力不济,但实际上相当不好对付,得要60万大军才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8f24f73a0ea386b75ec5d829ba988c9.png)
这话一说出来秦始皇就笑了,他心想就算楚国难打也没到这个程度吧?之前花了三年打赵国都没用60万大军,一个积贫积弱的楚国哪值得这么大张旗鼓?
但是王翦毕竟是战功赫赫的老将了,秦始皇也不愿意拂了他的面子,于是就笑着说:“老将军怕是年纪大了,这次还是李将军这个年轻人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a8042db574e92dbf8d4bef3cbd590ec.png)
于是攻楚的人选就这么定了下来,由李信为主将,蒙恬为副将,带领20万大军趁着楚国自己搞内讧的时机进攻,准备一举拿下这个行将就木的国家。
一开始进展确实很顺利,秦军接连攻下了平舆、田城等地,然而他们随后就遇上改了楚国大将项燕,这位老将也不是吃素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43b6507b91409851935dc3df35f7e47.png)
项燕正是项羽的祖父,项羽那么勇猛就是因为有着家传武艺,这就看出来项燕绝对不是吃素的,果不其然,秦军在他身上栽了个大跟头。
得知秦军将领是两个年轻气盛的小辈后,项燕一眼就看穿了他们绝对经不起激,于是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让一部分军队与秦军纠缠,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在后面埋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44f8df001ff0f43d6782a9a9e03200e.png)
李信和蒙恬俩人果不其然上当了,被楚军一路牵着鼻子往西进攻,结果项燕的伏兵突然杀了出来,把秦军打了个措手不及,最终只能损失惨重地大败而归。
秦始皇收到战报之后简直气死了,他当时为了给李信助阵还说王老将军不如年轻人了,结果李信竟然这么不争气,转头就啪啪打他的脸,于是秦始皇一怒之下撤了李信的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e88b5445c83e1de1786e75606a05bcf.png)
但楚国不能不灭,于是秦始皇就想让王翦帮忙收拾烂摊子,下旨让王翦作为将领带兵出征,结果人家王老将军也挺有个性,你说我老,那我就退休让贤呗!
当时王翦甚至都已经回老家了,他不愿意回来秦始皇能有什么办法?于是秦始皇只能抛下脸面,亲自跑去王翦老家,好言好语地请求老将军出山攻打楚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18b25fd336ded8fc39f3c69bde86a32.png)
王翦当官这么多年深知上赶着不是买卖,于是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让他出山可以,但还是之前的要求,必须要60万大军才能出兵,不然不干!
秦始皇就只有调整一个能指望的老将了,还能怎么办,只能顺着王老将军,将60万兵马交给了他,眼巴巴地目送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aa78cf46edfe92337b264db12e69d0e.png)
比起冒进的李信,王翦就稳健多了,他带兵到达之后并没有急着进攻,而是先稳住了阵脚观察敌情。
他发现楚军因为长期求战不得,军心有些散,士气也不高,于是他决定采取消耗战的策略,让秦军固守营垒不跟楚军正面决战,这样一来,楚军就失去了进攻的目标,士气更加低落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c98c3298a9e27f0117801d6d95792f3.png)
王翦可是一点都不着急,秦国粮草充足,他就稳稳当当地让秦军养精蓄锐,期间就算楚军派人骂到面前了都依旧不动如山,搞得对面将领项燕也急了。
他心想王翦是不是在等秦国援军或者有什么阴谋,然而怎么等都没动静,更想不到什么好办法来打破僵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bc281e1734f1a9e13ddfd7cff1510df.png)
就这样,楚军焦虑得士气越来越低,而秦军这边王翦安抚得当,大家白吃军粮不打仗高兴还来不及呢,反而越来越有精神了,他们都摩拳擦掌地等着将军一声令下的那一天。
终于,王翦觉得时机成熟了,这一天他让士兵们吃饱喝足,然后选取了两万精兵作为先锋,突然向楚军发起猛烈进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ec2eb52b03ac25fd20a8206a15b25ab.png)
这两万精兵可都是王翦精挑细选出来的最强勇士,他们个个都如狼似虎、战斗力强悍,楚军在他们眼中就是一个个白嫩嫩的军功,恨不得直接咬上去。
一看秦军突然发起进攻,楚军顿时慌了神,他们根本都没做好应战的准备,更没想到秦军的战斗力会这么强,只能仓促应战,结果被秦军打得大败而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f214734ca192ee20c407b8bdda42419.png)
项燕看大势已去,只好率领残兵败将向东撤退,但王翦哪里会放过他?他率领大军一路追击,最终攻破了楚国的都城寿春,俘虏了楚王负刍,杀了楚将项燕。
就这样,历时一年多的灭楚之战终于以秦国大获全胜落下的帷幕,事实证明王翦老将出马还是一个顶俩,毕竟人家打了一辈子仗,经验太丰富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6ee9401670eb33947521d47ace6de22.png)
很多人都觉得这么一看,楚国其实还挺好搞定的嘛,李信就是吃了自大的亏,要是他也带上60万大军不一定不能碾压过去。
然而实际上真正让秦国获胜的原因并不是人数,而是“彼竭我盈,故克之”这一战术,王翦要60万主要是为了保险,他打仗的风格也是擅于大规模作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a2b39c3236b17ed8e6716146319d40d.png)
那么为什么楚国这么个自己还搞内讧的国家,秦国啃下来费这么大劲呢?
首先一个原因就是楚国地盘大,这就导致了秦国想攻进去可不容易,得绕好多弯,还得防着他们偷袭,更何况他们人多势众,资源也丰富,要是秦国打消耗战也是没在怕的,还真不好对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855fee9bccd9e7a86b5e2bd1f0754d5.png)
再来说说楚国的军队,虽然楚国贵族不是一条心,但是楚军士兵却个个勇猛,打起仗来不要命,而秦国虽然兵强马壮,但跟楚国这么拼,也是挺吃力的。
更何况楚军士兵知道自己这次没有战败的余地,因为这次要是战败那就不是丢一两个城池的问题了,而是亡国,这就让他们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园激发了最大的潜力,寸步不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7f94dba1c09c11cc2e6af67ee7158e8.png)
所以说“地大物博”在战略上是有非常大的优势的,首先就是有利于作战,其次就是能带来足够的战略纵深。
你看楚王不就是边输边跑,最后实在没地方躲了才被灭国,要是楚国像韩国那样就一点点大,那照样轻而易举就被捏死了。
最难啃的是赵国好吧,最艰难的一战也是长平之战
秦是中央集权制,而楚国还是分封制,国君下面是一堆诸侯,然后再下面是小诸侯。连军队都是各诸侯一起凑出来的,整个国家没可能如秦国一样整合国力去干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