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杀文种之前,范蠡是如何看出来他“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的

陌闻上下五千年 2025-01-24 18:28:46

前言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很多人从小都觉得勾践是个坚韧不拔、很有忍耐力和大智慧的人,能够反败为胜、兴越灭吴,肯定是一代明君。

然而身为亲身参与了吴越争霸的人,越国大夫范蠡却早就在史书中告诉了我们勾践是个什么样的人——“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不得不说这个评价简直和人们认识的勾践大相径庭,然而实际上范蠡的评价是正确的,因为在此之后,勾践就杀了帮助自己赢得吴越争霸的功臣文种。

就连范蠡也是因为提前看出来了勾践的为人,早早离开了,因此躲过一劫,但是范蠡是如何看出来勾践这个个性的呢?其实看勾践点点滴滴的行为就知道了。

一、辅佐勾践赢得争霸

范蠡原本是个楚国人,但是出身贫寒的范蠡可以说在楚国基本上是没有机会的,不过幸好他有着一身不凡的才学,并且结识了同样对楚国不满的好友文种。

两人简直一见如故,于是一起背井离乡来到了越国,想要在这里找到实现抱负的机会,不过他们这个决定也不是随便做的。

因为范蠡看中的就是越国这个蛮夷之国非常缺少人才,还正处于和吴国之间的战争之中,可以说是求贤若渴,那么他们就有了机会。

果不其然,范蠡和文种来到越国之后,他们的才能得到了越王勾践的重视,并且给予他们的待遇也相当隆重,将他们任命为大夫,希望他们能够佐自己赢得这场吴越争霸。

勾践的诚意让范蠡和文种都是相当满意的,因此他们不断为勾践出谋划策,越国的实力在他们的辅佐之下肉眼可见地飞速增长。

原本越国因为地处偏僻发展落后,实力明显弱于吴国,然而他们却帮助越国实力迅速追上了吴国,没过几年,越国就在槜李之战中大败吴国,甚至让吴王阖闾也受伤身亡。

越国实力瞬间反超了吴国,让勾践有些飘飘然了,然而他没有料到的是,吴王阖闾的儿子夫差继承了吴王之位并发誓要为父报仇,因此在养精蓄锐了几年之后做好了再次迎战越国的准备。

这时勾践也是有些骄傲自满了,他以为赢了吴国一次之后就能轻而易举赢第二次,就算范蠡和文种怎么劝都不同,结果在夫椒之战中一败涂地。

这次战败甚至让越国一度面临亡国,幸好有文种代替越国前去和吴王夫差求情,而吴王夫差也是个容易骄傲自满的,竟然真的同意了饶过越国一命。

不过代价就是勾践身为越王必须要去吴国俯首称臣一段时间,于是勾践就带着更擅长外交的范蠡前往吴国,而善于内政的文种则是被留在了越国守家。

此后勾践就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卧薪尝胆”,在范蠡和文种的辅佐治下大力恢复越国的生产和军事力量,一切都是为向吴国复仇而准备的,而在此期间范蠡和文种更是勾践离不开的重臣。

在恢复了数年之后,越国趁着夫差北上诸侯会盟的时候偷了吴国的家,让夫差来不及进行反击就失败了,并且选择了自杀殉国。

至此,吴越争霸以越国获胜结尾,但是越国的故事还在继续,战胜吴国之后,勾践简直就像变了一个人,从前他对范蠡文种两位先生是毕恭毕敬的。

然而获胜之后,他竟然对这两个大功臣起了杀心,幸好范蠡及时发现先跑路了,但是文种就就没那么幸运了,他最终还是“鸟尽弓藏”被勾践赐剑自杀。

二、范蠡对勾践的观察

其实范蠡在跑路之前是劝过文种让他和自己一起跑的,著名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其实不是出自韩信被杀,而是出自范蠡劝说文种。

他对文种说:“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然而文种这么聪明的人却不知道为什么并没有听范蠡的劝告,执意留了下来,结果最后迎来的就是那样一个悲惨结局。

那范蠡是怎么看出来勾践这人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英明的呢?其实也是受益于当时和勾践入吴的是他,因此他就比文种多了很多时间去观察勾践。

不过其实早在在第一次槜李之战的时候,范蠡就发现了勾践是一个非常残忍的人,春秋时期战争伤亡率其实不高,毕竟主要打的就是一个勾心斗角。

然而勾践为了赢得和吴国的战争,竟然想出了一个极其残忍的的方式——他让越国士兵在两军交战之前集体自杀!

那场面直接让对面的吴国军队看傻了,毕竟就算见过自杀式袭击的,但是也没见过这样直接自杀的啊,因此吴国军队都不知道越国这是个什么战术,一时之间愣在原地,错过了最好的进攻时机。

不得不说这个战术显然是非常有效的,但是也过于残忍了,但是勾践的残忍之处还不止于此,他对自己的家人也照样狠的下心。

《国语·越语》中记载,当时越国战败之后,勾践在前往吴国之前竟然准备好了自己的数个儿女,准备将他们作为奴仆献给吴王夫差!

这实在是有些反常识了,俗话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一般父母面对亡国之灾的时候,总是想要尽可能保护住孩子,让他们这些家族希望能够活下去好好生活的。

然而勾践却反而把自己的子女当做物件一样送去吴国作为战败的赎罪,这实在是令人感到有些匪夷所思。

不仅如此,勾践对自己也特别狠,他在图谋复仇期间“食不重味,衣不重彩”都是最轻的了,“卧薪尝胆”也不是最狠的,最狠的是他竟然为了讨好夫差不惜吃他的粪便!

《吴越春秋》中就记载了这么个故事,说当时夫差其实已经打算赦免勾践他们了,但是因为生病一拖再拖,于是勾践竟然主动请求为夫差尝粪。

虽然最终确实因此感动了夫差,让他们即使回到了越国,但是不得不说这实在是太拼了,简直就是彻底抛弃了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在观察下来了勾践这些行为之后,范蠡就意识到了勾践远不止狠心,说白了他就是无情,任何人和事务都是他的工具,甚至他自己也是工具,为了自己的利益是可以不择手段的。

三、范蠡的结局

范蠡知道,自己和文种对于勾践来说只是工具,只有在越国危难的时候,勾践才会尊敬他们,一旦越国脱离了险境,那勾践立马就会将矛头转向他俩。

毕竟他们在越国称霸期间的贡献和功劳实在是太大了,说他们功高盖主都不为过,这对于勾践这种自我中心的人是不能容忍的,必然会将他们过河拆桥。

尤其是在见到了勾践毫不留情就杀了从吴国投降而来,并帮助他们灭亡了吴国的太宰嚭之后,范蠡就更加认定自己的未来也会和他是一样的了,因此选择了急流勇退。

事实证明他是正确的,在他离开之后没过多久,文种就被勾践毫不留情地赐死了,但他这个离开的人反而被勾践尊敬得礼貌祭祀,尽显“尊重”。

不过这些都和范蠡没什么关系了,他离开越国之后泛舟五湖、遍行天下,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成了富豪,甚至觉得不够刺激,于是又两次散尽家财白手起家,但最终总能成为巨富。

因此后人为了纪念范蠡的智慧和经商能力,就将他尊为了财神,现在谁说起范蠡不尊称一声“陶朱公”呢!

结语

所以说,范蠡才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他慧眼识人、急流勇退,这样才能够在任何处境之中都能够保全自身,还能做出一番事业。

1 阅读:112
评论列表
  • 2025-02-05 21:04

    傻子也知道:你领导的懦弱、丑态都被你看到了,你不想着跑路,还整天在他面前出现,那不是找死吗??!!

  • 2025-01-24 21:56

    文种?[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是文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