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免死金牌保护了家族一千年,吴越钱氏兴盛至今,国士名人辈出

陌闻上下五千年 2025-01-28 18:32:34

前言

相信大家都知道《百家姓》第一句是“赵钱孙李”,其中第一个是“赵”就是因为《百家姓》成书于北宋,为了彰显皇室的尊贵,于是排在首位。

那么为什么“钱”这个并不算大的姓氏能紧随其后排在第二位呢?这就要说到促成了宋朝建国的一个家族——吴越钱氏了。

吴越钱氏其实在唐朝末年就已经是世家大族了,然而经过了宋元时期的世家衰微期,吴越钱氏竟然能够一直延续了一千一百多年,一直到现在仍旧是名门,这就相当不简单了。

至于背后的原因,其实要从一块唐昭宗赐予钱氏的“丹书铁券”说起,正是这块免死金牌保护了钱家这么长时间!

一、受赐“丹书铁券”

唐朝的名门望族非常多,著名的“五姓七望”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家族都是已经经历过了数百年积淀的,然而吴越钱氏却是一个唐朝末年才兴起的家族。

要说吴越钱氏,那必然就要从第一代创始人钱鏐说起了,钱鏐的出身其实非常一般,甚至可以说是贫寒了,然而谁也想不到这个打小就不起眼的农家小子今后竟然能成为雄踞一方的诸侯。

钱鏐出生于唐朝末年,那时候藩镇割据的现象极其严重,皇帝虽然名义上仍旧是天下的老大,但是已经没人在乎这个连实权都没有的“老大”了。

在这种环境下,学文基本上是没什么出路的,因为指望皇帝重建国威几乎是不可能的,况且钱家也没有那个财力去供他读书,于是钱鏐自然就走上了从军路。

不得不说,这条路虽然苦,但却非常适合钱鏐,毕竟他自幼习武,不仅足智多谋,还有一手好箭法,因此参军之后在军队中简直就是如鱼得水。

当时钱鏐得到了董昌的赏识,跟着他一路征战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钱鏐没想到的是,董昌的志向从来都不止是当一个小小节度使,而是想要称帝。

别看钱鏐没读过什么书,但是他对时局的掌控那是相当精准,他其实倒也不是反对称帝,而是觉得当时的情况不适合董昌急着称帝。

就像曹操一样,在东汉末年那个环境中,虽然汉献帝存在和不存在没什么区别,但他说到底是正儿八经的皇帝,那曹操称帝就不合适,董昌的情况同理。

因此钱鏐就劝董昌暂且当着节度使,然而董昌不听,他可不愿放着这么一个大好时机不管,于是毅然称帝建国,因此钱鏐就开始起兵征讨他,最终镇压了董昌的叛乱。

对于当时四面楚歌的唐昭宗来说,钱鏐这样忠肝义胆的臣子实在是太难得了,于是他深受感动,赐予了钱镠一块“丹书铁券”,保他钱氏一族永享富贵。

然而唐朝终究是苟延残喘撑不了多久了,随着唐朝灭亡、五代十国开启,钱鏐作为割据江浙地区的大军阀,先后被诸多政权封为越王、吴王、吴越王。

后梁时期,他更是直接被封为了吴越国王,钱镠成了一国之君也是个明君,在五代十国那个遍地昏君暴君的环境中,将吴越地区治理得相当好,造就了江浙地区的繁华。

二、丹书铁券的流传

随着时间流逝,政权林立的五代十国终于在宋太祖赵匡胤的南征北战中逐渐迎来了终结,而偏安一隅的吴越国也成为了宋朝实现统一的路上的一块绊脚石,终究是要被挖出来的。

于是当时身为吴越国王的钱镠之孙钱弘俶经过审时度势,认为与其被打到灭国全家陪葬,还不如识趣点主动投降,于是亲自前往汴梁“纳土归宋”。

于是吴越国就这样从历史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吴越钱氏”家族开始兴盛,毕竟钱家还有这份难得的“免死金牌”伴身呢。

有人就好奇,这免死金牌不是前朝皇帝颁发的么?难道前朝的剑还能斩了当朝的官不成?事实上是可以的,因为这丹书铁券到了宋朝之后,意义就变了。

虽然它是钱家的私有物,但它对于这个宋朝政权来说,却是正统性的证明,夸张点来说,宋朝皇帝简直就是眼巴巴等着钱家有人犯罪了,然后拿出这丹书铁券请求抵罪呢。

那样的话,他们只要简单顺坡下驴点个头同意免罪就完了,但是只要用了这么一次,就意味着我们大宋是承认前朝皇权的,毕竟我们是正统延续过来的。

可惜宋朝皇帝的这个愿望没能实现,毕竟钱家的身份尴尬,他们的处境和后周皇室后人柴家是差不多的,政治身份十分敏感,非常被忌惮。

因此他们夹着尾巴做人还来不及呢,巴不得宋朝皇帝忘了他们的身份,哪敢嚣张地用免死金牌去提醒皇帝自己的存在是一个风险呢?

然而宋朝皇帝没能实现的愿望,却让明朝皇帝实现了,明太祖洪武年间,钱家一个叫钱用勤的后人因为当官时犯了罪,被判处抄家入籍。

他的家人想起来了这个从唐朝传下来的丹书铁券,于是钱用勤的儿子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带着它去求见朱元璋,想为父亲抵罪。

其实钱家人心里也是很忐忑的,毕竟谁说得准皇上认不认这三百多年前的东西呢?然而他们没想到,这对朱元璋来说简直求之不得。

因为明朝之前毕竟经历了一个外族统治的元朝,因此比宋朝更急需明正自己的承袭自汉民族的正统性,那你说这唐朝的丹书铁券不就相当于雪中送炭了么,于是朱元璋大手一挥就给钱家免罪了。

三、吴越钱氏后代名人辈出

自从明代嘉靖年间,钱氏族人为了在倭寇的侵略中保护这快免死金牌而将它藏起来之后,它此后的命运变得曲折起来了。

比如清朝乾隆年间,金牌辗转被钱氏族人带到了一个叫岭外钱的村子里收藏,他们为了保护这个传家宝甚至专门建了一个小楼去严防死守。

然而可惜的是这块丹书铁券躲过了太平天国的叛乱,但是却没躲过封建迷信的荼毒,很多迷信的妇人认为免死金牌上的金字能治病,因此挖了上面的很多字,让这传家宝收到了很大破坏。

后来到了光绪年间,它甚至被偷了,幸亏钱氏族人合力出钱将它赎了回来,从此公家谨慎地保管。

随后又经历了抗战时期,这块丹书铁券一直被好好藏了起来保管,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钱氏族人将这传家宝上交给了国家,从此它就晋升为了国宝。

这块“免死金牌”的故事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传家宝对吴越钱氏族人的教育意义其实远远超过了它的文物价值。

吴越钱氏之所以能传承千年,靠的就是这块金牌代表的忠义、仁爱、智慧与勇气等精神,这些品质正是钱氏家族的立身之基,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子孙后代。

到了近现代,钱氏家族更是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才,像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这些科学家都是吴越钱氏出身,他们不仅为国家富强贡献了一份力量,更让人们见识到了钱氏家族的传承精神。

结语

钱氏家族和免死金牌的故事就像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其实“免死金牌”本身只是一个铁块,它能有多少价值?真正意义重大的是他身上承载的历史,和蕴含的忠义精神与家国情怀,于国于家,这都是最宝贵的财富!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