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小镇做题家,我们还能给孩子什么?

绮晴评社会趣事 2024-11-05 09:54:32

《县中的孩子》是一本聚焦我国当前“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书。作者林小英,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教育质性研究中心主任。

她写这本书的初衷来源于2012年对富士康在南方两个厂区的调研。这两个厂区的工人基本上都是县中的孩子,在这次采访中,她访谈了120多个工人。

当他们被问到来富士康之前在学校里过得怎么样时?他们的回答出奇得一致,那就是不被期待。

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林小英,也让她下定决心来研究县域教育这件事情。她历时3年,深入6个省份,7个县城,25所不同层级学校,经过大量实地调研,最终写出了这本让人震撼的《县中的孩子》。

这本书上市以后加印4次,入选各种月度榜单、年度榜单20余次,成为社科类图书板块现象级作品。

当代作家马伯庸曾感叹,“要读懂中国,就一定要去了解县级生态,这是行政中国的神经末梢。”中国50%以上的学生在全国2000多个县接受教育,他们是实实在在的中国教育的底色和神经末梢。

林小英的调研,既涉及到教育资源的分配,还有文教部门、教育局面临的师资现状、欠发达省份重视教育的中学、也有大名鼎鼎的超级中学、衡水中学、教师的教案、学生的课桌,有执政者对教育理念的理解,更有夹缝中执着于基础教育的校长......

正如作者所感叹,“考出一个清北学生,掩盖了县城中学的多少瑕疵!”

作为一名曾经的小镇做题家,对很多方面感同身受。我也是一名县中的孩子,只是相比较于真正意义上的县中,我处于县中这根中国教育神经末梢中的末梢。

小学时,我是一名乡村的孩子。那时,校长既是学校的校长,同时也是我们村的村民,她就生活在村里。

书中实录了一堂村小关于方向的课程,课本中用了一个从北京西外环坐地铁去某地的一个实例。老师在讲解这门课程时,学生理解起来很费力。

因为课本中说的这些都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认知。地铁、外环等等这些,不用说孩子没见过,他们中很多连听都没听过。

虽说现在网终信息发达,你想了解某地的情况不用非得去实地,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很多认知类的事情并非网络教育就可以实现的。

中考之前我去得最远的地方就是我们的乡驻地;高考那年我才第一次去到了县城。这么多年过去了,虽说经济发达,情况好了很多,但是从父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上来说,其实相比较于经济的提速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书中采访了西部一些学校的校长。校长们感慨教育越来越不纯粹。作为被扶贫县,他们更多的精力被迫用在了行政事务上,比如包村扶贫,迎接各级检查等。

这些对教育抱有深厚情怀的人,他们其实更愿意也更希望自己能将大部分的精力用在教书育人上。办一所“有人、有故事、有风景的乡村名校”一直是藤关中学郁校长的愿景。

在他的愿景中,学校不仅是一个能给孩子带来希望的地方,也是一个给教师带去点什么的地方。

父母经济能力的不同、掌握教育资源的不同、对子女教育重视程度的不一样,直接影响了一个孩子的未来。越来越多的孩子选择到更有升学前途的学校去上学,甚至不惜去市里。只是县中那些剩下来的孩子又该如何抉择?

书中提到了职业教育。对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们家老大在当地的重点高中读了不到三个月,退学回家。学校高压式的管理,彼时家庭对孩子的不理解,再加上孩子本身对网络的痴迷,这三重因素最终导致孩子不愿再上学。

大半年后,孩子转入到我们当地的职业学校,原本我希望这里相对宽松的环境能让孩子继续学业。但一年多和学校及老师的接触,让我有一个很深的感悟:职业学校管理竟然是如此得差强人意。

孩子们经常连上某一门课程,或者上课十多分钟甚至整堂课竟然都没有老师来上课。

这一点实在是出乎我的想象。这几年,国家对职业教育抱以厚望,希望能实现两条腿走路。学习好并且有意愿学习的同学升入高中继续深造;考不上高中的就学一门技能,真正走职业发展的道路。

但现实与规划之间其实相差着太远的距离。

首先职业学校的技能划分是否符合当下社会的需要?孩子们学习之后,能否对自己踏入社会谋生真正有所助益?

其次职业学校的管理有待整顿提升。一个好的学校离不开一个好的带头人,更离不开一群真正有教育情怀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才是打造一个有前景的职业学校的希望所在。

最后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生的歧视。考入职业学校,就意味着自己的垃圾。如何唤醒这些孩子,给他们以希望,这不仅是学校更是家庭以及全社会的责任所在。

人一生不能只是谋生,你还得干点别的。当你不直接为谋生做的事情越多时,你的生活就越幸福。

希望更多的家庭和孩子都能早早悟透这一点,找到适合自己的未来发展之路,为自己的一生谋到真正的幸福。

0 阅读:2

绮晴评社会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