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做保洁》读后

龙龙的记事本 2025-04-20 03:34:26
读这本书是有缘由的,某天在一个读书APP的首页介绍里,看到了这个书名,然后记起之前有读书目录之类的消息推送过这本书。也许这就是缘分吧,人与书之间总有这样的遇见。 想要写读后感的时候,我联想到身边的保洁人员。说实话,我几乎每天都接触到这个群体,可从来没有深入了解过,甚至和他们的对话也完全是浮于表面的。“阿姨,打扫一下病房的卫生。”“阿姨,今天你照顾的患者怎么样?”这是我经常对保洁或者护工说的话。我的工作场景中,护工和保洁人员是一类的,他们的身份可以无缝切换。 以前很少想过保洁人员和我有什么关联,实际上现在也是,他们和我没有直接关系,我没有直系亲属做保洁。张小满的这本《我的母亲做保洁》告诉我,保洁这个群体和我的群体实际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书作者张小满是一位来自陕西某县的女性白领,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或者说是农民工。他们四处打工,供养作者和她的弟弟读书,大学毕业后在深圳落脚。超级城市和落后农村之间的反差,通过作者将笔触深入到底层保洁人员——她做保洁人员的母亲——这个群体的生活,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这是一部非虚构作品,但从内容看,其中仍然有许多传奇故事,传奇得不真实。书中描写了作者的母亲以及她所结识的其他保洁人员的故事,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让我们窥探到另一个世界。这本书深层的意义,似乎不在揭示他们的生存状态,而是要让我们明白,不论你属于哪个所谓的阶层,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在为了生存或者为了更好的生活而挣扎。 作者的母亲一生都在挣钱的道路上。这听起来很俗,文中也没有具体说赚了多少钱,但可想而知,这个群体每天从事着的工作,已经维系了他们的生存。其他人群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比如作为医生的我,也只能在我所在的这个群体,勉强维系生活罢了。 这本书还让人有个深感绝望的想法,就是不管一个人如何努力,始终很难突破自己的层面,去靠近或者融入更高一层的生活。这或许就是宿命。接受并坦然面对这一点,很多的人的心结或许可以慢慢解开。我也想到了一个问题,关于读书意义的思索。为什么人要读书?读书有什么实际意义?读书要有一个物质化的理由吗?读完之后能改变人的什么?或者说能让人多赚钱吗?不能的。 我想,读完之后能对生活中的很多现象稍加思考,有自己的观点,不随波逐流,保持思想的独立,并且在日后的生活中,坦然面对所有的不堪,活得更加快乐,而不至于给他人造成困扰,或许这就是我们读书和生活的意义之一。 这几十年来我很少看书和写书评了,写得很乱,今后还需要继续努力,要发自内心、毫无思想负担地努力生活、工作、读书。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