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春节前收到初恋寄来的土特产,他心里既温暖又愧疚

草根知青 2024-02-15 05:45:57

(本文为今日头条原创首发内容,七十二小时内请勿转载!)

北京知青孙建华大哥是我的文友,也是我的铁杆粉丝。春节前我和他聊天,他问我喜不喜欢吃陕北的红枣,要是喜欢的话,给我寄五斤过来。我问他哪来的陕北红枣,孙大哥笑了笑说:“初恋寄来的,十多斤呢。”借着这个话题,孙大哥给我讲述了他在陕北插队落户的那段生活经历,也说起了他和初恋的那段情感往事。

五十五年前,也就是1969年的1月中旬,孙建华挥泪辞别父母,和同学们一起乘坐知青专列离开了北京,开启了他到农村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知青生涯。那年孙建华刚过完十六岁生日,虚岁十七岁。

一路颠簸一路风尘,历时三天三夜,当他们满怀激情和梦想踏上陕北革命老区的黄土地时,孙建华似乎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他产生了一种穿越时空的幻觉,好像一下子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

图片来源网络

当时的陕北也太贫穷太落后了,连绵起伏的黄土丘陵几乎是寸草不见,贫瘠的黄土地上尘土飞扬,那一栋栋低矮破旧的土窑洞就是老乡们的住所,牛羊满山坡的景象跟孙建华他们插队落户的地方根本就不搭边。

孙建华他们插队落户在陕北延安地区的马家沟大队,他们八名北京知青被分派在马家沟三队,马占明队长让知青们临时住在队部大院的两孔土窑里,还安排一名婆姨帮教知青们做饭。

马家沟大队虽然紧邻黄河,可光秃秃的山坡上很难见到一只牛羊。队里的牲口棚里倒是有几只羊和三头毛驴和一头牛,一位饲养员大伯管理着队里的毛驴和牛羊,一天喂两遍饲料,并没见他赶着羊去山坡上放羊,因为光秃秃的山坡上根本就没有草。

马家沟三队队部的院子挺大,一排六孔土窑很有年代感,那里曾是马家沟村里的地主马明仁家的住所,后来成了三队的队部。最里边的那两孔土窑是牲口棚,八名北京知青住在了牲口棚旁边的两孔土窑里,四名女生住一孔土窑,四名男生住那孔宽敞的窑洞,饲养员刘大伯和男知青住在一起。最外面的两孔土窑是队里的仓库,里面堆满了粮食种子和农具,还有一些机动口粮。

年前的那段时间,天气寒冷,地里也没啥农活,马队长偶尔带领四名男知青去塬上或沟里打点烧柴,其他时间知青们自由安排时间。孙建华从小就勤快,总是没活找活干,知青们的吃水问题他一个人承包了,有时还帮饲养员刘大伯喂牲口,也帮刘大伯挑水饮牲口。很快,孙建华就跟刘大伯熟悉了,知青们嫌刘大伯身上有虱子,孙建华就挨着刘大伯睡觉。

一天吃早饭的时候,一个十五六岁的漂亮女子来到了队部大院,她站在院子里喊道:“大伯,回家吃早饭哩。”“就回,就回……”刘大伯一边答应一边关好牲口圈的简易门,拍打拍打身上的草屑和灰尘,跟在那个女子身后回家去了。

后来大家才知道,刘大伯是个光棍,他年轻时因为弟兄多,家里穷,他是老大,一直也没娶上婆姨,就打了光棍。那个叫他回家吃饭的女子是他四兄弟家的二女子,名叫刘二荣,当年十五岁。刘二荣虽然是个农村女子,也没读几天书,可她长得挺漂亮,还会唱信天游,知青们对她的第一印象特别好。

渐渐地,知青们就和刘二荣熟悉了,刘二荣每次到队部来喊她大伯回家吃饭,都会到女生居住的窑里看一下,和大家打个招呼。因为孙建华经常帮助刘大伯挑水,也帮着刘大伯喂牲口,刘二荣特别感激孙建华,她每次看到孙建华,都会笑着叫一声建华哥。

春节前后这两个月的时间里,知青们跟着那位婆姨学会了烧火炖菜,学会了发面蒸馍,也学会了熬糊糊熬菜汤,基本上算是过了生活这一关。春节过后,那位婆姨也就不帮知青们做饭了。

春耕春播生产开始以后,知青们就正常出工劳动了,马队长带领知青们学习挑粪,学习犁地耙地,学习抓粪下种,劳动这一关,是对北京知青的残酷考验,也是知青们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必修课,在农村插队落户,必须学会干各种农活。

刚参加生产劳动时,不光是女知青累得不想吃饭,孙建华他们四名男知青也是累得够呛。一名叫王玉芬的女知青半夜坐在炕上哭,哭喊着要回北京。在大家的劝说安慰下,王玉芬才渐渐平静下来。

知道知青们刚参加生产劳动不适应,每天收工后刘二荣就到队部来帮知青们烧火做饭,她还宽慰知青们说:“我刚参加生产劳动时也是累得不想吃饭,慢慢就习惯哩,人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嘛。”

有了刘二荣的帮助和开导,再看看一个十五岁的女子这样乐观,天天和社员们一起挑粪拉犁,挖地耙地,知青们都觉得自愧弗如,再也没有人叫苦叫累了。

那年秋天,队里在沟口的缓坡上为知青们修建了两孔新窑,成立了三队知青点,孙建华他们都搬到了新修建的窑洞里去居住了,就不在队部居住了。说句实话,暑夏和初秋,陕北高原上原本就炎热难耐,牲口棚里散发出来的味道实在是太难闻了,再加上蚊子肆虐,知青们可没少吃苦头。队里为知青们修建了新窑洞,知青们总算脱离了苦海。

知青们虽然不在队部住了,也不帮刘大伯挑水喂牲口了,可刘二荣只要有空闲,她就到知青们居住的地方来玩,赶上了就帮知青们烧火做饭,也帮知青们刷锅洗碗。刘二荣总帮知青们干活,大家挺过意不去的。刘二荣就笑着说:“那你们就教我识字写字嘛,我就上了一年级,也没学会几个字。”

从那之后,在田间地头歇歇的时候,孙建华就教刘二荣识字,一天至少教她学会五个字,还叫她乘法口诀。有几位不识字的女子和婆姨,也跟着刘二荣一起学识字,农村婆姨学文化的热情也很高哩。

一晃就到了1973年春天,刘二荣跟着孙建华学会了很多字,报纸上的字她基本都能认识,乘法口诀也背得滚瓜烂熟,几分几厘的账目她都会算了。为此她从心里感激孙建华,也渐渐喜欢上了孙建华,她还给孙建华纳了两双鞋垫。

经过几年的朝夕相处,孙建华跟着刘二荣学会了好几首信天游,也会说陕北方言了。每年秋天,刘二荣都会把她家的红枣送给孙建华吃,有时还偷偷给他送煮鸡蛋。正是应了“日久生情”那句老话,孙建华也渐渐爱上了开朗大方又漂亮的刘二荣。有一次在收工回家的路上,孙建华偷偷拉了刘二荣的手,还把自己那顶没舍得戴过几次的军帽送给了刘二荣。

图片来源网络

那年麦收后的一天傍晚,孙建华和刘二荣在打麦场的麦秸垛后面拉悄悄话,正好被几个碎脑娃娃看见了,村子里很快就有了闲话,说什么的都有,甚至有人捕风捉影说刘二荣怀上了。

听到这样的风言风语,最生气的还是刘二荣的父母,因为这事,刘二荣的父亲还打了她两鞋底子。当时刘二荣的姐姐刘大荣已出嫁,刘二荣的父母也着急给刘二荣寻婆家。

那天傍晚,饲养员刘大伯突然来到了知青点,他把孙建华叫到外面,问孙建华:“建华,你是咋想的嘛?你和二荣闹得风风雨雨,我们当老人的脸上也不光彩嘛。”“大伯,我和二荣是真心相爱,我会娶她的。”孙建华红着脸说道。听了孙建华的话,刘大伯没再说啥,倒背着胳膊去了牲口棚。

那年秋天县铸造厂和红卫煤矿招工,马家沟大队一共两个招工名额,二十多名知青都想去当工人,就连女生都报了名。结果,大队书记自作主张把两个招工名额给了一队,他说下次再有招工名额,就轮到二队和三队了。

刘二荣的父亲听说孙建华也报了名想起当工人,他很生气。第二天看孙建华和刘二荣走在一起,他从后面追上去,打了刘二荣两巴掌,又打了孙建华一镢把,怒吼道:“以后再敢对我家二荣胡骚情,当心我打断你的狗腿。心里明明想着要离开这去当工人,还来祸祸我家女子……”

过了不久,刘二荣就和一队的记工员马春生订婚了,孙建华很想跟刘二荣和她爸妈解释一下,可刘二荣的父亲是个倔脾气,根本就不让孙建华进家门。

第二年春天,刘二荣就出嫁了,她成了马春生的婆姨。刘二荣出嫁那天,孙建华在窑里的土炕上躺了一天,一天都没吃饭。同学们都劝他,说这也不一定是坏事,要是真娶了刘二荣,就得扎根农村一辈子,到时说不定还会后悔哩。

刘二荣结婚后,孙建华将近半年没见过刘二荣。

那年秋天,也就是1974年的秋天,马家沟大队得到了一个工农兵学员的名额,因为马家沟大队修建梯田是孙建华的提议,他还教乡亲们识字写字,大队书记就把这个来之不易的工农兵学员名额给了孙建华,孙建华顺利通过了考核和政审,他离开了插队落户生活了五年多的马家沟,回北京读书去了。

离开马家沟那天,孙建华在村口碰上了刘二荣,刘二荣塞给他两块钱,就匆匆离开了,一句话也没说。看着刘二荣远去的身影,孙建军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滋味。

毕业后,孙建华被分配到供电局工作,后来和一位中学老师结婚,组建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以后的日子里,孙建华也时常会想起陕北的刘二荣,可彼此都有了家庭,他一直没和刘二荣联系过,甚至也和陕北断了联系。

2023年五一节过后,孙建华和三名男同学一起回到了令他们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看望了乡亲们,也见到了当年的初恋刘二荣。刘二荣虽然也老了,但她还是从前的模样,孙建华一眼就认出了她。刘二荣打量了半天,才认出发福变老的孙建华。那一刻,刘二荣流泪了,她哽咽着喊了一声建华哥,再也说不出话来。

那次回陕北,正赶上刘二荣和马春生搬新家,乡亲们都去他们家暖窑(一种风俗,和温锅、燎锅底一个意思),孙建华他们四人也去他们家暖窑了,一人掏了一千块钱,当地老乡一般掏一百块钱。

回陕北的时候,刘二荣给孙建华他们买了陕北的绿豆粉皮和荞麦面条,她亲自驾驶电动三轮车把他们四人送到了乡里的汽车站。

就这样,相隔了几十年,孙建华总算和刘二荣有了联系。

今年的腊月二十,孙建华收到了刘二荣寄来的陕北红枣和延安小米,她说陕北也没有什么稀罕东西,自己家院子里枣树上结的红枣,小米也是自家责任田里产的,东西不值钱,一点心意。

讲述完自己在陕北插队落户的生活经历和那段朦胧又酸涩的情感往事,孙建华大哥苦笑着说,每当想起在陕北插队落户的那段时光,他心里既温暖又愧疚。当年乡亲们的关爱和帮助,至今还令他心生温暖。愧疚的是离开陕北这么多年,却没有及时回去看看老队长和老支书,这成了他心中永远的遗憾。还有刘二荣,他总觉得亏欠了她,没能兑现娶她当婆姨的诺言,这令他挺不好意思的。

知青们当年住过的土窑(图片来源网络)

有句歌词叫时光已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回不去的时光,回不去的过去,一切往事,不论是伤感还是忧伤和遗憾,都让它随风而去吧。留住美好和感动,让心里充满阳光。

作者:草根作家(感谢孙建华大哥真情倾诉)

0 阅读:0

草根知青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