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中,广州军区陆军第42军坦克团奉命配属给陆军第124师,搭载步兵第372团(欠3营)组成快速穿插梯队,在师的先头,由布局出境,在陆军第43军坦克团之后跟进。待陆军第126师攻占东溪之后,沿四号公路向越南高平省会高平市实施战役穿插,占领扣屯地区,断敌退路阻敌增援,保障军主力歼灭高平地区之敌。
1979年2月16日6时,第42军坦克团在待机地域接到第124师的作战命令之后,召开作战会议编组了穿插队形,决定全团成一路纵队,2营为先头营,1营和3营为本队;前进序列为:2营、团指、3营、1营;坦克5连担任团的尖兵连。为了确保前进速度,先头营2营不搭载步兵;3营和1营分别搭载第372团1营、2营前进。
至2月16日18时,第42军坦克团完成了一切战斗准备。2月17日6时10分,全团奉命由待机地域前出,在炮火掩护下,从20号界碑越过国境线,开始了以高平市为目的地的穿插战斗。在经历了直插东溪、夜战弄梅隧道、通过515高地、突破那外之后,尖兵连于2月19日10时许,接近博山南侧的9号桥。这座桥是一座石拱桥,中间被炸开一个直径约1米的洞,尖兵连随即停止前进,步兵也被越军火力阻于道路两侧。
中午12时30分,团指根据2营损伤较大的情况,命令3营接替2营担任先头营,3营命令7连担任尖兵连,3营于13时35分超越2营投入战斗。先头706车(2排长车)勇猛快速地冲过了9号桥之后,在冲击途中被越军火箭弹击中,排长兼车长谢荣生牺牲,二炮手杨炳南身负重伤,一炮长郑海石主动代理车长职务,一边用电台向上级报告情况,一边指挥驾驶员刘燕辉高速向高平市前进。
这个时候,由于战伤坦克失去机动能力,堵塞了道路,后续坦克无法过桥,已经过桥的706车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下午14时,706车驶入已经成为空城的高平市区,由于迷失方向,在通过了市区西侧的献河大桥之后,开上了市区西南侧约2公里处的316高地。越军火力从四面八方打来,郑海石和刘燕辉被迫携带冲锋枪和手榴弹下车战斗(杨炳南已经牺牲),706车先后中弹16发被击毁,炮塔也被剧烈的爆炸掀翻在地。郑海石和刘燕辉在返回寻找部队的过程中被越军俘虏。
下面,就是越军记载的对刘燕辉的审讯记录。
问:你的部队番号?进入越南的任务是什么?
答:我是第80师的坦克驾驶员,第80师是中央机动部队,以前驻扎在北方,今年2月初调至南方,我们在距离边境约20公里的地方停下来。团长告诉我们,打开通往越南纵深的道路,然后撤回来。
问:你开的坦克上为什么有8个人?而且穿着不同?
答:每个坦克车组只有4名成员,但是我们每辆坦克上有8个人。另外4个人是在距离边境5公里的地方补充的,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当坦克到达时,指挥员站在那里,一个接一个地叫他们的名字,这些士兵穿着越南士兵的军装。我们被告知:这些是侦察员,我们需要帮助他们以各种形式伪装自己进入越南。
问:你了解那些伪装的侦察员吗?
答:在坦克里,我遇到了一个45岁的男人。他说自己以前是高平市的理发师,去年年底通过友谊关口岸回到中国。回国之后,他的家庭被分开了,妻子和孩子登上火车去了陌生的地方。他被分配到毗邻高平省的边境地区,在那里遇到了许多熟人。他们被编组成民兵排、连,进行军事训练,学习如何收集资料、通信联络、就地隐蔽。
2月16日下午5时左右,一名指挥员将他们召集起来宣布:“从现在起,你们不再是民兵,你们已经成为一名战士,需要回到越南执行渗透任务,支援大部队的进攻。”每一队有100多人,根据计划,当越过边境与越南人遭遇时,他们会站起来挥手示意是自己人,好让坦克通过。一旦中国军队占领了指定区域,他们就会换上平民服装分散开来,执行预定的侦察任务。
问:第80师坦克部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我们除了搭载这些侦察员之外,主要任务仍然是为步兵向纵深进攻打开通路。因此,上级允许我们沿途获取粮食和牲畜,就地取得给养,以便坚持战斗。
问:你现在还活着,觉得战况如何?
答:战斗非常激烈和残酷,第80师的32辆坦克在进攻高平的途中被击毁击伤,有很多士兵阵亡。
问:你们打算在越南待多久?为什么带的给养这么少?
答:如果计算随身携带的给养,只够吃4天。指挥员告诉我们,在后勤部队跟上之前,要立足自身力量解决问题。但是所过之处人几乎都跑光了,获取给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根据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刘燕辉并没有告诉越军真实情况,报的部队番号是假的,所谓搭载侦察员执行渗透任务也并不存在,是对越军的一种迷惑,他很好地保持了一名解放军战士的气节。战后,郑海石和刘燕辉通过交换战俘回国,经审查无变节行为,复员回乡。
作者为历史学硕士,大学讲师,专注中越战争史。
微信公众号:南疆烽烟正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