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27日,人民军队首次授衔授勋典礼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共有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共10人被授予了开国元帅衔。
比如贺龙、朱德都是南昌起义的领导者、组织者,是人民军队的创始人之一,授予元帅理所当然;还有林彪虽然在南昌起义中职务很低,但他在抗日战争,尤其是解放战争中,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打下了东北战局……
所以能被授予开国元帅衔,不仅是对一名革命军人的历史性评价,更是关乎此后的待遇和既往贡献的认可,但即使如此,却仍有三位开国元帅选择让衔,通过致信或打报告的形式提出降低衔级请求,认为授予自己的元帅衔太高了。
那么都是哪三位元帅提出的让衔呢?
分别是罗荣桓元帅、徐向前元帅、叶剑英元帅,他们都有让衔理由,还很充分。

其中罗荣桓的理由是:自己是做政治工作出身的,没有什么战功,而且入伍晚、贡献小;徐向前的理由是:既然革命已经成功,当不当元帅无所谓;叶剑英的理由是:自己长期担任参谋长职位,多是在后方工作,因此,应该把荣誉让给其他长期在一线指挥作战的同志,是他们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把天下打下来的。
可见,三位元帅的让衔理由不尽相同,但中央并没有批准他们的请求。
这是因为军委对授予开国元帅衔的人选有明确的规定,还经过充分的讨论。
首先是在1955年1月14日和15日,军委召开座谈会,主题就是对授予元帅、大将、上将军衔的人选进行研究,最后取得一致意见:授予现任军委主席和军委委员大元帅和元帅衔。
而彼时的军委指的就是1954年9月所成立的党的军委,成员包含12人,分别是军委主席毛主席,另外的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则为军委委员。
既然罗荣桓、徐向前、叶剑英在前一年已经成为军委委员,那么他们三人就符合授予开国元帅衔的标准。
另外,在1955年2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其中对元帅衔的授予也有明确规定: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罗荣桓、徐向前、叶剑英当然也符合这一标准。
首先说罗荣桓元帅,他确实参军较晚,1927年大革命失败那年,罗荣桓还在武昌中山大学读书,数月后就走上革命道路,参加过秋收起义。短短3年时间里,罗荣桓就从学生成功晋升为红1军团红4军政委,和红4军军长林彪搭档。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罗荣桓虽然不像贺龙、彭德怀担任过军团级主官,但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罗荣桓却承担指挥战役兵团作战的重任。
抗战爆发后,红军改编成八路军,罗荣桓在前期担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主任,可后来115师师长林彪被误伤到后方养伤后,罗荣桓就升任八路军115师政委,和115师代师长陈光共同指挥主力与日军作战,这是罗荣桓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的开端。
尤其是115师开到山东地区后,罗荣桓不仅创建了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还统揽根据地党政军各项工作,担任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115师政委兼代师长、中共山东分局书记等职,领导山东抗日军民建立了我党在全国最强大的军事集团,山东抗日根据地也是我党在全国所建立的最强的抗日根据地,拥有正规军人数多达27万人。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罗荣桓奉命指挥山东军区部队开进东北,和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搭档,担任东野政委、第四野战军政委,共同指挥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为打下东北、华北战局做出了突出贡献。
所以,与其说罗荣桓是政工主官,不如说他是文武双全的主官,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的经验非常丰富,被授予元帅衔完全有资格。

至于说徐向前,他最大的成就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红军三大方面军中,实力最强、兵力最多的当属于红4方面军,徐向前于1931年11月就成为红4方面军的总指挥,组织指挥部队粉碎了敌人多次围剿战争。
另外的红2方面军、红1方面军总指挥在建国后都被授予了开国元帅衔,徐向前身为红4方面军的领军人物,自然也是元帅的授予对象。

比较特殊的是叶剑英,他既没有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担任过军团或方面军主官,也没有在抗日战争中担任过三大主力师主官,更没有在解放战争中担任过五大野战军主官,多数时间是在机关总部担任参谋长,协助朱老总他们指挥全局,表面上看似乎不太符合领导指挥战役军团作战授予元帅衔的要求。
不过,叶帅还有其他可被授予元帅衔的优势经历。首先,叶剑英属于人民军队的创始人之一,在南昌起义之前,叶剑英担任国民革命军第2方面军第4军参谋长,是他及时向国民革命军第2方面军20军军长贺龙、第2方面军11军24师师长叶挺告知了汪精卫企图解除他们兵权的情报,促使贺叶二人迅速率部开赴南昌,从而保住了南昌起义中的两支主要力量。
另外,叶剑英统率的第2方面军第4军教导团,成为广州起义的主要骨干力量,叶剑英身为起义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叶挺展开行动,奠定了叶剑英人民军队创始人的地位。
最关键的是叶剑英的政治和军事谋略非常出色,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土地革命战争末期,叶剑英积极联络西北地区的西北军和东北军中的爱国力量,跟爱国将领张学良秘密谈判;当西安事变爆发后,叶剑英又积极推动事变和平解决;随着抗战爆发,叶剑英身为八路军参谋长,在南京、武汉等大城市,广泛联络国民党上层人士,舌战群儒,驳斥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抗战大局的言行;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叶剑英被任命为中共在北平军调处执行部代表,跟国民党和美军斗智斗勇,揭露国民党真内战、假和平的虚伪本质,扩大了反蒋统一战线。
总结起来,叶剑英的贡献,就是保住革命火种、创建革命斗争的有利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