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朝开始,判断一个人能不能被信任,能不能成事,有个不成文的标准,即重点从身、言、书、判四个方面来看一个人。
,身,是指体型,外表要相貌堂堂,体型魁梧,五官端正。
言,是指言谈举止和说话的能力,要求口齿伶俐,会说官方语言。
书,是对书法的要求,尤其要求官员写字要端庄有力,美观大方。
判,是指判案和写公文的能力,这是官员在执行公务时必须要有的一项技能。
在身、书、言这三个方面,曾国藩没有什么太担心的,他主要是担心自己的书法方面,他觉得自己没有太大的天赋。
从曾国藩在写毛笔字上的一些家书上,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个人在没有天赋的时候,该怎么办?
一、坚持“人生唯有常是第一美德”。
“有常”,指的就是坚持。
曾国藩认为,人生的第一美德是你能坚持做一件事。
他对自己的书法不满意,就开始下苦功夫。
“余早年于作学一道,亦尝苦思力索,终无所成。”(我早年想着如何做学问,也经常苦苦思索,但不见什么效果。)
“近日朝朝摹写,久不间断,遂觉月异而岁不同。”(这些日子我每天临摹,久不间断,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感觉自己有了不同,有了进步。)
曾国藩还教导自己的儿子如何练字。
“尔以后每日宜习柳字百个……”(你以后每天练习柳公权的字100个。)
“数月之后,手愈拙,字愈丑,意兴愈低,所谓困也。”(几个月之后,可能你会感觉手越来越笨拙,字写的越来越丑。性质就低了下去,这就是到了困局,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瓶颈期。)
“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
(在困局时千万不要间断熬过这一关。你的字就会取得一些进步。)
以前在《读者》上也看过一篇类似的文章,说在某方面没有天赋,但这方面的事又必须要做,
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多花时间干它,狠狠地干它。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持的信念。
就像滴水穿石一样,需要的不是天赋,而是坚持的耐力。
“古圣所谓窒欲,即降龙也,所谓惩忿,即伏虎也。”(圣人把控制欲望叫“降龙”,把控愤怒等不好的脾气是“伏虎”。
“强制禁制,降服此心。”(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绪,降服自己的内心。)
“至于倔强二字却不可少。”(但控制欲望和情绪,不是把倔强二字也去掉。)
“功业文章,皆须有此二字贯注其中,否则柔糜不能成一事。”(不管是功业还是文章,必须有倔强二字贯穿其中,否则人就很柔弱,不能成一事。)
“孟子所谓至刚,孔子所贞固,故皆从倔强二字作出,吾兄弟好处正在倔强,若能去忿欲以养体,存倔强以励志。则日进无疆矣。”
(孔孟子的志刚,孔子的真骨,都是倔强二字的解释,我兄弟正好有倔强之气,很好,如果能去掉你身上的愤怒,能养身体,用倔强来励志,那么你前进的道路就很长很长了。)
曾国藩的兄弟曾国权脾气非常暴躁,尤其在领导湘军打太平军的时候,曾国藩怕他的脾气惹出事端来,经常给他写信,让他去除身上的愤怒,把倔强用在正道上。
倔强,是一种既可爱又可怕的特质,它可使人顽强的战胜困难,但也会让人执迷不悟。
若能自己去除执迷不悟,把倔强练成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就没有再能困住我们的所谓困境了。
三、慢即快“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功夫,不可求名太骤,,求效太捷也。”(还是用困知勉行的功夫,名不可能太快,球效果也不要太走捷径。)
华杉老师在《华山讲透*孙子兵法》中说,冤枉钱是必花的钱,冤枉路是必走的路。
只有花了冤枉钱以后,我们在以后的花钱上,才能把钱花在正道上。
只有走了冤枉路以后,才能怎么走路是不冤枉的。
慢慢来会很快,因为好多经验,有亲身经历以后才能明白。
人能够够到自己的天花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很多人以为自己没有天赋,或者说路上有拦路虎,早早的就放弃了,只有“倔强”的人不服输,哪怕是输,也要用行动证明自己努力过。
但,求名利、求权力、求高高在上,求美酒佳肴等等,都不能称之为“倔强”。
真正的倔强,是像曾国藩一样,求立身立德立言,尽管我们做不到如此,起码要有这个精神。
《哪吒2》里面的申公豹说,修行,怎么能有一刻的懈怠?
面对东海龙王对改变现有规则的努力的质疑,哪吒说:“我想试试!”
我是红苓,关注我,我们一起学习、改变、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