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至,秋色尽,如何喝茶养生

泽青茶事 2024-03-04 08:07:36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

2023年霜降是10月24日 00:20:39,农历2023年九月(小)初十。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公历每年10月23日或24日,太阳位于黄经210度时为霜降。

霜降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自此,白昼秋云散漫远,霜月萧萧霜飞寒。

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秋意在这个时节拼尽全力,迎来最后的迸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初霜也称 “菊花霜”,因为此时菊花盛开。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白居易诗云:“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黄庭坚有诗:“霜降水反壑,风落木归山。冉冉岁华晚,昆虫皆闭关。

此时树叶枯黄,唯有芙蓉花凌霜盛开,因此木芙蓉又叫拒霜花。

可以的话,采几朵下来炒个鸡蛋,煮个豆腐汤,这道菜在古代,有极风雅的名字,叫“雪霞羹”,雪是豆腐,霞是芙蓉花。

霜降 · 三候

一候豺乃祭兽。豺狼开始捕获猎物,并以先猎之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

二候草木黄落。秋尽百草枯,霜落蝶飞舞。霜降至,天气寒瑟,自初秋便开始酝酿凋黄的叶,此时终于在秋风里如愿起舞,翩翩似蝶,叶落成尘。

三候蜇虫咸俯。蜇虫喧闹了一个夏季,秋日里也偶有鸣声。此时深秋天寒,霜打草木,皆蛰伏在洞中,不动不食,万物归于沉寂,静待寒冬。

霜降养生

霜降是进补的好时机,秋补可食羊肉、兔肉和栗子等,被霜“打过”的蔬菜、水果,如菠菜、冬瓜、葡萄等很甜,晚秋天更冷,秋燥明显,燥易伤津,可多吃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

每一个节气,都预示着气候的变化,霜降的来临,说明秋天只剩下末梢,再过不久,冬天就要来了。民间谚语讲:“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可见霜降这天的食补跟预防,有多么重要。

霜降的气候,早晚较凉,中午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也更为明显。此时容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以及皮肤干燥等现象,饮食方面可以多食用滋阴润燥的食物,如苹果、银耳、青菜、芝麻等,加一些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羊肉和豆类等。

闽南有俗语:“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新鸭养到秋季,尤其霜降时,最是肥美。肉质壮嫩,营养丰富,补充人体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且味美性凉,适合上火体热时食用,贴了秋膘,解了秋燥。

山东农谚说:“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秋后萝卜赛人参,且价格低廉,却富含营养,吃法多样,怎么做都好吃。

俗话说:“百菜不如白菜。”霜降一过,东北三省街头,满是装满白菜的卡车。各家囤白菜,腌酸菜,百菜退出餐桌,白菜占据主位。

霜降 喝茶养生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写道:“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

霜降之时,在五行中属土,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在四季五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的相互关系上,此时与长夏同属土,所以应以淡补为原则,并且要补血气以养胃。

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渐凉,秋燥明显,燥易伤津。

霜降养生首先要重视保暖,其次要防秋燥。有年份的普洱茶,重发酵的乌龙茶,如岩茶,特别是陈年岩茶、凤凰单丛;红茶;黑茶等皆宜。

深秋润燥,白茶、青柑正当时

霜降之后,虽然秋高气爽,但天干物燥,秋燥开始蔓延,人会感觉就像脱水一样,有时会鼻子干、嘴唇干、喉咙也干。故而,秋季需要多吃点些“润燥”的食物,饮茶亦是,温润生津的白茶与青柑熟茶正适宜。

2017年「宮禧」小青柑熟茶。采用半生晒工艺,既保证了口感,又有新会柑的清新果香,还有普洱熟茶的醇和汤感,真是完美的搭配。青柑主要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之功效,胸闷、心情郁闷之时,喝喝青柑可以疏肝气,解郁气。这个秋季再适合不过了!

2023年「大树白茶」这款白茶是我们做一年售罄一年的明星产品。白茶素有“七分原料,三分工艺”的说法,我们以优质勐海生态茶园,云南大叶种为主要原料。

深秋也适合喝乌龙茶,汤色清冽,香高味爽,有秋高气爽的味道。

秋天本是凋零衰落的季节,一杯乌龙茶却能够让人打开心境。乌龙茶适合男士或重度喝茶人群饮用。对于茶龄多年的老茶客而言,岩茶更适合他们的“重口味”。而中年人士也更喜欢乌龙的沉稳、霸气以及岩茶的岩韵。

古汉语中,秋者,揫也。万物于此而揫敛也,自然万物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同时,人体的阴阳代谢自然也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而饮茶,也同样讲究四季有别,有“夏饮绿,冬饮红,一年到头喝乌龙”的说法。

霜降时节一到,此时饮茶养生最讲究温润之道。而这里首选青茶。青茶,又称乌龙茶,属半发酵茶。青茶汤色金黄,内质馥郁,其味爽口回甘。

既有绿茶的清香和天然花香,又有红茶醇厚的滋味,温热适中,常饮能益肺,生津润喉,有效清除体内余热,恢复津液,对金秋保健大有好处。

深秋饮茶

深秋,即农历节气的秋分、寒露至霜降时段。这个阶段气温继续下降,应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老年人和体弱的人。同时,深秋时节树木凋零,容易产生抑郁伤感的“悲秋”之情。因此,这个时节饮茶,应以红茶、熟普为主。性甘温,可养人体阳气,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

寒露之后,寓意着我们真正进入深秋季节。在秋分之前,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到暑热的余气;秋分之后,阵阵秋风袭来,凉意渐起。虽说寒凉渐重,可秋老虎仍虎视眈眈。

深秋喝普洱茶,既能养胃护胃,又能养心定神,再加上,不同年份的普洱茶带给我们的人生领悟是不一样的。特别适合在这个“悲秋”的季节,品一品人生的滋味,提醒我们爱惜生活,珍惜当下,减少“再品已是茶中人”的遗憾。

寒露之后,早晚寒凉,常有薄雾侵袭,体质虚寒湿的朋友尤其应注意保暖驱湿,因此秋分时节最宜茶品还有红茶。

红茶能够去油腻、协助胃肠消化、增进胃口,并健壮心脏功用。秋天我们为了贴秋膘,常常大鱼大肉,但是经常大鱼大肉会让人消化不良,此刻喝红茶可消除油腻,并协助肠胃消化,有助于身体健康。

秋冬时节人体生理功能减退,阳气减弱,对能量与营养要求较高。红茶甘温,可养人体阳气,且汤色胭红,能给人以温暖感觉。红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类物质,生热暖腹,能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

当然,有心的茶友还可以选择自制茶品。在茶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菊花、枸杞、薄荷等,制成养生茶,也会有特殊的功效。

例如说菊花茶,秋天是菊花收成的季节,新鲜美味的菊花茶不仅可以滋补肝肾之阴、清肝明目,还能治疗头痛眼痛眼花等症状。

此外,需要特别提醒茶友们,在整个秋季过程中,人体始终处于肠胃内虚的状态,抵抗力较弱,故不可饮冷茶、浓茶,以免损伤脾胃。

霜降诗词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宋代:苏轼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

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

明日黄花蝶也愁。

《叹》

汉代:张衡

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

秋为期兮时已征。思美人兮愁屏营。

《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唐代:张九龄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

伏槛一长眺,津途多远情。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

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来飒衰鬓,孰云飘华缨。

枥马苦踡跼,笼禽念遐征。

岁阴向晼晚,日夕空屏营。

物生贵得性,身累由近名。

内顾觉今是,追叹何时平。

《岁晚》

唐代: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

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

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

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送李翥游江外》

唐代:岑参

相识应十载,见君只一官。

家贫禄尚薄,霜降衣仍单。

惆怅秋草死,萧条芳岁阑。

且寻沧洲路,遥指吴云端。

匹马关塞远,孤舟江海宽。

夜眠楚烟湿,晓饭湖山寒。

砧净红鲙落,袖香朱橘团。

帆前见禹庙,枕底闻严滩。

便获赏心趣,岂歌行路难。

青门须醉别,少为解征鞍。

《谢令狐绹相公赐衣九事》

中唐 · 贾岛

长江飞鸟外,主簿跨驴归。

逐客寒前夜,元戎予厚衣。

雪来松更绿,霜降月弥辉。

即日调殷鼎,朝分是与非。

《秋思十首 其九》

宋代:李纲

古后有明训,霜降休百工。

草木日摇落,蟋蟀鸣堂中。

岂不感时节,念此岁复穷。

劳生真一梦,飘泊随西东。

泽青茶道创始人: 有趣的故事,有趣的茶,还有一群灵魂有茶气的人。分享有关茶和茶文化的故事。传播茶香健康生活、茶道文化、茶知识,茶文章、茶美学、茶社交等生活方式,为您带来一场愉悦的茶文化体验。 生活是需要自己创造的,创意源自于对生活的热情。欢迎关注泽青茶道的微信公众号:泽青茶道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