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邢台一位女子吐槽,在工商银行取款25000元时,遭遇了银行的多次电话核实,导致她耽误了20分钟。女子质疑,为何取自己的钱会遭遇如此多的障碍,并质疑银行的服务问题。银行柜员称,女子要取的25000元是当天进账的,当天就要取,这些措施是为了保护客户的财产安全,防止诈骗等风险。
对此,部分网友也持质疑态度,如“这哪是服务,分明就是折腾人!”“银行一点人性化服务都没有,取自己的钱还得像做贼一样被查来查去,这叫什么服务态度?”其实,过去发生的类似被认为“折腾人”的案例不少,如“在银行取款被告知需要辖区派出所同意才行”,均引发了一定争议。我们该如何看待涉事银行“折腾”当事人?
从储户角度来说,无论在银行存钱还是取款,因为钱都是自己名下的,就认为银行无权干涉。而且还有法律依据,即《商业银行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当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反观涉事银行干涉当事人取款,既不符合前述法律规定,而且是浪费时间,制造麻烦。
从银行角度而言,有充分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保护客户的财产安全,防止诈骗等风险”,也就是说,不是为银行利益考虑,而是为客户资金安全考虑。还有个原因是,银行经办的款项一旦与诈骗活动有关,从银行网点到经办人会受到相应处罚。此前某银行柜员所办理的开卡业务涉及诈骗案,被罚7000元,网点也被罚了1.4万元。
而且,《反电信网络诈骗法》2022年12月1日实施后,银行“折腾”当事人似乎也有法律依据。根据该法律第十五条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采取相应风险管理措施,防范银行账户、支付账户等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比如,上述银行“挨个电话核实”,就是落实法律规定的风险管理措施,我们不能认为是银行故意“折腾”人。
无论是上述案例还是类似案例,其实都释放出两层含义:首先是银行出于善意。虽然说采取相应风险管理措施也是避免自己被处罚,但主要还是避免储户资金被诈骗。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依然活跃,此前已经有过骗子即将骗走巨款,最后被银行及时识破和拦截,帮助当事人避免了巨额经济损失。作为储户,要理解银行这种善意。
其次是过于繁琐。就上述案例而言,虽然银行电话核实耽误储户20分钟有特殊情况,据涉事银行知情人透露,该客户出示的银行卡户主为其丈夫,因账户长时间未使用且钱款是当天汇入,银行担心客户遭遇诈骗才进行核实,但挨个电话核实仍给人留下繁琐印象。此前“取款派出所需要同意”也显繁琐。银行应改进相关工作提高效率。
在通信网络发达的这个时代,银行应该有更便捷、更高效的办法核实异常账户或涉及资金多的账户,来为储户节省时间、降低办公成本、提升银行形象。而且,这也能避免“法律打架”,因为《商业银行法》规定了“取款自由”,而《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又规定了风险管理措施,如果银行不能兼顾效率,给人感觉是法律造成的“打架”。
也就是说,银行只有兼顾安全与效率,才能消除繁琐,尽显服务善意。
总之一句话都是为了你好。[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为啥虚拟号就不能停止!!
真的,都是为居民们好,真的,真的不能再真了。[笑着哭]
有钱放家里 别存银行
钱放家里才是自己的,钱放银行都是银行的,你女朋友不放家里,你女朋友放我家里,说是你女朋友谁信?
如果这个女人是取钱去医院救治危急病人,银行这么折腾,导致病人未能及时就医而亡,就问银行负责吗[得瑟]
我的卡也是高危,主要就说有当天进当天出的情况。
银行看我们像诈骗人员,我们看银行像诈骗团伙[抠鼻][抠鼻][抠鼻]
说半天,一天到晚就是银行银行……说一下提到的那两个文件是谁发的?有本事去找发文的那两个部门啊?不敢惹那两个就找银行事……
如果都换成外币用呢,可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