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警钟正在敲响!

米宅 2024-02-23 09:58:01

我国建国以来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是钱学森,他在临终之前有个非常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培养不出独特创新的杰出人才?

时隔多年,这个问题还在一遍遍冰冷的拷问着我们,并且至今没有答案。

1

春节期间,全球都被一颗科技界的震撼弹惊艳。人工智能巨头OpenAI发布首个视频生成模型Sora,能生成一分钟的高清视频。遗憾的是,很多国内群众只能靠各类媒体的二手转述感受这一黑科技的跃升,听完之后脑海里还是一阵迷雾,然后转头就被一阵文娱界的吃瓜信息流淹没。什么是Sora?只要输入一段简洁的文本,就可以生成出一段堪比大片的原创视频创造器。以至于马斯克在线发出“人类愿赌服输”的感慨。

为什么这一次Sora得到全世界这么多关注?无它,还是因为那四个字,遥遥领先。Sora官方已经发布了很多极具冲击力的视频案例,很多文章里都介绍过了,比如午夜漫步在东京街头的年轻女性。既可以一镜到底的展现人物场景,还能够非常细节的刻画人物表情,并且过往的AI失真感大幅减少,几乎可以呈现以假乱真的视频效果。但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咖啡杯里的决斗。当你输出一段文本,“一杯咖啡里,两艘海盗船相互战斗的逼真特写视频。”就可以看到在Sora生成一段视频,两艘装饰各异的海盗船,在充斥着流体动力学的咖啡杯中耀武扬威的驰骋。不仅视频的光影效果非常逼真,还合理考虑到船只和咖啡杯的尺寸大小以及咖啡波浪的起伏,甚至运用了移轴摄影技术,让人如同置身于微观世界。很显然,这段视频中的场景在现实世界里是不存在的,但Sora还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准确完成了影片刻画。这正是Sora的强大之处,不仅能够准确地执行用户的指令需求,刻画出复杂的场景,而且还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出自己的创意构思。从这一点来看,Sora就有些恐怖了,不仅干了摄影和剪辑师的活,甚至还客串起了专业的导演,有了自己的“思维和认知”。比起这些震撼的视频,我更想知道这种让人类看起来像是人工智障的智能科技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又是谁创造出了它们。OpenAI官方也第一时间公布了Sora的技术文档,揭秘它的工作基本原理。简单来说,开发者向Sora投喂现实世界中的海量视频,让其理解人类现实世界的动态变化,并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模拟出这种规律,从而创造出新的视觉内容。而创造出这一业界奇迹的核心团队,只是一个创立不到一年的15人团队,并且团队成员非常年轻,不乏00后以及华人身影。

OpenAI的梦想并不仅仅是只做个视频自嗨一下,他们的野心在于调教人工智能理解和模拟运动中的物理世界,训练出能真正与真实世界交互的通用人工智能。一个全新的时代正在呼啸而来。

2

放眼世界,这个时代最有想象力的商人有两个。一个是创办特斯拉和Space的马斯克,一个是OpenAI的奥尔特曼。一个要通过星舰带领人类离开地球,一个致力于用人工智能解放人类。两个人还有很多共同之处,都是少年天才,一个九岁学会编程,另一个八岁;他们都曾从斯坦福退学,一个念了两天,一个是两年。这两个人在2015年一道干了一件在当时不起眼的小事,奥尔特曼创办了一家非营利的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马斯克为之投了一亿美金。于是在此之后,就有了我们熟知的大模型科技浪潮。先是去年春节,文本模型Chat-GPT横空出世,紧接着图像模型Dall-E大杀四方,再到现在视频模型Sora震惊全球。文本、图片、视频,人工智能模型们已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训练了囊括人类获取或者创造信息的全部方式。当然,我们现在可以嘲笑它们在最终的呈现效果上还有很多瑕疵,和人类的劳动成果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但一旦代码模型建立、思考逻辑成型,接下来的一切就可以交给算力搭建以及各大模型的学习速度了。而以上一切颠覆性的技术变革只是出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而已,这种技术井喷的密度让人想起了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技术革命。

亿万年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推动力本质上靠的是生产力的进步,而生产力的飞跃靠的正是科技树开花带来的技术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力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信息革命,每一次工业革命的诞生都让生产力空前膨胀,创造出空前繁荣的社会资源。而当下世界所有的乱象都可以归结于人类生产力的停滞不前,由此带来全球存量资源的捉襟见肘,几十亿人只能为了有限的资源不断内耗。所以全球的精英们都在寻求点燃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导火索,这意味着谁掌握了谁就可以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过也有人在质疑人工智能是否能够担纲这次的时代大任,至少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它引领时代发展的可能性完全超过5G。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工业革命的出现从来不是敲锣打鼓给全世界发通告说声我来了,往往都是一个不起眼的发明创造拉动了时代变革的大幕。就像当年瓦特改良蒸汽机,谁也不知道这个笨拙的大家伙会以澎湃的动能让人类社会生生不息前行数百年。而当前的人工智能,正在经历从无到有到逐步完善再到应用到人们现实生活的过程,和以往工业革命中的新动能发展脉络如出一辙。可悲凉的是,这场正在全球上演的颠覆性狂欢,我们普通群众就像是非常专业的吃瓜群众。

3

最近很多人都在发问,Sora为什么没出现在中国,咱明明也有不少互联网巨头。AI研究领域大神、少年天才谢赛宁回应。

对于Sora这样复杂的系统,人才第一,数据第二,算力第三,其他都没有什么是不可替代的。

最核心的还是人才和平台。并不是中国人的基因不行,毕竟Sara团队中就有几个华人面孔,究其根本还是创新环境和国外有较大差距。这种环境又涉及到从企业到学校、研究机构方方面面。曾经我国的互联网巨头们与世界顶尖技术团队的距离无限逼近,奥尔特曼创办OpenAI那会儿,我国的阿里、腾讯持续上榜全球市值前十大科技企业榜单。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阿里、腾讯们的市值在过去几年大部分蒸发,如今全球科技股前十当中已没有来自大陆的科技企业。一旦互联网公司商业盈利能力缩减,相关的科技创新和投入也随之萎缩,最典型的代表是阿里达摩院。达摩院曾是寄托马云技术梦想的顶尖科研机构,拥有如同OpenAI一样的出身,汇聚了一批国内顶尖科研人员。但由于烧钱太猛加上阿里江河日下,达摩院的核心专业量子技术实验室已经黯然关闭,自动驾驶团队也已匆匆解散,生存前景并不明朗。不仅是阿里,我国前十二大互联网公司中,过去三年的市值除了拼多多之外,全部都在缩水,如此形势更难支撑科研上的巨量资金投入。

虽然这些年,字节跳动和拼多多们的出海很成功,但是他们的成功更多还是在国内内卷环境下商业模式的成功,至于自身的科技积淀甚至比不上传统的BAT。至于一些这两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概念互联网公司,更多还是跟在美国人的后面亦步亦趋搞模仿,对内信心满满对外唯唯诺诺。他们最擅长的表演,不过是在新技术出现后第一时间就可以拿出一个以假乱真的壳子,然后迫不及待包装上市,以此实现自己的商业变现梦想,满足投资人的期望。至于我们的高校科研机构,很多人还在靠着拿经费刷论文,在象牙塔里搞论资排辈,具体的科研成果更是乏善可陈。再说我们的基础教育,类似人工智能这种领域,靠的不仅是扎实的学术基本功还要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可我们的学生的想象力早已在题海书山中折断了翅膀。还有我们的家长,每天的互联网生活也很丰富,但国外一切尖端的人工智能应用似乎与己无关,甚至在信息孤岛上用尽各种理由阐释我们才是强者。所以,我国为什么没有制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Sora,核心问题和钱学森之问一样,每个人都很清楚,但没有人能给出自己的答案。前几天,向来中庸的胡锡进在微博上说,

“Sora的出现是人类AI技术新的里程碑,但从国家竞争意义上来说,它对中国又是新的警钟,是我们必须进一步行动起来新的倒逼。”

我觉得这一次他说的很对,警钟正在敲响。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