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在阔别十多年后,于1965年漂洋过海,最后返回了他魂牵梦萦的故乡。刚一下飞机,他就看到了一群领导,他们是真心实意地迎接着他。
而远在台湾的蒋介石,曾经的好友白崇禧,对此也是怒不可遏,忍不住破口大骂。
大家都知道,多年来,李宗仁和白崇禧都是互相依靠的。李宗仁在其回忆录里还说:「李与白其实就是一人」。
然而,自1949年起,两人的命运发生了巨变。
蒋介石在1949年邀请李宗仁、白崇禧一同前往台湾。
他俩同为桂系军阀所代表的势力是相当的大。
白崇禧不顾友人劝阻,坚决随蒋介石前往台湾,最终遭遇不幸;而李宗仁则成功逃往美国。在毛泽东的密切关注和周总理的亲自接待下,他得以风光回归祖国,过上安宁的生活。
白崇禧与李宗仁乃是至交,加之两人同为国民党中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在当时拥有相当大的影响。
蒋介石答应给他们丰厚的酬劳,要他们跟他一起到台湾去。
白崇禧见蒋介石开出的优厚条件,加之蒋介石的坚持,虽然李宗仁极力劝说,仍坚持要去台湾;
李宗仁早就看穿了蒋介石的心思,直接去了美国,即使蒋介石的请柬不断但是都选择视而不见。
他心里明白,蒋介石无非就是要借他们目前的势力,等到他们两个都用完了,蒋介石就一定会跟他们绝交。
更何况,李宗仁现在还是中国的“代总统”,一直到1954年,他的职务才全部取消。在那个时候,这个组织在中国还是很有影响力的。
李宗仁没能和蒋介石一道前往台湾,对于蒋介石来说,实在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李宗仁到美国去,对本地的情形虽不甚习惯,却仍可过着衣食无忧、自由自在的日子。
在美国期间,许多旧部前来探望李宗仁,李宗仁甚是欢喜,便请他们饮酒共进。不过好景不长,老婆对手下人不停地撵走,渐渐的,这些旧部也就不来探望李宗仁。
李宗仁身在异乡,连个可以谈心的人都没有,更是郁郁不乐,以致与太太时常与别的富家太太打牌打发时光,回去的念头更是越来越重。
1964年,中国的科学家们,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终于成功地制造出了自己的首枚原子弹。
就在这一天,李宗仁取出他那多年来珍藏的好酒,高声说:「此乃非常伟大的一刻,我们的国家是强盛的!这是必须得纪念一下!”
说着,他走到电话前,挨个打电话,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
1959年周总理和毛主席知道李宗仁要回来,并在那时赞成李宗仁回来。
事实上,在此你会有疑问,李宗仁为何对我们党损害如此之大,却仍要扶持他回来。
就算他在抗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毛主席和周总理都亲自来迎接他,足以说明国家对他的重视。
事实上,这里面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李宗仁的地位和态度,才是他回归的原因。
1955年,周总理就台湾问题同美国谈过话,他希望台湾可以通过和平途径来解决。
李宗仁则提出《对台湾问题的建议》,其中心思想是:要想解决目前的问题,就必须把美国军队撤出。
从当时的情形看来,李宗仁的说法和美国的主张是截然相反的,由此也可看出李宗仁回国之意之坚决。
鉴于李宗仁的地位,其发表的文章对两岸关系产生了积极影响,我党对此表示欢迎
不过,其间也有一件小事,李宗仁寄往我国的收藏品出现失误
这些东西运到内地后,经过专业人员的鉴定,大部分都是赝品。
他身上的东西全部加起来,也不过三万美金而已,要知道,李宗仁可是说了,这些东西的价值是十一万。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耳中,不过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愤怒,毛主席一眼就看出了李宗仁送来的是一件赝品。
这不过是为了考验我党对他的信心,所以李宗仁收到了十二万元的酬金。
这十二万块钱里,还夹着一张周总理亲笔所书的“感谢信”,有了这笔钱,李宗仁才能安心回国。
出乎李宗仁意料之外,周总理、陈毅、叶剑英都在等着他,李宗仁对他的到来十分高兴。
到了内地以后,我们党对李宗仁很是关照,毕竟他当年为坑日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又大力推进海峡两岸,因此对李宗仁也是有好处的。
李宗仁回国后,首先经人安排,到东北视察,见到一派繁荣景象,不由叹道:
“新中国的发展,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
访问结束后,李宗仁在政协三层召开新闻发布会,李宗仁在50多个国家的300余位记者面前,毫无惧色,从容自若。
当有记者向他提问,要不要到台湾去时,李宗仁平静地回答说:
“倘若蒋先生是诚心想要处理中国内部的事情,那我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惜。”
李宗仁在这次记者会上,不但把他的爱国主张“一个中国”的原则讲得很透彻,而且也表示愿意为祖国的统一尽一份力。
7月26日,也就是回国六天之后,毛主席把李宗仁夫妇请到了中南海。
谁也没有料到,毛主席和李宗仁初次相见,却不是在宴会大厅之中,而是在一个泳池边。
这也说明毛主席并不以李宗仁为客,也不以政客自居,而只是以朋友的身份相待。
双方一见,毛主席当即伸出手来,用力地握住李宗仁的手。
李宗仁还没有说话,毛主席已经对他说:"德邻,你上了人家的当了。"
此话一出,李宗仁有些摸不着头脑,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李宗仁急忙不解地问道:“主席,我这是怎么了?”
毛主席又对他说:“蒋介石老是叫我们“匪军”,难道你这次是岂不是上了贼船了?”
这一句戏言,惹得全场大笑,李宗仁亦是若有所悟,随即放声大笑,场面一时轻松了不少。
毛主席则对李宗仁说:「从前大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有一些意见上的不同,那是很正常的,德邻先生在抗战中也是一位英雄,对祖国对人民都有很大的功劳,这是不能抹杀的。现在新中国建立了,我们的革命工作也做得很好,我们可以团结起来,我们都是欢迎的。”
李宗仁后来也应毛主席之邀,一起到天安门广场去观礼。
眼见着自己的国家日见变迁,李宗仁也不禁热泪盈眶。
李宗仁将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好之后,就在原地等候着自己的位置,毕竟他曾经也是代理总统。
按理来说,毛主席为什么不给李宗仁一个官职,让他回来,为国家出力呢?
这并非我国首次经历,过去也有过类似情况。国民党高层回国后,仍能保持原有地位。如1955年,蒋介石任命卫立煌为“五虎”之一,他回国后担任过全国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职务;后来,一级上将程潜回国,也成为了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一员。
当他们主动回国时,他们在政治上的地位甚至超过了在国民党中。
但毛主席并没有给他任何官职,而是告诉他,让他静养。
周恩来是个很有眼力劲的人,他对这件事也作了专门的解释和安抚。
李宗仁立刻松开了眉毛,立即说:“我能明白,我愿服从你们的安排。”
周恩来安慰了李宗仁之后,便与毛主席商议了一下自己的工作,这才知道主席在担心许多事情,在知道毛主席的决定之后,也就同意了。
首先是李宗仁的政见问题。他到底是在国民党干了几年,他的思想未必就是拥护马克思。
李宗仁在抗日战争后,曾协助蒋介石等人进行反革命政变,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损失。如果他不改变自己的想法,也不会这么容易就将职位给他。
其次,李宗仁在中国迅速发展的时候,回到了祖国。中国在国防和技术实力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现在还不是时候。若仅因李宗仁先生一回国,就给他一个位置,势必使许多辛勤工作,辛勤劳动的干部心寒。
欢迎李宗仁回来,固然是一回事,但也不能什么都不做,搞什么“身份主义”,这对刚刚起步的国家来说,是不利的。
第三,李宗仁先生回国,我们有“四可”的条件,李宗仁虽然说他是爱国主义者,但并没有说他是共产党员,如果他在中国待得不好,就会被派到别的地方去,这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而卫立煌、程潜等人,在国家成立之后,就回到了祖国,参加了解放战争,他们也加入了共产党,加入到了国家的建设当中,成为了国家的一部分。
此一时彼一时,在国家日益强盛之时,冒冒失失地派李宗仁先生去任,实非妥当。
次年,李宗仁受邀出席国庆大典,毛主席亲切地和他握了手,并叮嘱他:
“您病了,要好好照顾自己,党永远把您当作您的朋友。”
然而不幸的是,李宗仁因患上了肺气肿,又患上了十二指肠溃疡,他的病愈愈厉害,他在出席周总理的宴会之后,就病倒在医院里。
李宗仁于1月30日病逝,终年七十八岁。
李宗仁死后,因其身分的特殊性,不方便开追悼会,但办丧事却是必须的,经统战部的同志商量,觉得办个骨灰安放仪式较为妥当。
因此,当时的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宋堃,就以李宗仁为例,拟了一份丧事报告书,呈送中央处理。
周总理仔细地看了一遍,最后删掉了四个词,将“建议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傅作义主持葬礼”改为“全国政协主席周恩来主持。”
这一变化,仅是四个字,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由副主席改为主席,规格更高,显示了对李宗仁的尊重。
其次,对台湾来说,这是一个积极友好的讯号。
李宗仁既是中华民国的副总统,又是代总统,中共的大敌,竟被这样对待,实在令人吃惊。
另外,在国际影响力方面,也可以向世人展示一个东方大国,放下过去的恩怨,敞开胸怀,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国家来建立外交关系。
毛主席看了葬礼的报道,对周总理的这一改动赞不绝口,他也很赞同,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论团结,我和恩来比起来,差得太远了!”
这个丧事,不但登在《人民日报》上,香港《大公报》和《文汇报》也登了出来,以推动统战工作。
这一消息一出,举世皆惊,新中国的这种举动,在全世界都是前所未有的,它对昔日敌人的葬礼,也是如此的重视,让所有国家都对新中国肃然起敬。
同时,白崇禧在得知李宗仁回国之后,在台湾进行了许多抨击和批评的讲话。但李宗仁对白崇禧目前“笼中鸟”的困难地位,却深有体会,只道:“他自有苦衷。
其实,白崇禧听说李宗仁回来,就已自知难逃一死,他沉痛地告诉侍从:「德邻投共党,我以后在台湾,就更加无颜面对了。」
他为什么要这么说?
李宗仁还在海外,白崇禧和李宗仁的关系又特别又密切,是各方面势力和公众密切注意的目标,因此蒋介石就是要拿他开刀,也只好暂时放一放。
蒋介石称白崇禧为“老妹子”,并命人二十四小时对其严加看管,以致白崇禧不但没有任何权力,甚至还丧失了个人自由,几乎是“被软禁”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虽然明知蒋介石已派人对他严加看管,但白崇禧仍不能抗拒,仍积极地与之合作。
比如,他和一个朋友一起去喝咖啡,结果结账的时候,他请了三桌人,这让他的朋友很是纳闷。
白崇禧一边说,一边用手一指:“你们难道不知道,那两张桌子上,坐着的都是我的保镖!他们这么努力,也是应该给他们买单的。”
事后,蒋介石迁怒于白崇禧,下令特务头子谷正文对白崇禧采取直接的惩罚手段。
在接到命令之后,谷正文便设计了一个杀人计划。他先是买通一名杨姓副官,打听到白崇禧的下落,说:“先生正到花莲县寿丰山腰上去狩猎。”所以,谷正文就在山里设下了一个陷阱,打算将他击杀在山里。
谷正文在调查之后,找到了一条通往山里的小道,可以乘坐有轨电车上山。那时白崇禧已经七十多岁了,肯定是要坐到山上去的。
谷正文等人在白崇禧等人经过的地方找到一座木桥。因此,他们偷偷地取下一些螺丝钉,白崇禧一方一过木桥,便与铁轨一同跌入50米的深谷。
事件发生之日,白崇禧等人欣然前往高地狩猎。下午三点,白崇禧等人果真乘有轨电车抵达木桥,随行的还有两名随员。前一辆车上,是乡长的儿子,还有他的助手。
头一辆汽车驶过木桥,果真把人和车子一起掉进了峡谷里。眼看,白崇禧也将步入后尘,但说时迟那时快,侍从一手将白崇禧推下了马车,而他自己却随着马车跌下了山谷。
白崇禧从地面上站起身来,惊恐地望着谷底的一片残尸,又看看周围的谷地,顿时恍然大悟。
一招不行,又来一招。谷正文还想办法对白崇禧平常服用的药做些手脚,以此来危及白崇禧。
1966年12月2日,白崇禧被近侍在房内发现,赤身露体,身上的睡袍、被单都被撕碎。一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就这么被终结了。
对于他的死因,有很多种说法,也是一个巨大的谜团,让后世的人都很感兴趣。
白崇禧之死,使蒋介石和白崇禧之间的矛盾,也因此而告一段落。李宗仁则没有机会同蒋介石见面,此时李宗仁决定同人民一道,继续为祖国的统一事业而奋斗。
蒋介石亲临白崇禧的追悼会,首先向白崇禧的尸体行了三礼,蒋介石一脸悲戚,仿佛充满了悲伤。
只是不知道他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