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雨天做一位得体的“精神小伙”

有觉睡眠 2022-06-30 16:16:23

上月一则#2岁留守男孩雨天躺屋外睡觉#的微博上了热搜。

在阴冷的下雨天,小男孩蜷缩着小小的身体,躺在屋檐下睡觉。

除了心疼之外,为什么一到下雨天就精神不济,忍不住想睡觉这一问题也值得思考。

微博上关于#下雨天睡觉#的话题,早有上万讨论,上亿阅读。

看来在睡觉这事儿上,实打实的一人深有体会,万人感同身受。

“雨”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让大伙儿睡爱得深沉?

光线

褪黑素是脑部的松果体分泌的,具有促眠作用,但它的分泌是有昼夜节律的,受光线的影响,主要在夜间分泌。

雨天光照时间不足,天色昏暗,松果体以为到晚上了,就提前“打卡上班”分泌褪黑素。

分泌得越多,人就越困,睡得越香。

但凡忍住不睡,都是对自己身体的不尊重。😡

声音

滴滴答答的雨声敲打着窗户,不仅有节奏,还很有规律,这种声音被叫做白噪音。

白噪音并不是噪音,是指一段声音中的频率分量的功率在整个可听范围(0~20KHZ)内都是均匀的。

日常生活中,下雨声、海浪声、虫鸣声、电视声等都属于白噪音。

就像有的人会听着电视打盹儿,当然电视里面演什么就很重要。

如果演武打片、战争片、或者鬼片,哐哐当当大呼小叫的那就不容易睡着。

但如果演的是家庭剧,然后讲一些絮絮叨叨的不太重要的事情,就极容易让人犯困。

这是因为单调、有规律的声音就像耳朵前的一道盾牌,能对抗其他的噪音。

弱化窗外汽车的鸣笛声,楼上邻居的脚步声,让大脑进入一种安静、不活跃的状态,进而产生疲劳感和困倦感。

氧气

在生理上,困不困取决于交感神经,而让交感神经活跃的前提就是氧气。

天气晴朗时,空气中含氧量增多,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所以头脑清醒。

相反,气压下降的阴雨天🌧️,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下降,交感神经处于低落状态,情绪也会变得很emo,随时随地开启网抑云……

在低落的情绪中,人就会变得昏昏沉沉,不想做事只想睡觉。

网友们甚至得出了“学可以不上,但觉不可以不睡”的大胆言论。

湿度

下雨之后想睡觉,和空气中负离子浓度升高也有关系。

雨水和空气摩擦,会产生负离子,雷电也会产生大量的负离子,空气负离子具有镇静和催眠的作用,让人容易入睡。

不仅如此,空气负离子的增加还会改善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使人更为舒适。

可以说这睡的不是觉,是健康。😁

他:你这是欺骗自己。

你:骗骗自己吧,这样心里能好受点。

综上所述,下雨天想睡觉其实是一种符合人体生理系统的自然反应,单方面归罪于“懒”实在太过武断。

可惜的是,并每一个人都能够在下雨天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大多数人都要工作/学习,所以就需要克服雨天带来的瞌睡感。

想让自己在下雨天精神一点,可以从一些小细节入手:

●泡杯茶或咖啡,既补充水分又提神醒脑;

●备一份提神醒脑的精油,心绪不清时,细嗅或擦拭都很方便;

●站起来伸懒腰,活动下骨筋,扭一扭颈部,又解乏又能消除酸痛。

没人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在工位上打瞌睡,为了避免「下雨天在工位上睡觉,被老板抓包」,最好转发这篇文章,让老板不经意间看到。

既增长了知识,拓宽了眼界,让人与人之间多了一份宽容,多了一份理解。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