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笑话说的是:有钱人的快乐我感受不到,但有钱人的烦恼我却感受得到哈哈哈哈……
有觉表示此话说得相当在理。
毕竟在睡觉这件事上,甭管你是达官贵族还是平民百姓,一律众生平等。
哪怕你坐拥上亿豪宅,豪掷百万装修也不一定能如了“觉”的意。
对于「总是翻来覆去睡不着怎么办?」这个问题,大多数人的回答是:还能怎么办?继续躺着呗,躺到睡着为止。
这么做的理由无非是“闭目养神,躺着总好不躺好”。
那么,这个做法到底对不对呢?
答案是:错!错!错!
这么做只会让你越睡越睡不着!最科学的做法就是:起床,别睡了。
虽然听起来很颠覆,甚至让人难以接受,但别着急,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科学。🙋
01
硬躺怎么就不对了?
要知道,床是用来睡觉的。
要想一躺床就很好睡,必须在心里和身体上建立一个条件反射:床=睡觉。
如果总是在床上干躺着不睡觉,甚至在床上做其他事情:比如刷手机、玩游戏、看书、吃东西等,时间一长,就会形成这么一个让人抓狂的条件反射:床=清醒。
这个连接一旦形成,床就不适合睡觉了,只适合拿来办公或娱乐。
久而久之,这张床会变得越来越不好睡。
如果你有过下面这些经历,你就会明白这绝不是在危言耸听👇:
在沙发上能睡,在座椅上打瞌睡,一躺床就睡不着;出差在外,飞机能睡,动车能睡,在自家床上没法儿睡。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这样岂不是会让白天状态更糟糕?
对,今晚的睡眠时间的确不够,明天白天的状态也不会很好。
然而,这世上谁能保证,一年365天每天都是好状态呢?
就连陆老爷子也有睡不着的时候
另外,今晚是今晚,明天是明天,今晚睡不好,会让人累积更多的“睡眠驱动力”,那么在明晚,睡好的概率就会更大。
过几周你就会发现:
①你会更容易入睡
②你的睡眠时间在变长
③就算前面的1和2都没实现,但是,你不再过度纠结睡眠问题,心态更从容了。
就像CBTI失眠认知行为治疗中的「睡眠限制疗法」,压缩睡眠时间,减少躺床时间,增加睡眠效率,同时提高睡眠驱动力,让未来更好睡。
02
睡不着可以做些什么?
虽然不能硬躺着,但也不能傻坐着吧?
总得找点事来做,以彰显自己「为睡觉做出过努力」的态度。
第一个就是看纸质书
人在看书的时候精神比较专注,而在注意力集中的时候比较容易感觉到疲劳,这样睡眠质量也会提高,对入睡困难有一定的帮助。
但一定要注意,不要选择恐怖类和羞羞类的,否则越看越兴奋也不是没有可能。
再一个就是放音乐
轻缓的音乐可使人情绪平稳、放松,起到镇静、安眠、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
避免选节奏感强的音乐,以免越听越嗨,即便是睡着了,意识里也会紧张,睡眠质量得不到保证。
还可以到窗边吹吹风看看夜空
用最质朴的方式吹走忧与愁,等心情放松后,觉自然会睡得更加安稳。
03
半夜醒来后这2件事不要做
好睡眠讲究多方配合。
讲完「睡不着不要做什么」和「可以做什么」,「半夜醒来不要做什么」也得落实到位。
不管是惊醒、口渴还是起夜,都尽量不要做这2件事:
不要看时间
很多人肯定有这个习惯,如果半夜醒来,第一件事绝对是拿起手机看现在几点。(中了的UU请自觉转发!)
看时间是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因为睡醒了看时间会加重焦虑。
比如,你明天早上需要7点起床,后半夜醒了,一看时间:4点。
“7-4=3,糟糕,只剩3个小时了,赶紧睡!赶紧睡!”你这一着急,一用力,八成会更加睡不着。
对此,有觉的建议是👉反正都定了闹钟,你管他现在是几点呢,不看就完事了!
不要开大灯
如果光线一下子变得很亮,精神和身体状态都会马上“开启”。
即使只是短暂的灯光,也会使人体分泌褪黑素不可缺少的酶分泌量锐减,使人不容易再次入睡。
可以购置一套几十元的柔光感应灯,人来即亮,人走渐灭,省钱省电又省心。
工作要努力,睡觉要佛系。
现在社会压力太大,焦虑成了全社会通病,睡不好的人总有太多的放不下,想太多,纠结、焦虑无处舒解。
治疗失眠其实是治疗心病。
如果能秉承佛系的处世态度,不强求不争取,熬到自然困,困到自然睡,睡到自然醒,失眠便会不治而愈。
这话陆老爷子听了都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