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武台北面
栾城历史悠久,相传源于春秋晋大夫栾书的封邑,故名栾邑。东汉章和元年(公元87年)置栾城县。西汉初,这一带曾称棘蒲,后合并到平棘县。为什么介绍这些,这就与柴武联系起来。

问月亭
进入柴武台公园,我们来到“问月亭”南面,这里有介绍栾城历史人物、古栾八景的碑林。前后左右几排,既有文字又有雕像。从北数东面第一排,是“栾书”,世称“栾伯”,春秋军事家、政治家,受封食邑于栾城境域,称“栾邑”。这就是栾城建县之始。

柴武雕像
从北数西面第一排,是柴武,一名陈武,西汉初大将,栾城人。公元前209年,起兵反秦,后投靠刘邦。公元前202年,刘邦围项羽于垓下,柴武殿后,立下战功,翌年被封为棘蒲侯(汉时栾城一带称平棘县),名列《汉书》功臣表,后官封大将军。公元前163年,柴武薨,谥号“刚”,归葬栾城,坟墓高大,后人称柴武台。这就是柴武台的来历。
从史书来看,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反秦起义。陈胜牺牲后,项梁为楚国上柱国,东阳令史陈婴率义军来归,渡淮后,英布、蒲将军又以兵相属。这个蒲将军是不是柴武呢?没有明确。
不久,项梁被秦将章邯袭破阵亡,一度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兵救赵。大军很快到了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宋义率部不前,项羽气愤极了,杀了宋义,先派英布和蒲将军领二万人渡河,解救巨鹿。接着,亲率大军渡漳河北上,“破釜沉舟”,大破秦军章邯。也留下了好多成语,还有“作壁上观”、“以一当十”等。这里又提到了蒲将军,是不是柴武呢?又没有明确。
到了秦二世二年十二月(公元前208年),刘邦率兵西进,攻打昌邑,没有打下,撤兵到栗县,正好遇上刚武侯四千人,柴武并入了刘邦军队。也就是说,柴武从这时起才成为刘邦的军队。
到了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十月,柴武率军攻打历山之下的齐国守军田既,大破田既,以功封棘蒲侯。据说,棘蒲侯国,就在栾城这一带。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率领诸侯军包围项羽,韩信打先锋,孔聚、陈贺为两翼,周勃、柴武随刘邦殿后,掀起了“四面楚歌”,“垓下之战”,逼得项羽自刎乌江。
到了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韩王信反叛,又与匈奴勾结侵入参合,对抗汉朝。柴武率军迎击,先是写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他。说是皇帝宽厚仁爱,尽管有些诸侯背叛逃亡,再度归顺,总是恢复原来的爵位名号。你只是战败才逃亡匈奴,也没有什么大罪,快来归顺吧!韩王信回信说,自己有三条罪状,恐怕不行,没有归顺。于是两军交战,柴武率军攻下参合,将韩王信斩杀。
这些地方,1978年冬天,我们炮兵部队铁路运输到达朔县一带进行摩托化战备训练,大多到过。如韩王信所说匈奴进攻马邑,不能坚守城池,献城投降,就是后来的朔县。据明《马邑县志》载:相传,建城时边建边塌,忽有马周旋,驰走反复,后随马迹筑之,城乃成,遂名马邑。现在马邑村离朔州古城、马邑汉墓群、神头电厂都不远。
到了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济北王刘兴居反,柴武为大将军,率军讨伐,打垮济北叛军,俘虏济北王。
所以说,柴武战功卓著,被列为助刘邦统一天下的西汉十八功侯之一,排列第十三位。汉文帝后元年(公元前163年)逝世,谥号刚侯,也称刚武侯。
这就与前面所说的“蒲将军”联系起来,“蒲将军”说的是不是柴武呢?为什么又不直接说“柴武”呢?有的还称“陈武”?这可能与柴武的儿子祡奇与淮南王刘长密谋造反,事情败露被捕,不得继承侯位有关。史学家们在书写的时候往往就避讳了、含蓄了,特别是在柴武还没有归顺刘邦时。
后来,棘蒲侯国也被废了,并入平棘县。所以说,赵县,古称平棘县,也称古棘蒲邑。直到东汉章和元年(公元87年)才置栾城县。
历史就是历史,棘蒲侯国是客观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柴武去世,就归葬于他的封地——棘蒲侯国——栾城。因墓冢高大,后人称柴武台。

柴武台南面
我们向东走去,来到了柴武台。柴武台早就今非昔比,上面建有两层飞檐斗拱的殿庭楼阁,上书“凌空阁”三个大字,里面有些古迹图片展览。

柴武台北面有一小亭,左右有两块石碑,竖碑写道:“柴武台遗址”,背后有介绍。

横碑写道:“柴武台古墓”,上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下有落款,背后也有介绍:柴武台古墓,位于栾城区栾城镇寺下村西柴武台公园内,俗称柴武台,为西汉初年大将柴武的墓冢。秦末,柴武跟随刘邦作战,垓下之战任后军统领。西汉初年,因军功封棘蒲侯,后率军平定韩王信叛乱和济北王刘兴居谋反,死后葬于此。墓葬封土南北长150米,东西宽100米,高约4米,隋代在其上建善众寺。

这下子我就更清楚了,在柴武台前面也有一个小亭子,东面就是寺下村,西面立有“善众寺遗址”石碑,背后也有介绍。说的也是到了隋代柴武台上面还建过善众寺,看来这“凌空阁”是后建的。谁这么大胆,竟敢在柴武墓冢上动土?

据说,是柴武的后裔,不仅在他的墓冢上建起了善众寺,还皈依佛门,担任了主持。而且当时的善众寺规模很大,相传唐初,玄奘未去西天取经之前,还曾在此挂单呢?要不然,紧靠柴武台的北面,立有一石碑:“唐玄奘法师挂锡处遗址”,背后介绍着经过。

当然,在参观介绍栾城历史人物、古栾八景碑林时,也看到了“柴台晓雾” 的介绍。“金碧彩绘,仰逼云霄,石栏高古,廊庑清幽”,据说,拂晓登临,云雾缭绕,犹如在人襟袖间也。可能与周围的树木、河水、蒲草、沼气有关。我们到了这里,在阁前照相时,也是雾气昭昭,阁上的牌匾都看不清楚,到底是“凌云阁”还是“凌空阁”?可见“柴台晓雾”名不虚传。
看来真是应了“棘蒲侯”的爵号。棘,是指自然里的野生酸枣树;蒲,是指浅水中的蒲草,这运粮河边,既有野树棵子,又有水边蒲草,特别是柴武台前面的大树,粗壮高大,有年头了,自然环境非常好。不由填一首词——潇湘神:“柴武台,柴武台,慕名历史我今来。施展风华扬古邑,栾城飞跃创名牌。” 柴武台公园确实建设的不错,既保留了柴武台古迹,又创建了三苏祖籍纪念馆,值得一游。
九口 202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