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一名来自云南的考生在高考后自信满满地报考了北京大学,可是,成绩优异的他到最后却只拿到了一张专科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从北京大学到专科学校,这名成绩斐然的考生为何没能进入他所心仪的院校呢?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原来这还要从一篇作文说起。

1977年,停滞了十年的高考制度终于得以恢复。不仅如此,为了能够选拔出更多人才,高考还宣布了一项重大改革——不管你是工人还是农民;不管你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还是复员军人、干部,只要有一颗求学的心,就可以参加高考。《人民日报》火速刊登了这一好消息,一时间,数以万计的中国人都加入了读书求学的行列中。
同年11月21日,570万考生走进了高考的考场,他们虽然年龄不同、身份迥异,但是,他们的手上都在为了用知识改变命运的目标而努力地奋笔疾书着。

在这万千考生中,有一名来自云南的考生怀揣着考上中国最高等学府北京大学的梦想坐在了考场上。他成绩优异,曾多次考取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当高考落下帷幕,这位考生发挥超常,写下了一篇十分令自己满意的作文,考生也因此更坚定了自己可以考上北京大学的信念。可谁知,正是这篇作文成了这名考生考上北京大学最大的阻碍。
随着高考放榜,周围人都渐渐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可是,这名考生等待了很久都没有等来录取通知书的消息。于是,这名考生决定前往县里的教育局探寻一下具体情况。

令考生没想到的是,经过工作人员的查证,他并没有被任何学校录取。事实上,他的成绩是不可能不被录取的,他不明白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只能不停地质问工作人员自己到底考了多少分,为何会没被录取。
考生的吵闹声也惊动了在一旁的教育局局长,局长连忙将考生叫到屋内了解情况。这时,考生才知道自己引以为豪的作文竟得了零分。
原来,这名考生写的作文十分优秀,用文学的角度来看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满分作文。奈何文章全文言辞犀利,以个人角度抒发了对政治的见解以及对国家政策的批判。

此时,特殊时期刚刚过去,这篇文章的出现让各位阅卷老师的心中都忐忑不安。因此,到底给这篇作文打多少分让老师们一下子犯了难。最终,在各位老师们的商议下,大家决定给予这篇作文零分,然后将这篇高考作文作为有争议的文章交给省招生办公室复议。
省招生办在拿到这篇文章后,也觉得十分棘手,不知如何处理,只能将这篇文章的审批意见汇报给北京教育局局长。经过层层汇报,远在北京的邓小平也得知了这件事情。
邓公细细将文章读了一遍,觉得这篇作文称得上是一篇好文章。为此,邓小平严厉地批评了教育局局长:“怎么能够因为有考生在高考作文中敢讲真话,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就把作文判零分呢?这对人民群众是不负责任的,必须要重新阅卷。”

在得到了邓小平的指示后,教育局局长便让阅卷老师抓紧时间重新阅卷,给予这名考生一个公平合理的分数。
最终,在加上了应得的作文分数后,这名考生取得了可以上大学的成绩。不过,在经历了零分作文的风波后,这名考生也遗憾地错过了北京大学的录取时间,与他梦想的学校失之交臂,获得了一所专科学校的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