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谱!钱多用不掉,上科创板未满月,华虹拿210亿去“理财”了?

巧绿说商业 2024-03-21 22:05:16

2023年8月7日,全球第六大、国内第二大的晶圆厂华虹公司高调亮相科创板,以212.03亿元的募资规模,成为年内最大IPO。不过8月23日晚,华虹又发布公告称,计划使用最高余额不超210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也就是说,刚募集完资金,上了科创板未满月,华虹公司就拿去“理财”了。华虹发这个公告确实让我脑子瞬间就浮现二个字:离谱!你钱多用不掉,你募集怎么多资金干嘛?你去理财我干嘛不自己去理财?

一、现象:算一算,华虹把210 亿存进去,一年就能收获15亿利息

我们要知道,这次华虹公司超募32亿元,总额212亿元。这也是A股年内最大一笔IPO,同时也是科创板史上第三大IPO。

大家或许想着,你拿了钱,好歹得拿钱办事,继续扩大生产搞研发之类的吧?结果人家转头将上市募集来的近212亿资金全部投入“理财”拿去吃利息了。

此前有媒体报道,香港有年利率高达 7.28% 的存款产品,产品门槛是:面对合格新客户,其入门资金为 1000 万港币(约合人民币 930 万元)。如果按照这一利率来算,华虹把 210 亿存进去,一年下来,就能收获 15 亿。

华虹公司是中国大陆第二大、全球第六大晶圆代工厂,称得上是芯片代工巨头了。但其辛辛苦苦干了 10 年,也才赚了 16.98 亿美元(约合 124 亿人民币)。平均下来,差不多一年赚 12.4 亿元人民币。这不比造芯片赚得多,还造什么造?

回想8月7日,华虹公司以52元/股首发上市,开盘最高涨15.15%,随后一路走低,最低跌至 52.3 元,险些破发。第二天,华虹公司则快速跌破了发行价。截至今日收盘,华虹股价报43.83元,市值为75亿元。

华虹这种千亿IPO一上市,A股总市值供应近千亿,相当A股全天成交金额的30%,IPO圈钱,直接把大盘那点涨幅吃掉了。募资拿到的钱,没有规划好用处,只能用来买理财,那么它们上市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套股民们的钱么?

另外,华虹半导体并不是真正的芯片研发、制造企业,只是一家晶圆代加工企业。这样的企业,是否能对得起千亿市值,这些都是要好好掂量掂量了。

二、分析:当然,在项目无法开展情况下,华虹拿去做现金管理也是合理的

根据上交所规定,募集资金只能用于所规定的用途,且募投项目搁置超一年需重新论证。所以,在项目无法开展的情况下,华虹拿去做现金管理是合理的。

但是也只能做短期理财,如果募投项目长期不能开展的话,就能说明有问题。 你还没办法,原因嘛,总是有很多的,比如我搞项目,项目没那么快上线吧?上线了也有周期吧,不可能一下全投入吧?进度有可能缓慢吧?

这些都是正常因素吧?那这段时间,我总不能让钱空着吧?不如拿去买理财。合理合法。你能怎么办?但是,这里还是有些令人疑惑的地方了。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管理办法,第六十七条,上市公司必须披露募集资金的具体用途,运用和管理安排。

可是,我看了下在华虹A股创业板上市的招股书。华虹对于募集自己买的披露只有寥寥数行,如下图,没有一项说会拿来理财的。而且根本没有提及募集资金会如何管理。

所以很明显,华虹的上市招股书其实并不符合上市管理办法的要求。它没有披露资金用来理财的用途。

同时,华虹理财是否也违反证监会管理办法?证监会在2023年2月发布最新的注册制管理办法。其中对募集资金提出了管理办法。

根据最新的注册制管理办法,发行时必须决议募集资金用途。而招股书中的用途,我就假设是股东大会决议产生。现在华虹把钱用去理财,很明显要么是违反股东决议,私自使用资金,要么属于IPO披露虚假信息。

根据最新注册制管理办法第五十二条,五十三条,很明显华虹的操作有违管理办法,证监会应该实施惩戒。但关于惩戒的具体内容不得而知。

美国证监会做法,美股IPO对于资金使用的披露要求是类似的,但是美股还有更多的要求。

根据美国证券法第463条701(f)项,IPO企业必须每个季度都披露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以让投资者监督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

如此看来,我们还是应该要对这种没能披露资金使用情况的IPO企业做出一定警告,并令其遵守披露使用的用途,并警示未来企业要披露资金的真实使用意图。

更重要的问题是,国内股东对这种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事情会是什么反应。如果股东没有反应,那只能说这些大股东蛇鼠一窝,都是为了收割韭菜而已了。三、本质:真正优秀的上市公司,回购+分红+尽可能少减持才是标配

现在不少A股就是这个德行,你问它为什么募集资金,为什么不分红,它会告诉你,因为公司要投资项目建设,但是转身它就去存钱或者购买理财,你问原因,它会说因为投资项目需要严格的考核,详细考虑其投资风险,做出审慎决策。

上市两年不停圈钱发布纸面利好,时间一到大股东减持,留着打中小投资者和打好招呼的基金在里面抬轿子。你这种股票,但凡我们能完全放开做空,早就把它的股价给做烂了,它还敢这么肆无忌惮?就像獐子岛的扇贝游来游去,如果能做空,第一次扇贝离家出走就能给你把公司做破产了。

还有,你作为新股,为什么能把估值做的比港股大这么多?直接两倍的估值,你拿所谓流动性和投资者结构来解释?现在动不动新股股价市盈率几十上百,一上市就开始跌个几年消化估值,你把投资者的权益放在哪里啊。

国外顶级龙头科技公司,随着股价不断的上涨会想办法维护股价,回购+加大分红。我们很多所谓的科技公司,涨多了就离婚分割股权,变相减持。很多回购也是做做样子,和减持的金额比起来,简直九牛一毛。

美国过去回购的就不提了,我就只聊2022年就回购了1.26万亿美元,而且人家IPO才480亿美元。这个东西怎么讲?公司没有错,但市场就是太重视融资,不重视投资,不重视投资者的权益,不然大家为什么会非常在意这些事情。

还有就是新股发行也太贵了,明明一模一样的公司,同股同权。港股18.8,320亿市值,A股发行价就50多,跌了这么久还有40多块钱,市值700多亿。这就是不合理,根本就不能给这么高的定价。

虽然港股流动性差,但估值不是流动性,流动性是股价炒作的问题,估值就是企业本身经营企业的问题,不是说完全要按照港股估值发行,但肯定不能差距这么大。这样发出来的新股,基本上就是先跌几年消化估值再说。

对股市压力很大,一直这样发行这么多,这么贵的股票出来,A股什么时候才可以牛起来?2000年的时候就1000家新股,16年的时候3000家,现在5000多家。新股真的不能发这么快了,估值也不能发这么高,大股东减持也应该控制。

不然都来股市圈钱,上市以后过几年就减持,中小投资者才是最痛苦的。而真正优秀的上市公司,回购+分红+尽可能的少减持才是标配。其实公司解释再多也是多余的,大家要看见更多真金白银的投入,毕竟中小投资者都心里有数。最后的话:我希望这些钱能发挥它应有的用处,也希望大家能从股市赚到钱吧!

总之,高融资低分红,资金打着扩大再生产的名义去存款或者理财,这种奇葩现象在A股屡有发生。A股的不少企业被投资者惯的成为了貔貅,只进不出。诚然,咱们股市设计之初是为了给公司募集民间资金。但是你别忘了,投资者不是傻子,你现在公司自己坐庄收割韭菜,也难怪现在A股成交量难上万亿了。

最后,我不是为吐槽而吐槽,其实这是一个关键点。“同股同权”,买一模一样的东西,在香港花一块钱能买到的,在大陆要花两块四。作为投资(非投机),这有真有投资价值吗?可见,比较而言,公司资金运用反而是小事,不是吗?
0 阅读:0

巧绿说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