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简介(中)

泠泠泠七 2023-09-14 21:34:35

接(上)

李景虹院士(2019年当选)

李景虹,1967年12月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分析化学家,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分析中心主任、分析化学所所长。

1991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化学系获化学物理和高分子物理双学士学位,1996年获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近年来致力于电分析化学、生物电化学、单细胞分析化学、纳米电化学及能源环境电化学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Nanotech., Nature Protocol, Nature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Anal. Chem.等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350余篇,应邀在Acc. Chem. Res.,Chem. Rev., Chem. Soc. Rev.等期刊发表综述,论文被引用>47,000次,H-index 109。2015-2019年连续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他有关生物传感研究工作之一入编了被广泛采用的Chemistry: The Central Science《化学:中心科学》美国著名大学教材的第12-14版(2010-2020年版权)。

他始终坚持工作在教书育人第一线,长期为本科生讲授基础理论课程,多次被评为清华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北京市优秀教师、Eli Lilly 亚洲优秀导师奖、卢嘉锡优秀导师奖等,为我国化学界培养一批优秀人才,其中包括近40人成长为教授、副教授等科教中坚力量。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化学会-巴斯夫青年创新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电化学贡献奖等。任Chem. Soc. Rev., ACS Sensors,Biosensors Bioelectronics,Small Methods, Materials Today Adv., Current Analytical Chemistry等期刊编委或副主编、并积极参与推动中国期刊的建设与发展。他是第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以来一直为我国的科技、教育、生态文明、公共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等重要国计民生领域积极建言献策。

杨卫院士(2003年当选)

杨卫,1954年2月16日出生于北京,固体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主席,前校长。

1978年5月至2004年8月先后在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工程力学系任教。1997年至2004年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主任,2004年4月至2004年8月担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常务副院长。2004年至2006年任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2004年9月至2006年7月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2006年8月至2013年2月任浙江大学校长。2013年2月至2018年2月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

曾担任力学学报和Acta Mechanica Sinica主编、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执委、亚太断裂学会主席。2014年11起担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目前担任国际复合材料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洲区主编。2019年1月起担任世界科学院司库。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固体的强度与破坏、微纳米力学、多铁性力学、软物质力学、航空航天结构与材料力学等。近期取得的代表性成果包括:(1)发展了纳米晶体高速变形的大规模并行分子动力学方法和低速变形的微结构演化算法;(2)提出了连续介质和分子动力学相耦合的跨层次模拟算法,以及用于多组元合金原子尺度模拟的介原子赝势;(3)提出了电致断裂、电致疲劳、电致质流失稳和畴变力电耦合研究的机理模型;(4)发展了智能柔性材料电致大变形的驱动机理和全柔性机器人的设计方法。

2002年获得全国五一奖章。1995年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200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8年获得何梁何利奖;2011年获得周培源力学奖;2011年获得ICCES Eric Reissner 奖;2012年获得ASME Calvin Rice奖;2017年获得ASME Warner T. Koiter奖。

杨万泰院士(2017年当选)

杨万泰,1956年10月出生于河北成安,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生物医用材料北京实验室主任。

2000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杰出青年基金,2001年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称号,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研究方向为高分子化学,针对此领域内影响高分子材料和工业技术进步的一些重大科学难题,进行基础层面的方法学研究。在有机材料表面改性新反应/技术、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新方法、非均相聚合新技术等领域取得了系列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并进入工业应用。迄今发表SCI论文550多篇,出版著作6部,申请发明专利70多项(已授权40多项)。

社会兼职主要有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副主任等,并担任《Biomacromolecules》、《高分子学报》、《中国化学快报》、《膜科学与技术》等期刊编委。

杨振宁院士(1958年当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2017年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振宁,男,1922年10月1日(护照上为9月22日)生于安徽合肥,物理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科学院荣誉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创立“杨-米尔斯规范场”论(Yang-Mills gauge theory)和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历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洛克菲勒大学董事。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物理学会以及巴西科学院、委内瑞拉科学院、西班牙皇家科学院、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日本科学院荣誉院士。曾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美国费城富兰克林研究所的鲍威尔科学成就奖、费萨尔国王国际奖的科学奖。著有《杨振宁论文选集》《杨振宁文集》《曙光集》《晨曦集》等。发表论文约300篇。

吴良镛院士(1980年当选科学院院士,1995年当选工程院院士)

吴良镛,男,汉族,江苏南京人,中共党员、民盟盟员,1922年5月出生,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中国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2012年2月14日,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吴良镛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

1946年起协助梁思成教授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从事建筑教育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曾任建筑系副主任、主任,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世界人居学会主席。现任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

专著《广义建筑学》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创建了中国人居环境科学,成功开展了从区域、城市到建筑、园林等多尺度多类型的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 。主持的《北京奥林匹克建设规划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工程和新四合院住宅体系规划设计,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和建设部的优秀设计奖,亚洲建协建筑设计金牌奖和联合国世界人居奖。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法国文化艺术骑士勋章、首届梁思成建筑奖、荷兰克劳斯亲王奖、陈嘉庚科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重要奖项,以及全国先进工作者、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等荣誉称号。

邱勇院士(2013年当选)

邱勇,男,汉族,1964年7月生,四川荣县人,198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教授,1983年9月进入清华大学学习,1994年7月博士毕业留校任教,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机光电材料科学家。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长期致力于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研究重点包括有机半导体材料、有机电子学基础理论、有机发光显示材料和器件。系统研究了分子结构、薄膜结构以及水、光对有机材料光电性能的影响规律。围绕OLED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发展了新型的电子注入材料,发明了高迁移率的电子传输材料,设计了新型的发光薄膜结构,在突破发光效率和稳定性两大技术瓶颈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制成功高性能OLED显示器并成功应用于航天服,积极推动技术成果的应用,实现了OLED器件的大规模生产。

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6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7年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获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张希院士(2007年当选)

张希,1965年12月出生于辽宁本溪,籍贯湖南长沙,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八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副部长级)。

张希院士是清华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他致力于将高分子化学与超分子化学相结合,发展功能超分子体系的分子工程学,取得了一些在国内外学术界有影响的成果,主要包括:提出了超两亲分子的新概念,在超分子化学与胶体界面化学之间建立了新的桥梁,并以此实现了可控的分子自组装与解组装,为制备新型功能超分子材料和器件提供了新的途径;建立了基于主体增强非共价作用的超分子聚合新方法,可用于水溶液中组装线型、支化和超支化的超分子聚合物;进而,建立了自分类识别驱动的超分子聚合、超分子单体的共价聚合和超分子界面聚合等几种可控超分子聚合新方法,可用于制备可降解和自修复材料,推动了超分子聚合物领域的发展;提出了超分子自由基的新概念,即以超分子方法稳定或活化的自由基,可用于制备功能超分子材料,并为超分子催化提供新的途径;制备了一系列含硒两亲性嵌段高分子,其具有灵敏的氧化、还原和射线响应等特点,提供了一类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建立和发展了基于不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界面分子组装方法,并用以制备有机薄膜材料和功能表面;基于单分子力谱技术,研究超分子体系的分子内和分子间相互作用,为从单分子水平认识分子结构、超分子结构及组装驱动力提供了实验依据。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50 余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和大会报告200 余次。

曾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化学会-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化学会-巴斯夫青年知识创新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名列第二)、北京市茅以升青年科技奖、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宝钢教学基金会"优秀教师特等奖"、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美国化学会Fellow等奖励与荣誉。目前兼任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主任,《高分子学报》主编以及《CCS Chemistry》常务副主编。

张钹院士(1995年当选)

张钹,1935年3月26日出生于福建福清,计算机应用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

他参与人工智能、人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等理论研究,以及这些理论应用于模式识别、知识工程与机器人等技术研究。在这些领域,他已发表 200多篇学术论文和5篇(或章节)专著(中英文版)。他的专著获得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出版社颁发的优秀学术专著特等奖。他的科研成果分别获得 ICL欧洲人工智能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奖励。此外,他参与创建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0‐1996年担任该实验室主任。1987‐1994年任国家"863"高技术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专家组专家。

在过去30多年中,他提出问题求解的商空间理论,在商空间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粒度空间之间相互转换、综合与推理的方法。提出问题分层求解的计算复杂性分析以及降低复杂性的方法。该理论与相应的新算法已经应用于不同领域,如统计启发式搜索、路径规划的拓扑降维法、基于关系矩阵的时间规划以及多粒度信息融合等,这些新算法均能显著降低计算复杂性。该理论现已成为粒计算的的主要分支之一。在人工神经网络上,他提出基于规划和基于点集覆盖的学习算法。这些自顶向下的结构学习方法比传统的自底向上的搜索方法在许多方面具有显著优越性。

张洪杰院士(2013年当选)

张洪杰,1953年9月22日出生于吉林榆树,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化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9年起受聘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致力于稀土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与应用,以材料的结构与功能关系为研究重点,着重解决影响学科发展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发展了系列材料制备的新方法和技术。并将基础、高技术及应用研究有机结合,研制出的稀土新材料已成功应用于稀土交流LED照明、稀土环保着色剂、航天航空高超风洞测温、稀土镁合金汽车零部件、国防军工兵器等领域,满足了国家的战略需求。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被他人引用40000多次,获授权发明专利86项。撰写专著1部,编著3部

。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吉林省特殊贡献奖、吉林省政府创新创业奖、吉林省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吉林省学术成果特别奖、吉林省优秀海外归国人才突出贡献奖、卢嘉锡化学奖、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澳大利亚金袋鼠世界创新奖等奖项。现兼任《应用化学》主编,《发光学报》、《中国稀土学报》副主编,以及Advanced Science、Nanoscale Horizons编委等。

张楚汉院士(2001年当选)

张楚汉,1933年生于广东梅州,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水利水电专家。1957年清华大学水利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1961-1965年在清华大学水利系进行研究生阶段学习,1976-1978年担任北京市密云水库抗震加固设计组组长,1978-1981年在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土木系和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作访问学者,1988-2000年被聘任为加拿大蒙特利尔Concordia大学兼职客座教授。

60年来,紧密结合我国水利水电高坝工程实践开展研究,提出了高坝-地基-库水系统非线性动力损伤开裂分析模型,可以综合考虑无限地基辐射阻尼、横缝几何非线性、混凝土材料损伤开裂、坝体抗震钢筋等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了高坝动静力超载破坏的非连续全过程仿真分析模型,实现了高坝结构在动静力荷载作用下连续-断裂-非连续-破坏的全过程仿真;提出预测新建高坝安全性态的工程类比法以及三级承载评价指标,建立了科学性与工程实用性相结合的高坝安全评价体系。工程实践方面,完成了三峡、二滩、小湾、溪洛渡、锦屏等30多项高坝工程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安全评价。在国家重大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咨询活动中,参与或主持了如南水北调、西南大水电站群开发、怒江保护与开发、唐家山堰塞湖整治与北川地震遗址保护、水利学科发展战略、雄安新区生态水城建设、黄河水与工程方略等项目。

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0余篇,撰写《Nonlinear Behavior and Seismic Safety Evaluation of Concrete Dams》、《Numerical Modeling of Concrete Dam - Foundation - Reservoir Systems》、《岩石和混凝土离散-接触-断裂分析》等学术专著,主编《水工建筑学》、《水利水电工程科学前沿》、《中国学科发展战略·水利科学与工程》、《水利科学与工程前沿》、《世界都市之水》、《Dynamic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等教材和学术专著。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科技大会奖、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以及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叶剑英奖等。现为美国土木工程学会会员,中国水利学会名誉理事,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水利部科技委委员,国家科技奖评审委员,国际刊物《Journal of Earthquake and Tsunami》、《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等编委。

陆建华院士(2015年当选)

陆建华,男,汉族,1963年7月生于江苏省南通市,中国科学院院士,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主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IEEE Fellow,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现任《中国通信》(英文版)主编,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主要从事空间网络、宽带无线通信、信息与信号处理等研究,取得多项创新科技成果,并在国家绕月探测、大容量微波接力系统等工程中获得重要应用;发表主要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80余项。受邀在多个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学术报告。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奖项,以及“中国卫星应用杰出贡献奖”,被授予“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突出贡献者”称号。

陈晔光院士(2017年当选)

陈晔光,男,汉族,1964年8月生于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九三学社社员,细胞生物学家,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长,南昌大学教授、校长,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马普组织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1983年毕业于江西大学生物系,1986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90年获美国福特汉姆大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00-2002年任美国加州大学Riverside分校助理教授,2002年至今为清华大学教授。先后担任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第十一/十二届理事长、教育部2018-2022高校生物科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生物学/生物工程组)召集人之一、清华大学第十二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科技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十四五生物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专家组组长、Cell Regeneration杂志主编以及Cell Research和《中国科学-生命科学》等杂志编委。

主要运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技术手段,研究细胞信号转导机制及其生理病理功能,同时利用类器官技术研究肠、胃等成体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的机制,并探索癌症等疾病发生发展的机理。他的研究成果对深入了解胚胎发育、组织稳态、肿瘤发生发展等过程具有重要借鉴作用。研究成果被引用16000余次,连续多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曾获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等。

陈难先院士(1997年当选)

陈难先,男,汉族,1937年10月生,浙江杭州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民进中央副主席,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863计划监督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1962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毕业后长期在北京钢铁学院工作。1980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电气工程系进修,从事石墨和石墨插层化合物光学性质的研究。1984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博士学位。1986年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曾任科技部材料微观结构模拟设计实验室主任,国家863计划功能材料专家组组长,中国物理学会和中国材料学会理事。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他在国际上明确提出玻色体系、费密体系和晶格及界面体系四大类逆问题,并给出了系统的解法和系列性的应用。Nature对他的工作曾有整版评论。1993年以《应用物理中逆问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7年以《凝聚态物理中逆问题》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

范守善院士(2003年当选)

范守善,1947年2月出生于山西晋城,材料物理和化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凝聚态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富士康纳米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晋城市光机电产业研究院院士工作站进站院士。

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73-1975年在清华大学固体物理研究班学习,1981年获清华大学理学硕士学位,其后一直在清华大学任教。曾在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富士康纳米科技研究中心主任。1999年获教育部首届"长江学者成就奖"二等奖,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纳米材料与低维物理的研究。近十余年来研究方向集中在碳纳米管阵列、薄膜和长线的控制合成、性能表征和应用探索领域。发表SCI论文160余篇。

欧阳明高院士(2017年当选)

欧阳明高,1958年10月出生于湖北天门,新能源动力系统与交通电动化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交通电动化期刊eTransportation 创刊主编、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协会IHFCA首任理事长。

从“十一五”开始连续三个五年计划担任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科技重点专项首席专家。他长期从事节能与新能源动力系统研究。聚焦发动机排放问题、动力电池安全问题和燃料电池寿命问题,提出了发动机电控高压柴油喷射新方法,发明了毫秒级燃油压力波精确调控技术。揭示了高比能量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诱发与蔓延机制,实现了主动安全防控。发展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非线性动态建模与状态辨识理论,建立了燃料电池/动力电池混合动力系统设计与最优控制方法。研制出系列新装置与新系统并实现产业化应用,为我国汽车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汽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发表《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学术论文200余篇,多次被列入中国和全球高被引学者榜。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两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发明人)。还获得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联盟IPHE技术成就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等奖励。

周炳琨院士(1991年当选)

周炳琨,1936年3月生,四川省成都人,激光与光电子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

195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并留校任教,现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曾兼任国家863计划"光电子器件与集成技术"专家组组长(1987-1996),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光电子工艺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2003-2006年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信息技术科学部主任。周炳琨教授长期从事激光与光电子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1980年主编《激光原理》,获第一届国家优秀教材奖和电子部优秀教材特等奖。1984年,周炳琨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应用物理系访问期间,在国际上率先研制出高效率、长寿命、窄线宽、频率稳定的"半导体激光泵浦固体激光器",从而开辟了固体激光器的新领域。

80年代以后,周炳琨带领同事和学生们在信息光电子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包括晶体纤维生长及晶纤器件研究,光纤放大器,波分复用和时分复用光通信技术等。

郑泉水院士(2019年当选)

郑泉水,1961年3月出生于江西省金溪县,固体力学与微纳米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8年3月进入江西工学院(现南昌大学)学习,1982年2月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12月获湖南大学硕士学位,1989年12月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1990年1月至1993年5月在英国、法国和德国访问研究,1993年5月调任清华大学教授至今。2009年起担任清华学堂钱学森力学班创办首席教授,2010年起担任清华大学微纳米力学与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中心创办主任,2018年起担任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超滑技术研究所所长。曾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主任、中国力学学会旗舰杂志《力学学报》和Acta Mechanica Sinica主编等。

研究方面,在上个世纪创建了完整的本构方程张量函数理论,建立了郑-杜细观力学模型,解决了多个长期困惑学术界的力学难题。新千年后开创了结构超滑的理论与应用技术,在超疏水领域发现了若干基本关系,并致力于对拔尖创新性人才教育模式的探索。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6年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2000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4和2017年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获奖人),2018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指导的博士生中有三名获得了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未完待续)

3 阅读:4282

泠泠泠七

简介:关注民生关注热点关注沉浮宦海也关注热闹体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