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闹得很火的“丰巢收费”事件,完美的诠释了某些商家“把猪养肥了再杀”的商业手段。
(图源网络)
你说它违法吧,好像也不违法。别人的箱子也是花了钱的,收你一点使用费也不过分。
但你说它合理吧,可是自己已经付了快递费,是快递员要放丰巢里的,为什么自己还要再付费?
同时,已经“白嫖”习惯了,现在突然收费,又有点不舍得掏钱。
大家先撇开被猴耍了的愤怒,想想如果一定要收这个费用,到底应该由谁来买单了?
首先丰巢发布数据,说自己因为多年亏损:
数据显示,丰巢母公司丰巢开曼在2019年净亏损达到7.81亿元,2020年第一季度预计净亏损2.45亿元。
亏成这个样子,不收费好像不好意思。
其次,国家条例规定也确实提供了超时合理收费的依据:
我国现在实施的《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的第二十五条规定,“智能快件箱运营企业应当合理设置快件保管期限,保管期限内不得向收件人收费。”
也就是说,超出保管期限可适当收费,可见丰巢也没做错什么。
(附带商品广告)
但是,像丰巢这样的智能快递柜活了这么多年,也并不是毫无收入。
它肯定有一些收入来源:
一个是向快递员收取派件收费。就是快递员将快递放入柜子里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根据使用的快递柜空间大小收取。
然后是用户寄件收费,用丰巢寄件,丰巢通过自身平台赚取利润。
丰巢还会向用户收取超时使用费,超过时间就要收取一定费用(目前是自愿)。
另外,比较可观的盈利收入就是丰巢柜使用界面、小程序、APP、箱体……的广告业务收入。
虽然没有确切的数据证明丰巢通过这些途径能赚多少钱,但是它为自己大声喊冤,大家都是持怀疑态度的。
当然说起来,公婆各有理,也不能一言以蔽之。
整个事件看上去像是用户(这里以小区业主为代表,是主要讨论对象)与丰巢公司之间的利益对垒,实则当中还有一个重要角色,就是小区的物业公司。
智能快递柜进入小区,业主们都表示很欢迎。但是其中有些灰色地带,跟物业脱不了干系。
智能快递柜入驻小区要付租赁费,电费,维护费等等。那么就涉及到这个租赁过程中,产生的费用该给谁?
这里,房叔不得不再把发明公摊的李老爷子搬出来。
(对,就是我!)
公摊一时爽,**火葬场。
房叔要说的是,公摊之下,小区里的路灯,浇花园的水,各种公共设施的维护费用,物业扫地倒垃圾……这些所有产生的开销都是由业主承担的。
那么,公摊所需要的开销由业主承担,那么公摊部分产生的收益是不是也应该还给业主呢?
(电梯广告示意)
比如小区电梯里的广告,或者墙体广告,地下车库广告,自动贩售机、饮水机等占地租赁……
这些都会产生一定的收入,但通常都是由物业收取并留用。
久而久之,公摊部分出钱的地方要业主掏,收钱的地方,物业私自揣腰包。
这种不对等的利害关系,已经是个“千古难题”了,最可怕的是,业主们也都默认了,觉得也只能这样了。
然后回到这个快递柜,丰巢交了租赁费,自己也花大价钱运营,快递公司也给了使用费,现在业主也要交使用费。
丰巢、快递公司、业主三方都在花钱,唯独物业拿了钱。那你说大家怎么不生气?
房叔觉得,倒可以自建小区“快递柜”。
一来是省得柜方、快递公司觉得亏钱难做,二来是省得业主各种被套路,三来是物业也省得夹在中间“难做人”。
这个建议当然不是异想天开的。
商务部办公厅与国家邮政局办公室在今年4月联合下发了通知,要求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
各地要明确智能快件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的公共属性,将智能快件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纳入公共服务设施相关规划,提供用地保障、财政补贴等配套措施。
可见,公共决策早就有这份破题的心。
(报刊放置柜)
再说,小区自建存储柜(箱)的服务大家早就见过啊!以前送牛奶的小盒子储存点、送报纸的邮政小箱柜……
可见,从实操层面而言,也并非什么突破想象空间的难事。
而且,有些负责任、反应快的物业公司真的已经开始自建了。
一些小区开始自建快递柜,特别是继杭州东新园小区5月7日起暂停使用丰巢智能快递柜后,上海多个小区也开始联合抵制。
阿里线上批发平台1688数据显示,平台上快递柜近一周环比交易额增长14倍,买家数增长3倍,小区物业、业委会及创业公司成为采购主力。
(快递柜业务正在兴起)
商家表示,如果是物业公司自己买快递柜,后期的主要成本就是承担一点电费。不过,设备要投入使用还需要配备后台运营系统,这个成本就会比较高。
但一些大型物业公司本身就有自己的管理系统,如果可以直接将快递柜接入系统,那成本会相对低一点。
此外,前面也讲到了,储物柜也有一些广告的收入。所以,大型小区和物管公司或许值得一试。
同时,我们在一些中高端楼盘的项目里,或多或少都会看见有一个“私人管家”这个亮点服务。
可以帮业主代为收取、保管快递,也可以预约送到家门口,有的还可以帮忙照看宠物等等。
无论是物业自建快递柜还是“私人管家”服务,从生活细节出发,切实解决业主生活中的小问题。
开发商引领这个风气之先,也不失为一个楼盘的好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