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口气加价4000万,22亿豪气拿地,牛!最近,花都区挂牌出让的第二宗(2020年度)涉宅用地——花都红棉大道一期地块,历经54轮激战,吸引7家房企厮杀,最终被恒大拿下!
这里简单讲一下全口径销售金额和权益金额:
与全口径销售额相比,权益销售额以企业股权占比为口径,能更真实反映房企的资金运用和战略把控水平,对行业从业者和投资者更有参考意义。
于此,可以说恒大的综合实力非常的强了。再来看看,疫情之下,恒大通过线上打折卖房取得了怎样的季度成绩。
就在恒大赚的盆满钵满,再投资金拿地的同时,却突然释放了一个危机信号。三、楼市拐点的吹哨人“拍地市场再次火热,销售业绩回升,看来楼市回暖正当时啊!”可能很多吃瓜群众都在这样想,甚至还夸夸其谈楼市重回2008,颇为得意……表象如此,实则暗波涌动。
行业整体规模增速较前两年显著放缓,百强房企规模增长“失速”。
在发布会上,许家印宣布恒大从2020年开始转变发展方式:
全面实施“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发展战略,要用最大的决心、最大的力度,把负债降下来。
大概意思就是,保持目前的速度不能掉,精简发展规模,不盲目扩张,最重要的是少欠钱。
其实除了恒大,其他的也有各种忧患意识:
万科再提 “活下去”,碧桂园继续抛出“城镇化势不可挡”的论调,融创将 “地产洗牌”挂在口头……万达的轻资产、去地产化,潘石屹想将“soho”梭哈,碧桂园裁员3万人,研发机器人……大家所熟知的房企,大都在呼吁,谨防不好的局面出现。马前卒鼓吹买房,但大房企闻得风吹草动,开始有预见性的收缩规模。当下稳定房地产市场才是首选之路,暴涨亦或者是暴跌对经济影响都很大。现在来看,有些老路子真的行不通了。这也符合国家的楼市政策,调控之下,使得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