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也有副作用!你适合哪种疗法?

茂德看养护 2024-06-05 02:48:57

“人格障碍”这一精神心理障碍“钉子户”在治疗上颇有难度。英国诺丁汉大学曾尝试使用“应用心理教育和社会问题解决技术”干预治疗。

在刚开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个方法非常有效。直到后来有人发现接受心理治疗的“干预组”成员住院率竟然开始增长,于是该项目被紧急叫停。

最终,英国卫生部门评估机构给出的结果是——该心理治疗方法可能存在对患者的伤害。

相较于被广泛关注的药物副作用,心理治疗同样可能造成伤害,却常被选择性忽视。

有多组研究调查证实,至少5%的来访者在接受心理治疗时可能出现不良事件。

虽然概率较低,但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是百分之百。

想要最小化风险,合规、专业的心理诊疗是根本。

不就是谈话、聊天吗?怎么还会有副作用?

其实,对话与行为干预只是心理治疗早期的、原始的治疗形式,所以产生的副作用不明显,也难以观测。

但随着治疗形式的丰富和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与治疗目标相违背的不良反应开始出现了。

不良反应可能很轻微(哭泣、伤心、效果不明显),也可能很重(企图自杀、药物滥用),还包括不依从治疗、治疗关系紧张、对治疗师过度依赖等。

导致问题出现的可能性有很多——

可能是“误用”心理治疗所致:

心理治疗有其严格的适应症,一般情况下,重症精神心理障碍或者中度心理障碍急性期不推荐心理治疗,应以药物治疗为主,稳定期再使用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案。

更重要的是,不同的心理治疗技术也有一定范围内的适应症,缺乏专业指导的滥用,同样具有危害。

可能是“滥用”心理治疗所致:

英国剑桥大学萨默维尔项目曾对650名有过失行为的少年男性进行长达17年的随访,发现接受过心理治疗的少年,犯罪记录竟然更高。

经过心理治疗却拥有更多犯罪记录?

研究认为,对于这些问题少年,很可能是因为较大的治疗密度,才导致了相关的不良反应。

也就是说,少年们在通过造成问题来获得关注或试图解决问题。

可能是患者的过高“期待”所致:

具有“期待过高”、“更易被暗示”特质的患者,更容易表现出副作用。

如:

当患者的高情感表达被诱发时,可能会导致酒精使用增加当患者期待过高,却无法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无助、自责、无能感反而会升高

所以,在治疗前期,与治疗师、医生充分沟通治疗目标,有助于心理治疗走上正确的道路。

更重要的是避免依赖医生的情况,治疗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出“自助”能力,应当做重要的治疗目标之一 。

可能是医源性因素所致:2008年5.12地震后,时任总理温家宝曾关心慰问过一个孩子,后某医疗队医生对其实施“心理暴露”治疗,结果创伤症状反而更重——本新闻内容来源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钟杰教授。

5.12震灾中,有很多心理救援队造成二次伤害的情况,甚至让震区一度流传“防火防盗防心理医生”的说法。

当内心敏感、脆弱的心理求助者,面对要求TA敞开心扉的治疗技术,TA的表达能力和倾诉欲望大概率会反向发展,症状改善反而会被阻碍。

如果该治疗师存在违背执业伦理(性剥夺、性利用、泄露隐私等)行为,更是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二次伤害。

规避医源性副作用的三个重点:

1.选择正规机构、口碑好的治疗师。

2.选择“第一印象"好的治疗师,有助于治疗关系的推进。

3.给予治疗师同样的尊重,合理的沟通约访时间等问题。

除了这些之外,不同的心理治疗技术,有不同的特点与效果,同样可能产生不同的副作用。

最基础的心理治疗技术有四个:

精神分析行为疗法人本疗法认知疗法

多数心理治疗技术脱胎于这四种基础理念,每种治疗方式各有侧重,同样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精神分析:

适应症:

神经症、心境障碍、人格障碍等。

特点:

重视潜意识和本能对认知行为的影响,通过自由联想来解决问题。

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过于强调过去的经验对现在的影响,容易激发患者逃避现实的念头,忽视个人努力的作用。

长期的治疗可能会对患者产生误导,对于出现的问题,更倾向于寻找外部因素,从而推卸自身应当承担的责任。

行为疗法:

适应症:

强迫症、焦虑症、认知行为障碍等。

特点:

重视当下的症状,将行为改善作为评价疗效的标准。

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过度强调环境,对心理本身的关注较少,容易导致新问题的产生。

如:治疗强迫性洗手,行为疗法通常会让患者着重关注减轻洗手症状,却忽略了频繁洗手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希望通过症状引起他人关注的不良人际沟通模式。

因此即便了改善了洗手问题,由于人际沟通模式并没有改变,可能还会有新的症状不断出现。

认知疗法:

适应症:

情绪困扰、行为问题、婚姻问题、适应障碍、心境障碍、认知行为障碍、进食障碍等......

特点:

通过改善歪曲的认知,来调节情绪紊乱和行为适应问题。

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忽视了动机和情绪在人格中的作用,病人的反馈可能是:道理都懂得,却依然过不好自己的生活。

单独使用认知疗法,还有可能使病人局限在固定观念中,无法突破限制。

人本主义疗法:

适应症:

各类神经症、心境障碍、情绪问题等,不适用于已呈精神病性状态的患者。

特点:

注重当事人本身的能力,重视治疗关系,重视情绪感受,将理性思维放置次要地位。

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忽视具体策略和技术的应用,排斥任何诊断和评估,容易导致医患纠纷;

看重个体本身机能,缺乏对他人的认知,容易导致患者过度消极、被动。

有一项调查,说明了各类心理治疗流派让患者产生的压力、对治疗师恐惧以及病耻感(统称为负担率)。

上文中治疗技术的适应症,仅限于常规意义上的描述,并不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在使用时应与医生/治疗师充分沟通,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

需要强调的是:

一方面,心理治疗技术本质上是治疗师个人治疗体系的延伸,并不存在绝对化的好坏或适合与否。

另一方面,现代的心理治疗趋向于整合各种理念,综合使用各种治疗技术的精华部分,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某一理念的局限性。

因此,也不必对心理治疗产生恐惧和警惕。

不存在只有积极作用的治疗方法,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让副作用可控。

1.在专业的机构进行诊疗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规定,心理治疗应当在医疗机构内开展。

医疗机构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个体化的选择药物、心理、物理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降低副作用提升治疗效率的同时,也能保证在治疗进程出现问题时,充分保障自身权益。

2.积极的反馈

有的时候,治疗师或许无法在第一时间发现患者产生的问题。

在两项不同的研究中,治疗师对患者在心理治疗期间恶化效应的识别率分别是10%—28%和10%—21%。

也就是说,当心理治疗效果恶化时,治疗师能准确、迅速识别的概率不足三成。

积极的反馈与复诊,与医生、心理治疗师沟通自己的外在表现与内在感受,是避免这种情况的最好方法。

3.重视治疗联盟的作用

心理疾病的改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仅仅依靠医生的作用远远不够,最大的力量来自于治疗联盟。

治疗联盟包括医护团队、生活中的朋友、身边的亲人,还有最重要的“自身的力量、勇气和信念”。联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给出自己的帮助、陪伴与支持。

怎样判断自己是否处于正确的治疗之路呢?

除了通过自我感受与表达来判断,还有另一个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判断你的治疗关系积极与否。

当你处在一个积极的、有效的治疗关系中,你与治疗师的距离会越拉越近,你足够的信任TA以及TA所采用的疗法。

例如:在治疗过程中身体会自然的向TA倾斜、表达欲更加的强烈等等。

这代表治疗关系推进的非常好,对治疗效果有积极影响。

反之,如果几次治疗后仍存在隔阂和顾虑,可以考虑更换治疗师,寻求新的治疗状态。

如同外科手术会带来恐惧一样,心理治疗会引起的情绪波动在一定程度上难以避免。

但我们完全可以换个角度来理解,波动和不良反应,就像是割除顽疾时的阵痛,它们的出现,代表着我们正在“康复”的道路上前进。

审核医生:彭旭

责任编辑:海鱼

插画:李大姑娘

免责声明

本科普文章之目的是提供普适的健康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方案,如有需求请您及时就医。作为科普文章,本文中如出现极限词,为医生临床经验中的个人认识或学界共识,是希望读者能够认识其客观重要性的表述,主观上无任何营销性。

如对这篇科普文章有任何建议,或对文中来自网络未能找到出处的图片有版权异议,请发邮件至安忻品牌部:tangsj@axnsleep.com。

0 阅读:0

茂德看养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