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会议定调:量化交易不会消失,但监管要升级!

新的时候呀 2025-02-11 13:30:52

一、证监会座谈会释放关键信号

2025年2月7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投资者座谈会上的一句"正确看待并健全量化交易监管",让资本市场吃下定心丸。这句话背后藏着两个重磅信号:量化交易不会消失,但监管要升级。就在前一天,量化私募灵均投资刚因42秒抛售13亿引发市场震荡被暂停交易,这种政策定力与市场惩戒并行的操作,堪称监管艺术。

二、痛点:量化交易的双面性

数据不会说谎:2024年沪深交易所监测到,量化交易贡献了A股25%的成交额,但在市场剧烈波动时,高频交易的撤单率高达60%。就像宁波灵均案例展现的——1分钟抛售25亿导致指数闪崩,量化机构的技术优势正在演变成系统性风险放大器。

更残酷的现实是:普通股民每秒最多提交5笔委托,而高频量化每秒能发送3000笔指令。这种"机枪扫射VS小米加步枪"的战场,让中小投资者在毫秒级博弈中沦为数据炮灰。监管层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因程序化交易引发的异常交易案例同比激增47%。

三、六大监管方案出炉

证监会显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2024年起祭出组合拳:

1. 先报告后交易(已有超2000家机构完成备案)

2. 异常交易熔断机制(单日撤单超2万笔自动触发审查)

3. **杠杆产品监管**(限制最高5倍杠杆)

4. 北向资金纳入监控(堵住跨境套利漏洞)

5. 差异化收费(高频交易费率提升300%)

6. 联合惩戒机制(灵均投资被罚后,合作券商集体暂停其授信)

这套"科技+制度"的监管体系已初见成效:2024年四季度量化引发的异常波动事件环比下降35%。但更关键的转变在于——政策倒逼量化机构从"割韭菜"转向"种庄稼"。

四、从金融套利到科技突围的惊险一跃

这里不得不提幻方量化的故事。这家管理规模超600亿的量化巨头,2023年突然宣布每年拿出20%利润投入AI大模型研发[citation:用户补充]。其创始人梁文峰说过:"用AlphaGo的思路炒股是降维打击,但用同样的算力攻克GPT-4才是真正的星辰大海。"

这种转型早有预兆:

- 幻方2024年算力采购费用暴涨5倍,超过高毅、景林等传统私募总和[citation:用户补充]

- 其开发的"DeepSeek-R1"大模型在2024年国际AI竞赛中击败谷歌团队

- 公司内部流传着"用炒股赚的钱,造出比炒股更赚钱的机器"的口号

当其他量化机构还在纠结T+0策略时,幻方已悄然完成从**金融食利者到科技缔造者的身份转换。这种蜕变恰好印证了吴清主席强调的"规范与发展并重"——监管不是要消灭量化,而是引导其能量向实体经济转化。

结语:

量化交易就像核能,用得好是清洁能源,用不好就是切尔诺贝利。当梁文峰们把GPU从计算K线转向训练大模型时,我们终于看到:最顶级的金融智慧,永远不是零和博弈的算计,而是把资本转化为推动人类进步的磅礴力量。

0 阅读:2

新的时候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