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狂欢背后,一位教授却在“泼冷水”!
最近A股涨得猛,朋友圈里都是晒收益的,但中国政法大学刘纪鹏教授突然扔出一颗“炸弹”:“全中国近万只公募基金全是契约式,风险全让基民扛,基金经理旱涝保收!”这话一出,评论区炸了——有人骂他“唱衰市场”,也有人哭着说:“终于有人敢说真话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7ac45c62d122d5964c2a8ecc90e94a3.jpg)
一:基民亏惨了,基金经理却赚麻了?
刘纪鹏的炮轰,背后是一组扎心的数据:
1. 亏钱比赚钱容易:2021年高位发行的四大明星基金,到2023年底普遍腰斩,广发成长精选亏57%,华泰柏瑞质量领先亏56%。
2. 管理费“稳赚不赔”:某公募基金一年亏了基民234亿,管理团队却照收33亿管理费,相当于每亏7块,经理拿走1块。
3. 契约式基金成“霸王条款”:中国公募基金全是契约式结构,没有公司型基金的董事会监督,基金经理权力过大,亏了不用担责,赚了却能分钱。
更离谱的是,这种制度下,基金经理的考核和基民利益完全脱钩。刘纪鹏直言:“旱涝保收的管理费,让基金经理宁可跟风抱团,也不会冒险为基民赚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4326290180be9b489c11fe70c0f6d46.jpg)
二:三大狠招,能否终结“基民韭菜”命运?
刘纪鹏的解决方案,直指行业“七寸”:
1. 管理费挂钩业绩,赚不到钱就别收钱!
- 现行制度下,基金规模越大,管理费越高。刘纪鹏呼吁:“亏钱时管理费打折,赚钱时再提成,让基金经理和基民利益绑定!”
- 参考美国公司型基金模式,设立董事会监督基金经理,防止“一言堂”。
2. 把大股东的“镰刀”锁进笼子
- A股3900家公司大股东持股超45%,上市只为高位套现。刘纪鹏建议:强制大股东持股比例降至30%以下,防止“一股独大”。
- 对违规减持“零容忍”,罚款金额需远超套现收益,让割韭菜的成本高到肉疼。
3. 独立董事别再当“花瓶”
- 目前A股1.4万名独董,70%由大股东提名,年薪几十万却只会签字。刘纪鹏怒批:“独董不独,就成了帮凶!”他提议:独董由中小股东选举,薪酬从上市公司专项基金支出,彻底摆脱大股东控制。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85132b09052dde3be3015e3a60a8824.jpg)
三:救市不是救指数,而是救制度
刘纪鹏的炮轰,撕开了中国基金业的遮羞布——当制度设计默认“基民活该亏钱”,再多的牛市也只是新一轮割韭菜的前戏。
2023年,公募基金规模突破28万亿,基民人数超6亿,但大多数人只记住了“蔡经理”“葛女神”的爆款神话,却忘了自己才是最终买单的人。刘纪鹏说得好:“资本市场不能只让融资者笑,而让投资者哭!”
改革很难,但再难也要做。毕竟,谁愿意一辈子当韭菜呢?
刘教授是真正的敢说真话的良心教授,拥护,点赞👍
刘教授是真正的良心教授
刘专家敢说话的专家,那些拍马屁的砖家浪费纳税人的钱。
原规定基金经理能旱涝保收,他又怎么会努力为投资者去费力创收呢,何苦呢,道理逻辑不通,没有动力去做,刘教授说的对,所以证监会要改革为投资者保驾护航的举措
韭菜联合收割机
他说的是实话![得瑟]
只要有傻子接盘,还能涨
[点赞]
这几年基民亏大了,而基金经理旱涝保收,包括基金公司员工工资福利都是高高的,真应把基金经理与基民的利益捆在一起,期盼证监会能采纳刘教授的意见,迅速采取相关措施,保护基民的利益,否则,一旦基金民觉醒了,基金无人买了,基金公司还能生存下去吗?
谁让你们去买基金的呢,鸡鸣就是贱。
对!
啥时候落实呀?
我就是华泰柏瑞质量领先基金的韭菜,成立时买入十万,四年亏56%!惨不忍睹
基金公司就是A股市场最大的寄生虫!坚决不买基金!
这就一堆垃圾,买卖自由的
作为小散一枚,这一轮牛市本座没赚多少钱。
谁站在正义一方,谁就是小散户同志
基金经理就拿基民的钱去玩,还向基民收手续费。
这本来就是事实!他们都是稳赚的!没有任何风险,没有任何责任!这些基金经理不要也罢!特别是还有一些拿人家的好处费加老鼠仓
看清楚点这个是教授说的 不是专家说的 专家是没有这个水平的
重捶基金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现在的政策我要是基金经理我也不让你们回本,你们回本就卖了我收啥管理费,不如去高位接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