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保定徐水县的刘伶醉烧锅遗址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首批中国食品文化遗产,还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这个以魏晋时期名人刘伶命名的历史遗址跟刘伶有关系吗?
早在2000年,河北省文物局就曾函告徐水县政府,要求在城区改造时对刘伶醉酒厂的古烧锅遗址进行保护,原因是经过文物专家鉴定,这里有大量金元时期的文物,这个遗址历史不少于800年。
经过考古发现,这里的“润泉涌烧锅遗址”等16个古发酵池已有800多年连续使用的历史,为中国已知使用年代最久的古发酵池。从时间上来看,这里还使用着一座完整的宋金时期的古烧锅遗址,大约是1126年。

经过专家的大量工作,烧锅遗址附近还出土过金元时期的四系瓶、鸡腿瓶、残高足杯、青花大缸及其它瓷器残片。由此,专家断定,这座古烧锅遗址早在金元时期就已经存在,距今有800多年历史。
刘伶出生于公元221年,去世于公元300年。也就是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刘伶与刘伶醉烧锅遗址有近900年的差距,比遗址本身的历史还要漫长。
还有一点,刘伶是安徽人,也是魏晋时期的名士。怎么会从安徽跑到位于北方的河北徐水呢?
原来,刘伶与当时名士张华关系很好,张华镇守幽州,在推动当地政治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多工作。所以刘伶就来到徐水拜访张华。

张华知道刘伶嗜酒如命,所以就用美酒款待刘伶,刘伶畅饮以后,也写下了千古名篇《酒德颂》。相传,刘伶一次喝醉,三年后才苏醒,这就给徐水当地的酒附上了传奇色彩。
现在的刘伶醉烧锅起源于“润泉涌”烧锅,是中国最早的蒸馏酒发源地之一。清末民初,当时徐水县知事王琴堂对外推荐了润泉涌烧锅酒,并成为河北高粱酒的代表,来到巴拿马参加万国博览会,获得最高奖项甲等大奖章。
后来到了1948年,“润泉涌”由私有改为国有,称为“徐水县制酒厂”;到了1971年,“刘伶”商标开始注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