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河北走出去了79位开国将军,其中有一位特殊的是,他后来又担任河北省委书记、省长。
这就是刘秉彦。1915年5月,刘秉彦出生于保定蠡县桑园乡潘营村。由于生于书香门第,祖上几代都很有文化,所以年幼时刘秉彦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1928年7月,13岁的刘秉彦到保定育德中学就读,并在六年后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1935年底,“一二九”运动爆发,刘秉彦积极参加了这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受我党的影响,刘秉彦投笔从戎,加入到抗日的队伍中。
1937年9月,也就是七七事变以后,刘秉彦毕业后从北平回到老家。正逢吕正操的属下朱占魁部进驻潘营村,准备扩充武装。刘秉彦加入了这支队伍,并掌握了村里的自卫团。
1938年春节前,刘秉彦离开家乡,来到了大清河一带成为一名八路军战士。潘营村有30多名青年跟着刘秉彦一起加入抗日的洪流中。
这时候,朱占魁部已改编为冀中人民自卫军独立第一团,刘秉彦成为团里的特派员,主要负责情报和保卫工作。这也足见刘秉彦的分量。
到了1938年9月,刘秉彦就成为独立一支队第一大队长职务,并从政工干部转变成军事主官。
1945年5月至8月间,刘秉彦按照冀中军区指示,指挥所属部队与友邻部队共同发起战斗70余次,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解放战争期间,刘秉彦参加固安保卫战、胜芳保卫战、保北战役、唐河阻击战、大清河北战役和平津战役,取得了很好的战绩。
新中国成立后,刘秉彦任华北军区防空司令部参谋长、党委书记、代司令员,军委防空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党委常委,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期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指挥防空部队击落敌机107架,保卫了志愿军战士的安全。
后来,刘秉彦担任第三机械工业部、第七机械工业部、第八机械工业部负责人。其中,第三机械工业部主要负责航空工业;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脱离军队系统,改名为第七机械工业部,主要负责航天工业;第八机械工业部原为七机部下属的第八机械工业总局,主管战术导弹的工业生产和科研。
可以说,刘秉彦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改革开放后,刘秉彦任中共河北省委书记、河北省人民政府省长、第六届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1998年7月21日,刘秉彦将军病逝于石家庄,享年83岁。老先生生前就与自己当司令员时政委旷伏兆约定,死后一定要埋在平津保三角地带,继续为人民“站岗”。现在两人埋葬于雄县米家务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