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的高等教育以前有多辉煌,现在就有多拉胯?

我家在河之北 2024-12-02 08:19:00

想到这个话题是因为又到一年就业高峰期,家里有就业的孩子,但是没有好的岗位,第一条就是因为没有从好的学校毕业。

这就引发了一个大家都很关注的问题,为啥河北没有好大学,有了好大学能够吸引更多本地学生入学,在就业时会更具竞争优势一些。

从历史上来看,河北并不缺乏好大学。

远的不说,保定就是莲池书院。这所书院坐落在直隶总督署的对过,是清朝直隶总督李卫奉旨创办,一度发展成为中国北方最高学府。

鼎盛时期这里与岳麓书院齐名,曾出过冯国璋、傅增湘等一些高徒,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科举状元刘春霖也是出自莲池书院。到了近代,莲池书院与时俱进,这里开设了西文(英语)、东文(日语)学堂,招收外籍留学生,聘请外籍教师等。

后来,英、法、德、意四国联军攻陷保定,莲池书院的亭台楼阁几成灰烬,珍贵文物洗劫一空。这样一下子毁坏了莲池书院的根基。

相当于,河北高等教育在清末向上发展的道路一下子夭折了。

诞生在保定的还有另外一所高校,这就是河北农业大学,这所学校也足以让河北高等教育走在全国前列的。

1902年,当时直隶总督袁世凯在保定创办了两所具有重要影响的学堂,一所是北洋行营将弁学堂,一所是直隶农务学堂,开启了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之先河。

20年后,驻保直系军阀直鲁豫巡阅使曹锟以这所学校为基础,把几所学堂合并,组成河北省第一所综合性的大学——河北大学。不过,十年后这所河北大学又解散,省立农学院独立出来。

最大的变化发生在1952年。这一年全国院校调整中,河北农学院森林系整建制调到了北京,组建了当时的北京林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北京林业大学,这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畜牧兽医系整建制调整到内蒙古,跟其他院系一起组建了内蒙古农牧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内蒙古农业大学;学院的农田水利系整建制调整到武汉,跟其他院系一起组建了武汉水利水电学院,现在是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如果把河北农大归结于政策原因,唐山交通学院则是由于自身的不争气。

现在的西南交通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其前身是1896年创建于山海关的“北洋铁路官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工程教育高等学府。

而今的上海交通大学也创办于同一年,一所同一期的同类型的学校,而且更具交通、区位优势的学校后来为什么又有不同的命运呢?

抗日战争前夕,这所学校名字为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当时唐山位于华北前线,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让学校威胁日益加重,于是举校南迁,来到湖南湘潭。

后来陆陆续续到贵州、重庆、甘肃,1946年迁回唐山原址。

解放战争开始后,学校南迁上海,这时学校名称为唐山工学院。

而在唐山,1949年3月,华北交通学院从石家庄迁来。华北交通学院是华北解放区1948年8月创办的高等专科学校,隶属华北人民政府交通部。

1949年6月,上海的唐山工学院教职工及其家属和学生从上海交大返程北上,抵达唐山。后来成为唐山铁道学院。

1952年院系调整时,唐山铁道学院冶金系调整到北京重新组建北京钢铁学院,这是北京科技大学的前身,这也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采矿系调整到中国矿业学院,也就是现在的中国矿业大学,这也是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学校地质组调整到北京地质学院,也就是今天中国地质大学,也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行列,自然也是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化学工程系调整至天津大学、材料工程系调入北京铁道学院、电机系电讯组调整到原哈尔滨铁道学院、土木系水利组调整到清华大学……这些学校在中国现代是响当当的。

如果是这样,也没有太大的遗憾。清华大学、哈尔滨铁道学院等调入这所学校,成为成为专门培养铁道工务,机务及电务,电机等铁道建设人才的高校。后来一度设立北京分校、兰州分校。

1960年代,学校铁道建筑、桥梁与隧道工程内燃机车、铁道车辆、铁建系给排水专业、电气运输系以及北京铁道学院的运输系(一部分)成建制地连同师资,学生,实验设备及图书资料搬迁至兰州。

为了支援西南地区三线建设,1964年决定唐山铁道学院内迁至四川省峨眉县。1971年底,学校正式迁到峨眉山,改名为西南交通大学。

这样的命运在河北很多高校身上都上演过。前些年,因事路过唐山交通大学,旧址已经被围挡起来,说是要建什么学校,但时也运也命也,还能恢复以前的辉煌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