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长辈们不一样,我没经历过祖上的创业,一出生就是晋朝的皇子。父皇后宫众多,子嗣也多,光我娘生的就有三个,但我见过的只有十七弟司马乂,没见过四哥城阳怀王司马景度。四哥刚死不久我就出生了,对父母来说应该多少有些慰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b21013f3a75c67bd62e34b5eadc707c.jpg)
我叫司马玮,兄弟里排第九。玮者,美好,珍奇,贵重也。
晋朝建立初期,我等皇子还小,甚至还没出生,但总有一天,我们这些皇子会长大,受封。
这一天来得很快,咸宁三年(277年),我七岁,就受封始平王,又任屯骑校尉。等太康十年(289年)转封楚王,我已经十九岁了。
我不是光受封,不干活的。我出镇荆州,都督荆州诸军事、平南将军,转镇南将军。
9年前,天下已经一统,我不需要打仗,只需要安抚地方就可以了。作为皇子,我知道自己的职责。
哥哥们大都死得早,除了太子司马衷,我活着的哥哥就只剩三哥秦王司马柬。这次他也和我同时就藩了,顾名思义,出镇西边。还有才小我一岁的十弟淮南王司马允,授镇军大将军,都督扬江二州军事。
其实这也是父皇的安排,因为太子哥哥不那么聪明,但他的儿子却聪明,父皇因此有所期冀,想推他上位,为他铺好路,做好打算。
只要我们兄弟分工合作,看好各大重镇,我不怕家族事业出什么岔子。
第二年也就是太熙元年(290年),父皇驾崩。我们兄弟回京奔丧。他们都在近路迎接我,只有一母同胞的十七弟在皇陵哭着等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5e4be66421dd6baab444c26cbb4ed97.jpg)
十七弟的封号是长沙王,官职是员外散骑常侍。他还年轻,暂时还不需要就藩。
回封地以前,我又朝京城洛阳看了一眼。我竟有一种下意识的感觉,会有一天,我还会回来。
本来太子哥哥也就是新皇帝已经成年了,但因为情况特殊,需要辅政。当时的辅政大臣是父皇的岳父,也就是我们兄弟礼法上的外公,也是新皇帝的叔外公,车骑将军杨骏。而我们的嫡母也就是父皇的继后、新皇帝的堂姨,则是皇太后。当时朝廷运行的模式是,皇帝看了诏书,给太后看了,就下发执行。
只要朝廷不乱,我也没多余的想法。直到有一天,殿中中郎李肇找到了我,说是奉了皇后的命,要我从地方举兵勤王,讨伐杨骏。
细说之下,我很快明白了,李肇本来找的是我出镇豫州的三叔公汝南王司马亮,他没答应,才轮到我。
我知道,三叔公是老人,虽然没有过人的本事和功绩,也是亲历过家族开国的,父皇在的时候,还因为他辈分大,任命他为宗师,统领宗室。
但是我对这些老人的不满,恰恰就在于缩手缩脚,不为最先。
杨骏执政以来,为了取悦众人,大行封赏,比代魏开国和灭吴一统都大方,散骑常侍石崇、散骑侍郎何攀说,按他这么玩,将来全国都是公侯了。
当时很多人都知道杨骏要完,但是如果都像三叔公一样不出手,你不出手我不出手,谁来扳倒杨骏?坏事总要有人来做,现在是机会上门来找我,求之不得。
有十弟司马允同行,我更加有底气。
回京了我才知道,杨骏平时就怕我在外生事,我入朝了,他也求之不得。
也许他以为,我即使入朝也没有官职,所以不碍事吧。但是职权是可以随时临时授予的。我也不是总指挥,我按计划行事就可以了。
殿中中郎孟观、李肇很容易就和皇兄打了招呼,写了诏书说杨骏谋反。首先得防着太后,于是内外戒严。诏书很简单,罢免杨骏,让他保留侯爵回家;由东安公司马繇率殿中四百人讨伐,淮南相刘颂为三公尚书,屯卫殿中,我屯兵司马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d9d743983173f6af877c4dbcdd5449e.jpg)
既然禁军都被杨骏的亲信掌握,我等也做好了比较坏的准备。可是杨骏住在故曹魏权臣曹爽的故宅,似乎也被曹爽传染了,犹豫不决,不会组织抵抗,很多官员当时就丢下他走了,左军将军刘豫倒是带着军队有心帮他,但是右军将军裴頠骗他说杨骏已经出奔,他就信了走了,岗位也被裴頠原地接盘了。
裴頠可是皇后的表弟,他会帮杨骏?
后来大概是这样的,殿中兵放火烧了杨骏的家,弩兵射得他的兵出不来,杨骏逃到马厩被杀,他的党羽包括刘豫在内一个个都被捕杀了,死了数千人。
我还那么年轻,我就参与做成了一件大事,我很有成就感!
我受命为卫将军、领北军中候。原来的北军中候是杨骏的心腹王佑,当初是王佑建议父皇和杨骏外放三叔公和我们兄弟几个,后来他自己也被杨骏排挤外放了。
与此同时,三叔公也被召回朝,任为太宰,和太保卫瓘录尚书事,辅政。三叔公很快就因为论功行赏失去人心了,也许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错哪里。
他前后给督将一千八十一人封侯,这跟杨骏有什么区别?而且他的女婿夏侯骏,身无寸功,就给提拔为少府了,当谁傻子呢?
也有人没占到便宜,仗着拿人头有功作威作福升格为王的司马繇因为图谋对付皇后,被罢官一脚踢飞到带方郡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87eb05098a783e78ff592be846043fb.jpg)
嗯……今天踢飞司马繇,明天又会踢飞谁呢?
竟然有命令,让裴頠的堂叔,新封的临海侯裴楷代替我为北军中候!
这是要卸磨杀驴吗?亏得裴楷识趣,知道我生气了,不敢上任,还请求外放。
我又听说司马亮和卫瓘图谋让我们兄弟几个回归藩国。
做大事的时候躲那么远,现在来摘桃子了?
长史公孙宏、舍人岐盛劝我跟皇后组队,还真有用,皇后留我领太子太傅。太子是我侄子,我给他当老师正合适。虽然岐盛以前是杨骏的人,但主意不错。
没多久,我收到皇兄的手诏:
太宰、太保想废立皇帝,你宣诏让你十弟、十七弟还有十九弟成都王司马颖屯兵诸宫门,先把这两个坏蛋罢官了。
当时天很晚,我觉得事关重大,想先核实,可传令的黄门说,这是密诏,不能冒着泄露的风险。
看来皇兄是愿意给我背书了,我什么也不怕了,我这就带着本部军队召三十六军讨伐去,叫你们为老不尊!
其实我也没有很痛快,皇兄的诏书只说罢官,没说可以杀人,可是当初也没说杀杨骏啊。还有,为什么弟弟们都带兵,我却只负责宣诏?
我就是要让老头们看看我们年轻人是如何果敢做事的!
这几个弟弟已经是我年纪最大的弟弟们了,除了十三弟清河王司马遐以外,他也有自己的任务,抓卫瓘。
这些老头就是迂腐,连抵抗都不会,既然跟不上时代,那就都去死吧。
其实三哥也回朝了,这次也加了大将军。但他为母族杨骏团灭伤心都来不及,皇后没给他派任务也太正常了。他还屡次请求归藩,三叔公一直不让他走。
岐盛建议我,趁热打铁,把皇后及其母族贾、郭两家都杀了。
可是,皇后是我嫂子,整件事都和我是一伙的,我有必要继续做下去吗?
皇后是最不可能背叛皇兄的了。而且相比之下,不是应该先处理更该死的人吗?
听说直到中午都没人下手杀我那个没用的三叔公,我就下令拿人头的有赏,搞定。
没点果决的狠劲,还玩什么政治?
我想,皇后嫂子会说服皇兄重用我的。
直到殿中将军王宫拿着驺虞幡出现,说我是矫诏,我的人一下子都散了,我才意识到,小丑竟是我自己。十七弟当时就把弓扔在地上,哭道:“楚王是奉诏令行事,哪里知道诏书不是真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1a088c2413e8029a55908a76a01133c.jpg)
我堂堂的皇子、皇弟,竟然被交给了廷尉……而且很快给判了死刑,监刑尚书还是随十弟回来的刘颂。
我从怀中拿出当初收到的诏书,哭着说自己冤枉。
其实我知道,我不完全冤枉。为了帮助自己完成任务,我确实伪造了诏命召集军队,也伪造了诏命赦免两个老头的下属。我最初收到的诏命,也确实没有说要处决两个老头。
但是皇后嫂子的意思怕是连曾经下诏派我抓人都要否认,所以,我还是死非其罪,尤其如果我死后两个老头的身后名声得到追复,那我就更冤了。
没想到我的生涯才刚刚开始,就已经结束。
十七弟应该会受到牵连,我还有两个年幼的儿子,司马仪过继给我大哥司马轨,继嗣为毗陵王,前不久已经夭折。但愿我的长子司马范可以得免。
我最后听到的,是百姓的哭声。
我并不是只会乱杀人,我也是会慷慨收拢人心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d64beb6506516a01d0220698d2f18b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