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战打得正酣,俄罗斯和美国密谈6小时,达成秘密协议?

雷湘平 2025-04-12 11:28:51

美俄秘密会谈6小时,终于达成"破冰"协议。这场看似融洽的会谈背后,是特朗普拉拢俄罗斯,对抗中国的战略布局。面对美方的糖衣炮弹,普京是否会动摇与中国的"背靠背"关系?

【美俄于俄罗斯驻伊斯坦布尔领事馆举行会晤】

就在中美之间的关税战愈演愈烈的时候,美俄高官悄然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秘密进行了新一轮会谈,这场对话持续了将近6个小时。而这次对话被描述为“融洽而积极”,似乎是两国间破冰的前奏。

然而,细看这次会面的“成果”,我们不禁要问:这些“新进展”是否能在动荡的国际关系中保持长久,抑或仅仅是一场外交秀?

首先,得从这次会晤的基本内容说起。会后,俄罗斯代表团团长达尔奇耶夫乐观地指出,这次谈话在落实特朗普和普京的“恢复美俄关系正常化”目标上,有了进展。

据今日俄罗斯的报道,双方达成了谅解,将进一步简化外交官的流动和签证手续,此外,美国还承诺稳定双边使节的外交银行业务。

【俄罗斯可能会重返“SWIFT”系统】

接下来,俄罗斯极有可能会全力争取,重新回归国际清算系统(SWIFT)。众所周知,俄乌冲突的硝烟刚刚燃起,美国便迫不及待地挥舞起制裁大棒,祭出被外界称作“金融核弹级”的严厉手段,毫不留情地将俄罗斯多家重要银行,从国际清算系统中剔除。

这一举措犹如一记重锤,狠狠砸向俄罗斯的金融体系,使得俄美双边关系瞬间降至前所未有的冰点,贸易往来受阻、金融交易停滞,给俄罗斯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

面对西方的金融制裁,俄罗斯与中国积极推进金砖国家支付系统。在这个背景下,如果俄罗斯真的能重返国际清算系统,那么金砖组织的“去美元化”进程,将会面临重大变数。

当然,简化了签证手续和银行业务,可以让两国的“恢复正常化”看似更有希望,但这一切并没有触及实质性的问题,如俄乌冲突、北约东扩、核武器安全以及能源封锁等等。

【美俄会谈并未触及实质性问题】

这些才是真正隐藏在美俄关系背后的“地雷”。一旦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各种技术层面的进展可能只是空中楼阁。

况且,前不久在沙特进行的12小时会谈上,美俄因为乌克兰问题几乎谈崩了。双方不仅没有发表联合声明,甚至没有对外公布具体的协商细节,可见其谈判之艰难。

几天后,特朗普更是态度大变,对普京发难,指责莫斯科拖延战争、不愿停火。显然,美俄在乌克兰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俄罗斯方面也承认,要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需要经过“艰难努力”。

可见,美俄有太多不可调和的分歧。因此这次会谈,更像是两个大国在冷战后最冰封的时期,努力保持某种“不直接对撞”的热线。

【特朗普试图拉拢俄罗斯对抗中国】

众所周知,特朗普再度成为总统后,明显倾向于从俄乌冲突的泥潭中抽身,试图用缓和对俄关系的方法,来集中力量对付中国。他把俄罗斯视作可以争取的对象,通过各种手段拉拢俄罗斯,以期达到围堵中国崛起的目的。

然而,普京对此保持高度警觉。尽管特朗普的言辞看似友好,但普京深知,这些只是权宜之计。相比不稳定的美俄关系,中俄之间的友谊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两国贸易额庞大,中国为俄罗斯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支持,特别是面对西方制裁的情况下,俄罗斯经济亟需调整,这时候中俄合作的潜力显现得淋漓尽致。

在经济上,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庞大且完整的工业体系,无论是传统能源还是新能源技术,中国都处于世界前列。当俄罗斯经济结构需要转型时,中国则通过新能源技术输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俄罗斯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俄关系不会轻易动摇】

比如,中俄合作的北极航道开发项目,不仅促进了贸易往来,还为俄罗斯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这种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让俄方看到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的益处。

军事方面,中国通过快速的军事科技发展,在地区和国际舞台上增强了战略影响力。中俄定期联合军事演习,通过战略上的相互支持和协调,构筑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友谊纽带。在这个合作环境中,俄罗斯找到了一位可依靠的伙伴,使得它在全球地缘政治博弈中更加自信。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国际关系如同一盘复杂的棋局,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在这场博弈中,中国显然有自己的底气。中国强大的经济体量、完整的工业体系,特别是在新能源技术上的优势,将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关键位置。

0 阅读:190

雷湘平

简介:雷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