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财长到访前4天,美国后院最关键的国家,宣布与中国续约

雷湘平 2025-04-12 11:27:49

在美财长到访前4天,阿根廷无视美国威胁,突然宣布与中国续签重要协议。这个南美关键国家的选择,是否会引发拉美对华合作的多米诺效应?

在全球地缘政治的棋局中,南美洲一直被美国视为自家后院,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近年来,这个后院却不断响起来自东方的声音,中国正以其独特的方式在此植入自己的影响力。

【美财长贝森特计划访问阿根廷】

最近,阿根廷央行宣布与中国续签5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将有效期延长至2026年中。这时间点选得十分巧妙,只差4天,就到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原定去阿根廷访问的日子了,阿根廷这一手操作,直接把美国给整懵了。

要知道,阿根廷总统米莱素有“阿根廷特朗普”之称,他曾毫不避讳地表达对美国的亲近。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他意识到美国根本不会向阿根廷经济伸出援手时,风向立刻发生了变化。

米莱开始公开称中国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并积极谋求与中国达成新的合作协议。这一策略转变不仅仅是外交辞令的变化,更是基于现实经济利益的深思熟虑。

【阿根廷总统米莱对华态度大转弯】

尽管阿根廷方面在协议签署前,通过“非官方渠道”向美国财政部通气,却遭到了美国的强烈反对。美国国务院拉美问题特使卡罗内,甚至公开挑拨中阿关系,抨击阿根廷这一步是在“陷阱里跳舞”。

美国威胁如果阿根廷不终止协议,将否决IMF的200亿美元贷款。这一针锋相对的态势,不仅暴露了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双重标准,还在某种程度上凸显了其在拉美地区影响力的滑坡。

阿根廷央行行长佩塞坚定表态,不会让国家的经济命脉被他国左右。他的立场得到了阿根廷政府内部和民间舆论的广泛支持。阿根廷《号角报》评论道,美国推行的“对等关税”政策,只会让自己走向孤立,与全球为敌。对于米莱政府来说,选择与中国携手,是一种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明智之举。

【中企在巴西投资并主导建设的马兰加图光伏电站】

不仅仅是阿根廷,整个南美洲大陆似乎都在倾听中国的声音。巴西作为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其与中国的经贸合作近年来愈发紧密。从基础设施到能源,再到农业,中国的投资几乎覆盖了巴西经济的各个角落。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帮助巴西修建了多个交通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国内物流和经济发展状况。在能源领域,中巴两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合作不断,推动了绿色能源在巴西的发展。

而在农业方面,中国的庞大市场为巴西的农产品提供了巨大的销售渠道。巴西的豆类、牛肉等农产品大量出口至中国,这不仅巩固了两国的经济联系,也成为巴西经济的一大助力。

面对美国的施压和干涉,巴西政府愈发坚定地选择与中国携手共进。这也让美国在南美洲的昔日盟友,开始怀疑它能否继续在这一地区扮演领导者角色。

【巴西总统卢拉称“中国与巴西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

除巴西之外,智利也在中国的影响下作出了不同以往的选择。智利是铜矿等矿产资源的主要出口国,中国是其最大的进口国之一。此外,智利从中国大量进口工业制成品和技术设备,两国在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也日渐加深。

智利民众普遍认为,与中国合作不仅能够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还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对于美国制造分裂或干涉内政的企图,则保持着清醒和独立的认识。

近年来,中国在拉丁美洲地区的经济影响力不断上升,而美国的干预手段则显得屡屡不灵。阿根廷的选择只是表面现象,但其带来的冲击无疑撼动了美国在拉美的战略布局。

更为深远的是,阿根廷的这种做法可能成为其他拉美国家效仿的榜样,从而对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构成新的挑战。

【美国在南美洲影响力正逐渐流失】

拉美国家通过观察阿根廷的例子,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在国际舞台上,盲目追随美国的脚步已不再是唯一选项。只有独立自主地开展对外合作,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因此,随着阿根廷等南美国家纷纷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美国在南美洲的“后院”已经不再稳固。

对于美国来说,如果继续沿用过去的霸权手段干涉南美国家内政,遏制其他国家的成长,最终只会被南美国家所拒绝,其影响力也将进一步加速消退。

美国若想继续维持其在南美的影响力,就必须适应新的国际格局,更加务实而非对抗性地调整自己的外交政策。

虽然美国试图遏制的态势仍存,但新一轮的全球化浪潮已不可逆转。面对中国这一全球化进程的重要推手,新兴市场国家找到了一条拥有更多选择、更多机会的道路。

0 阅读:0

雷湘平

简介:雷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