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军老兵回忆中越战争:拿了津贴去买肉,女售货员的话让我惊讶

南疆历史奇谈 2024-06-05 20:08:35

何仲宝,原越军第一军区第346师第246团第3营(该营战后被越南国会授予“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通信排无线电班班长。他的回忆录《高平前线-1979年2月》,是极为少见的越军老兵对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的长篇回忆,是了解当时越军情况的重要参考资料(他作为上传下达的通信兵,对作战情况非常熟悉)。现将其回忆录全文连载。

我们营从河安县德隆乡出发,经铁矿向河广县的贵君乡、朔河乡转移,先是在贵君乡住了几天,然后又转移到朔河乡的那造村。部队在组织军事训练的同时,修筑防御工事,进行战场建设。1978年的最后几个月里,高平省边境沿线局势极其紧张和危险,就像一个即将破裂的蜂巢。双方都在昼夜不停地进行战斗准备,整个场面极为喧嚣,耳边经常响起为了构筑工事而进行爆破的爆炸声,边境争端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我方在第一线用竹篱笆、木栅栏、铁丝网和地雷封锁边境。中国方面也是如此,他们也在积极封锁边境,挖掘堑壕,构筑防御工事,建设阵地。他们组织力量破坏我方的边境围栏,并将围栏向我方境内移动。他们夜以继日地进行爆破作业,以构筑工事。我们也为爆发战争做了准备。在中国平孟边境口岸到越南朔江镇的公路上挖开某些路面,埋设了大量炸药,准备将道路破坏,以阻止中国军队的车辆和坦克通过。工兵部队也在路面上预先挖好了埋设反坦克地雷的小坑。

当对方组织破坏边界围栏时,我们的军队和老百姓一起上前阻止,坚决不允许他们向前推进。士兵们穿着便服,与老百姓一起封锁边境。在那些日子里,看着从后方运送竹子和铁钉到边境的车队,我知道,后方必须减少修建遮风避雨的房屋节约竹子,必须减少锻造农业生产的铁犁和锄头节约钢铁,要把这些物资运到前方变成障碍物,以封锁边境……

1979年初,边境地区的冲突持续不断。双方互相投掷石块,用棍棒打斗,这种使用原始武器的冲突,导致受伤骨折的情况在平民和军人中最为普遍。战争还没有爆发,但是冲突已经愈演愈烈。越南和中国都准备进行更加激烈的对抗,冲突是无法调和的,所以战争迟早都会爆发,这是不可避免的。双方的火炮都已经占领了阵地,计划了目标,准备了射击诸元,随时可以射击。

我知道战争即将来临,不过我希望战争永远不会发生。因为如果战争爆发,来自边界另一边的极具毁灭性的进攻将大面积蔓延开来,给整个边境地区造成的严重破坏,我们这些位于第一线的军人将会成为战争洪流中的第一批牺牲者。当时的朔江镇上,到处都能看到穿着军装的士兵。

这里的边民很穷,经常吃不饱饭。我永远记得在朔江镇市场上遇到的一件事。那天,我们在阵地上部署了通信网络之后,班里的几个弟兄拿着伙食费,到市场上打算买一斤猪肉来改善伙食。当我询问价格时,卖猪肉的女售货员对我说:“一斤卖给老百姓2元,卖给士兵1.8元!”我惊讶地问:“这是为什么?”这位少数民族女售货员笑了笑,很自然地说:“没关系,卖给士兵的东西总是价格更低,更便宜!”

原来市场上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商品卖给部队的价格要比卖给老百姓的低10%到20%,并没有谁在市场上宣布这个规定,但是每一位来市场上卖东西的少数民族同胞都这样做。当部队要买东西时,没有人拒绝,价格也更低。这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老百姓对部队的热爱。

有一次在出差的途中,我们停下来弄饭吃,看到山腰的木瓜园里结满了果实,于是就要求购买,园子的主人慷慨地说:“你们拿去吃吧!把种子留着就行了。”原来这里的老百姓彼此之间形成默契,军人要吃水果的话不能收钱,果园里满是成熟的果实,士兵们想吃就拿,吃完记得留下种子让新的树苗继续生长就行。

我记得有一次在边境上遇到一位老人,他居住在那杀村,我问他:“你不打算撤离吗?”他说:“我一直留在这里,留在我们的土地上,为什么要离开?”老人的话很简单,但这是一种生活方式,是越南人几千年来的真理。正是这种民心,帮助我们在保卫祖国边疆的斗争中站稳了脚跟,在守卫边境每一寸土地的激烈战斗中,有许多老百姓和士兵一起倒在战壕里。从古时候的封建时代开始,越南国王就将边境上的土著人民视为守卫边境的边防士兵。

作者为历史学硕士,大学讲师,专注中越战争史。

微信公众号:南疆烽烟正十年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