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玉雕纹饰的寓意(下)——王建泉

王哥评文化收藏 2024-03-28 02:44:14

《解读玉雕纹饰的寓意》共分上中下三部分,本文为下部,延续《解读玉雕纹饰的寓意》(中)部。

02-4、繁衍生息、人丁兴旺类纹饰及寓意

此外, 古人对于繁衍生息、人丁兴旺的生殖现象历来是大为宣扬的,因此以多子多孙、瓜瓞绵绵为题材的吉祥纹饰丰富多彩。常见的纹饰寓意如下。

麒麟送子玉雕

02-4-1、麒麟送子题材

亦称“玉麒天赐”。纹饰为童子跨骑麒麟, 童子戴冠着袍, 一手持莲, 一手持笙。传说中麒麟是仁兽,是吉祥的象征, 能为人们带来子嗣。以“莲”“笙”寓意“连生”, 灵兽麒麟自天而降, 喜送贵子。寓意吉祥和瑞,表达了人们盼望得子的强烈愿望。

02-4-2、榴开百子题材

亦称“百子同室”纹饰为裂开的石榴。石榴一果多子,民间借以喻“多子”。此纹饰寓意子孙繁衍、绵延不断。

02-4-3、子孙万代题材

纹饰由葫芦和葫芦藤蔓或“卍”字构成。“葫芦”为多籽植物, 借喻为子孙繁衍;“蔓”、“卍”和“万”谐音, 藤蔓缠绕、盘曲绵长, 寓意万代久长之意。另有由“石榴”、“竹笋”构成吉祥纹饰者,寓意与此相类。

02-4-4、瓜瓞绵绵题材

纹饰通常由大瓜小瓜与藤蔓枝叶构成。《诗经》中写道:“绵绵瓜瓞,民之出生, 自土沮漆。”大者曰瓜, 小者曰瓞。此图案意为在一根连绵不断的藤上结满了大大小小的瓜,寓意子孙昌茂、繁衍不息、兴旺发达。

02-4-5、连生贵子题材

纹饰为荷花中有一小孩。荷花之果实是为莲子,以此借喻连续、连绵之意。此纹饰表达了人们希望人丁兴旺的愿望。

连生贵子玉雕

02-5、官运仕途类纹饰及寓意

 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所谓科场得意、金榜题名、官运亨通之类的题材也是吉祥纹饰所包蕴的一个重要方面。常见的纹饰寓意如下。

02-5-1、喜报三元题材

纹饰为喜鹊、三桂圆或三元宝。“三元”者,为古代科举考试的乡试、会试、殿试这三级考试的第一名,即称“解元”“会元”“状元”。明代科举考试廷试的前三名为“三元”,即“状元”“榜眼”“探花”。“三元”是古代文人梦寐以求的进入仕途的阶梯, 喜鹊是报喜的吉鸟, 以三枚桂圆或元宝寓意“三元”,是表示一种希望和向往的图案。图案也有为三枚荔枝或三枚香橼者, 旁为一只喜蛛,寓意相同。

02-5-2、状元及第题材

纹饰通常由戴冠童子乘龙构成。殿试第一名称“状元”; 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殿试后列榜有甲、乙次第,通常前三名由天子赐进士及第,后七名赐进士出身。“冠”与“官”谐音,戴冠寓意高中。童子乘龙即“独占鳌头”, 寓“状元”及第。

02-5-3、一路连科题材

纹饰中通常由鹭鸶(白鹭)、莲花及芦苇等构成一幅池塘小景。“鹭”与“路”同音,“芦”与“路”谐音。芦苇生长时连棵成片,取其“连科”。“莲”与“连”同音, 旧时科举考试, 称连续考中为“连科”。此纹饰意为祝颂仕途顺利,一帆风顺。另有喜鹊、莲花和芦苇组成的图案, 寓意“喜得连科”。

一路连科玉雕

02-5-4、一路荣华题材

“一路荣华”与“一路连科”寓意相近, 纹饰为白鹭和芙蓉花。芙蓉花取其“荣华”,喻示一生享受荣华富贵。

02-5-5、黄甲传胪题材

纹饰通常由两只鸭子或两只螃蟹和芦苇等构成, 亦称“二甲传胪”。明代称殿试第一为会元, 二、三甲第一名为传胪。至清则专称二甲第一名为传胪。“二甲传胪”即高榜中元。由于及第者名单多用黄纸书写, 故又称“黄甲”。科考之殿试由天子钦定并至殿宣唱, 唱毕由阁门承接,传于阶下, 侍卫齐声传名高呼, 谓之“传胪”。宋人华岳《王诸同舍》诗:“三举不登黄甲去, 两庠空笑白丁归。”即谓此。“鸭”“甲”谐音, 两只鸭子寓意“二甲”;“蟹”有甲壳, 亦寓意“甲”。“芦”与“胪”同音。此纹饰寓意科举及第,表达了古人对金榜题名的美好祈盼。

02-5- 6、杏林春燕题材

纹饰由杏树数枝或杏花数朵及飞燕一对构成。明清以科举取士, 规定每年二月进士考试,其时正值杏花开放,故“杏花”有“及第之花”的美誉。又殿试中第者, 将受皇帝赐宴。燕为知春瑞禽, 又与“宴”谐音,寓意进士及第。

02-5- 7、蟾宫折桂题材

纹饰由蟾蜍、桂树及玉兔等构成月中仙境。《晋书·郤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 问诜曰:‘卿自以为如何?’诜对曰:‘臣举贤良封策, 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此图案寓意科考夺魁。

02-5-8、兰桂齐芳题材

纹饰由兰花及桂花构成。因东晋名士谢安将子侄比作“芝兰”,五代窦禹钧教五子俱成功名, 人称贵(桂) 子, 合称“五桂”。后即以“兰桂齐芳”为吉语, 寓意儿孙显贵发达。

02-5-9、鱼龙变化题材

纹饰为天上有一云龙, 水中有一鲤鱼; 或一龙首鲤身; 或一鲤鱼翻跃于龙门之上。古代有鲤鱼跃龙门的传说, 凡是能跳过龙门的鲤鱼, 就可变化成龙; 不能跳过龙门的, 点额而归。故黄河之鲤鱼多有红色在额头, 都是未跳过龙门之鱼。鱼跃龙门表示青云得路, 变化飞腾之意。

02-5-10、马上封侯题材

纹饰为一马, 上有一蜂一猴。马有生旺的作用, 有捷足先登、马到成功之意。“蜂”与“封”、“猴”与“侯”同音, 以马上封(蜂) 侯(猴) 寓立即升腾的愿望。此图案喻示步步高升、加官晋爵, 也表达了飞黄腾达、大吉大利的美好祝愿。另有寓意相近的图案,一大猴背小猴者, 称“辈辈侯”; 一枫树一印一猴或一峰一猴抱印者,称“封侯挂印”“挂印封侯”。

马上封侯玉雕

 02-5-11、太师少师题材

纹饰为一头大狮子和一头小狮子。太师为古代官名, 周朝设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 太师为三公之最尊者; 少师也是官名, 周礼春官之属, 即乐师也。以“狮”与“师”同音, 而寓“太师少师”之意,表达了辈辈做高官的愿望。

02-5-12、平升三级题材

纹饰为一瓶中插有三戟。“瓶”与“平”同音,“戟”为“级”。平升三级表示官运亨通, 希望连升三级。

02-5-13、官上加官题材

纹饰为雄鸡、鸡冠花和蝈蝈。“冠”与“官”同音,“蝈”与“官”谐音,寓意事业有成、仕途光明、步步高升。

02-5-14、四世三公题材

纹饰为三只公鸡和四个柿子。《三国志》中记载: 汉代袁安在汉章帝刘恒时为司徒, 儿子袁敞为司空, 孙子袁汤为太尉, 曾孙袁逢为司空, 袁隗为太傅, 四世皆居三公位, 人称“四世三公”。此图案寓意世代高居官位。

02-5-15、冠带流传题材

纹饰为五位童子,有的手托冠帽, 有的手举玉带,有的手拉盛石榴的木船玩具,有的手捧鲤鱼。冠、玉带是古代高官的服饰。“冠”与“官”谐音,“船”与“传”、“榴”与“流”同音。此图案寓意世袭官爵、代代相传,实属祥瑞之愿。

02-5-16、功名富贵题材

纹饰为啼叫的公鸡和牡丹花。“公”与“功”同音;鸡啼为鸣,“鸣”与“名”同音; 牡丹花为花中之王, 在古代被认为是富贵花。此图案寓意仕途康庄, 富贵逼人而来。

02-5-17、教子成名题材

纹饰为一雄鸡引颈长鸣, 旁有五只小鸡。以雄鸡教小鸡(子)鸣(名)叫, 寓意“教子成名”。还有“五子登科”“一品当朝”等图案, 表示殷切期望子孙在仕途上能够取得成功。

02-5-18、望子成龙题材

也称“教子成龙”。纹饰常为一大龙俯视着一小龙。在中国, 龙常被引申为杰出高贵的人物。此图案寓意家长盼望孩子有所成就,成为出类拔萃的显耀人物。

望子成龙玉雕

02-6、崇高气节、峻洁人品类图案及寓意

此外,“吉祥纹饰”也有表现士人崇高气节、峻洁人品之类的题材,素为民间所喜尚。常见的纹饰及寓意如下。

02-6-1、秋菊傲霜题材

常以独窠或两窠菊花为图案。菊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秋霜之时著花, 正值万花凋零之时, 更显出其耐寒傲霜之凛然风骨。此图案寓意做人要有高洁的志气、坚贞不屈的意志和坚定顽强的斗争精神。

02-6-2、冰雪梅花题材

纹饰为纵横交错的冰纹上盛开着朵朵梅花。梅花于早春开花, 能耐严寒、傲霜雪,故被视为坚贞、高洁的象征。

02-6-3、岁寒三友题材

纹饰为松、竹、梅或梅、竹、石。松,“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竹, 清高而有节; 梅, 不惧风雪严寒。苏东坡爱竹成癖, 他曾说:“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 还题写过:“梅寒而秀, 竹瘦而寿, 石丑而文, 是三益之友。”因此松、竹、梅常被人们称为“岁寒三友”,一方面取其冰清玉洁、傲立霜雪之品格,寓意做人要有高尚品德、志节高远; 另一方面将其视作长青不老、生命力旺盛的象征。

岁寒三友玉雕

作者简介:王建泉、高级珠宝鉴定师、钻石分级师 、NGTC 宝石学家、资深珠宝投资顾问。贵金属首饰与宝玉石检测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黑龙江省玉文化研究会宝玉石专业委员会主任、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院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客座教授。从事中国玉文化研究与珠宝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多年。

本文注释: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中国和田玉》和《系统宝石学》以及网络软文等。欢迎广大玉友提出宝贵意见。如转载需标注来源。

0 阅读:6

王哥评文化收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