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滴滴出行宣布推出网约车开放平台,开放平台将向第三方出行服务商开放。根据信息显示,滴滴已经与广汽、东风、一汽等多家车企达成协议,把车企自营的第三方服务商接入滴滴网约车开放平台。
其实,早在去年,滴滴就与31家汽车产业合作伙伴共同成立了洪流联盟。滴滴在当时表态将成立开放平台,为车企提供更多开放资源。
滴滴的做法,乍一看让人联想到高德、百度地图以及美团、哈罗的聚合业务,尤其是美团打车独立App也已经下架,专门做“聚合“。但仔细看下,其实两类”聚合“有本质的不同,高德们热衷于买卖流量,在出行供需不匹配的现状下,对既有资源进行整合,相当于在粮食紧缺的情况下,多整合了几家饭店的资源。
而滴滴联合车厂资源则是在运力端进行改善提升,致力于“开荒种粮”增加供给,是在“修建自来水管道”。从这个角度来说,滴滴的聚合平台与高德、美团们确实有本质的不同。
财经旗下媒体“晚点LatePost”今日披露了一组数据,高德目前每天的日订单量为70万单,美团聚合平台的日订单量只有1-2万单,滴滴日订单在2400万左右,悬殊的体量对比下,自然需要不一样的“聚合”策略。
买卖流量的生意根基有点浅
地图公司以及美团、哈罗的聚合平台业务,本质上是流量生意,他们通过自身的流量优势,为其他的网约车平台分发出行需求。
例如目前正在做网约车聚合业务的高德,他们自己并不做网约车,它只是利用高德地图的查询流量,把用户用车需求导流到网约车平台,赚取导流的费用。
从逻辑上讲,确实有部分用户是先查地图某个地址,然后顺便就在高德中打开滴滴或者其他网约车平台,用户的这个顺手操作,就给了高德流量,让高德赚取流量的费用。网约车在政策、安全等问题的限制下,溢出不少供需空白区,这也是高德“躺来”几十万订单的契机。
相比之下,美团如果剔除它份额可怜的自营业务。那么它的网约车聚合是与高德差不多的东西。只是美团的场景是餐饮消费,酒店旅游。只不过从相关性上看,美团的应用场景远不如高德,人们通常在吃完饭之后,并不会再打开美团,而是直接打开滴滴叫车。
美团出于某些原因,它又不接入滴滴,只是聚合几个网约车的小平台。这种非主流的聚合,叫车的成功率和等待事件很不乐观。所以美团的流量生意会比高德更差一些。当然,也可能只是为了更体面退出的一种过渡策略,其打车独立App已经下架。
对出行产业来说,这种流量分发生意的意义不大。目前出行行业的最大问题是运力不足,这导致消费者普遍感觉打车困难。但聚合平台普遍不生产运力,只是对运力进行分发,这对解决出行难题的病根毫无益处。此前有司机在美团放弃自营转做聚合平台时曾吐槽,出行行业是缺粮食,而美团却准备做一家餐厅解决问题。
另外,我们也要看到,目前大城市的出行高峰期运力缺口高达几百万,而聚合平台最高运力只有每天几十万单,他们的存在对解决运力缺口杯水车薪。
基于此,滴滴要做的开放平台不能是单纯的流量生意,高德们日订单的数量,应该就是滴滴平台上波峰波谷一次震荡的量级。虽然单纯从数据上来说,滴滴每天2400多万的订单量,确实是流量大户。但就像上文说的,基于运力存量的流量分发意义不大,滴滴要做的开放平台,可能更希望盘活更多的增量运力,解决目前的打车运力缺口。
开放平台是在“一起把蛋糕做大”
目前国内网约车行业的情况很复杂,原因在于网约车管理细则的制订权力在各个地级市的地方政府。而由于部分地区网约车管理细则的比较严格,运力的扩张受到一定限制。
另一方面,滴滴从去年开始进行了网约车合规化和安全化的整改,提高了运力的进入门槛,清退了部分不合规的运力,使得自身平台的运力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两方面的作用,导致滴滴运力扩张的速度追不上用户需求扩张的速度。滴滴此前对外公开的数据显示,从2017年4月份至今,北京市移动出行的高峰期需求量增加了40%,而运力供给的变化不大。
在这种情况下,滴滴可以选择忽视市场需求,慢慢扩张运力,让用户先等等,之后独吞出行的蛋糕。而开放平台的推出,说明滴滴不愿意做吃独食的人,而是更愿意把蛋糕分享出来。
从用户角度,在滴滴开放后,由于运力增加,他们能更快,更便捷的打到车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这样,用户就会乐于打车。特别是上下班高峰,天气不好等恶劣情况下,网约车可以让用户有更稳定的心理预期。
从车企的角度来看,它们本来富余限制的汽车资产可以被盘活,从折旧的存货变成了可以带来现金流的生产力工具,从而成为受益者。
网约车体验越好,用车的人就会越多,用车频率就会越高,这样整个网约车市场就会做的更大。
滴滴虽然短期来看让出了一些订单,但从长期来看,他们的用户体验上升,合作伙伴更稳定,使得这注定是一笔三赢的生意。
开放的滴滴,会带给我们什么?
滴滴开放的意义还不止于此,我们可以将眼光放得更长远些。
日前,工信部就2021年-2023年的双积分政策征求意见。未来,汽车制造企业,会根据燃油汽车销售情况强制制造一部分纯电动的新能源汽车。
而2021年后,国家对电动车的补贴取消,这可能导致电动汽车因为价格贵,充电不方便,充电速度慢,折旧率高,不能跑长途等问题产生滞销。
从经济性考虑,电动汽车,只有每天跑几百公里,才能用油耗与电耗的差价,来弥补高昂的车价。而一天跑几百公里的只有的网约车和出租车。
所以,现在各个车企未来都要做出行业务,消化掉自己被强制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但是做出行业务并不简单,汽车厂商是造车的,它们既无能力运营,也没有流量,没有技术。而滴滴的洪流计划和开放平台,会让这些企业很容易的进入网约车市场。
未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推进,厂家生产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最终网约车会新能源化。这对城市污染,节省减排都有好处。
同时,滴滴作为中国最大的网约车开放平台,它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也可以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把蛋糕做大。
在日本、拉美、澳新……,滴滴都在与国际巨头争夺市场。7月9日,Uber CTO在RISE会议上主动表示: “滴滴在海外市场追赶很猛,我们不敢懈怠”如果滴滴的国内开放平台成功,那么滴滴也可以在国外搞开放平台,并且把在中国运营成功的新能源汽车带到国外去。
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过百万,远超美国、德国,占据全球49%的市场份额。如果滴滴能通过开放平台,把中国的网约车新能源化,滴滴就能带领中国的车企出海,把全球的网约车新能源化。
到那个时候,滴滴将不仅带动中国的网约车产业,也会与中国汽车产业携手走向全球。时代变革的巨浪不可逆,应该未雨绸缪,放远目光。
当高峰运力充足时,大部分司机都可能饿死
想得美,现实是残酷的。
滴滴垃圾,黑心公司
这几年跑滴滴,一分钱没挣到,滴滴不死,后台真他妈硬